高爾夫:以術載道,如何打果嶺邊沙坑球,輕鬆打進旗杆5碼之內。
之前的文章講循“沙性”,得打沙坑球之“道”,把如何打沙坑球講完了。這裡,解析下打沙坑球的“術”,針對的情況主要是飛行距離30碼之內的沙坑球,最多是飛行距離40碼之內的沙坑球。因為超過這個距離,就不一定適合用果嶺邊沙坑球的打法了,還可以用別的打法。我們先重點解析果嶺邊30碼之內沙坑球的打法的“術”,因為這是大家最頭疼的地方。
講“道”的文章中講了三點:
1,高爾夫擊球的原則是杆頭在加速中擊球。
2,沙是松的,沙會卸力,杆頭碰到沙,沙會造成杆頭即刻減速。
3,打沙坑,就是破解沙對杆頭的卸力,實現杆頭加速中擊球。
接下來,一一解析打沙坑球的“術”。術乃道生,一切打沙坑球的動作要領,都為道之演繹,都會歸於道。
1,為什麼打沙要用沙坑桿。(好像是廢話)。
球杆打到沙,沙就會卸力,杆頭打進去就出不來了(打沙最容易造成人受傷)。怎麼辦?用沙坑桿(Gene Sarazen發明的)。沙坑桿是在一般的鐵桿杆頭底部的前半部分磨出來一個面(前緣面),形成與地面的角度(反彈角)。這樣,杆頭打進沙以後,前緣不會砍進沙,後緣面又在壓實沙,後緣這個面會把鬆軟的沙壓實,沙子被壓實就會反彈,推著前緣面往前走,把杆頭彈起來,這樣,杆頭不會被沙死死地吃掉,還利用了沙被壓實反彈的力來助推杆頭從沙中破沙而出。這是沙坑桿反彈角的設計原理(中國幾千年前的專利:梨具)。所以,沙坑桿的設計是為了破除沙的卸力,破解沙吃杆。江南農村見過梨具的應該都懂這個原理,看下面的圖也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這個原理。
2,為什麼要打開杆面?打開杆面的原理和沙坑桿反彈角設計是一樣的。打開杆面後,杆底淺平,杆頭就不容易砍進沙砍深,杆頭就容易在沙裡面飄,杆頭不容易被吃掉。但是,杆面不是誇張的開啟(很多業餘球手誇張的開啟,他也不知道為啥,只知道聽說要打開杆面)。沙坑桿已經是56度,60度了,杆面已經很開了,只要稍微開啟一點,一方面杆頭要不容易被沙吃掉(打深),一方面又要讓杆頭方便的下到球下面去,把球拋起來。如果杆面誇張的開啟,杆底淺平,沙的反彈力大,杆頭反而砍不進沙裡,打不到球下面,容易直接砍到球,把球砍飛,或者貼沙滾而打不出沙坑。所以,杆面只要稍微開啟即可。杆面開啟後,杆面應該朝向哪裡?杆面永遠指向你球想要落點的目標方向!(很多業餘球手根本不管杆面朝向,他認為杆面已經是個平面了,方向不用管,他也沒心思管杆面方向,把球打出沙坑就行,落在哪裡聽天由命)
3,為什麼要左腳退後一步的開放式站位?還是那句話“為了不讓杆頭失速”。你左腳退後一步後,形成開放式站位,你下杆擊球時,人身體的本能會往左邊撲,人身體的本能會把身體往左邊帶,左邊帶的意思是什麼?就是主動送杆啊。身體的本能迫使你主動送杆。你利用人身體的本能,造就杆頭加速擊球。開放式站位,利用身體的本能,促成杆頭加速。因為沙坑是短距離擊球,上杆幅度相對小,如果你採用平行站位,轉身送杆會沒那麼主動,很容易造成杆頭擊完球就結束了,不利於杆頭加速擊球。(球道沙因為上杆幅度大,就會主動送杆,就不需要那麼大程度的開放式站位了)
很多業餘球手沒有開放式站位,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打開杆面了,覺得自己身體和杆面已經是很大的夾角了,他也沒有杆面朝向的概念,自己沒有開放式站位都不知道,他以為是開放式站位了。
打沙坑球(包括打果嶺邊切杆)一定要採用開放式站位,利用身體的本能,促成杆頭加速擊球。很多業餘球手沒有形成開放式站位(雖然他以為有)。
4,為什麼要打球后面一個球(假想球)。如果像球道那樣正常打,先打球再打地,杆頭是下降中擊球,因為沙子松,不像球道那麼硬實,球就會被壓到沙裡去,不出來。我們打球后面一個球位的假想球,在下杆的起力點位置打到假想球,起力點再往前走一個球位是杆頭軌跡的最低點。因為沙坑桿反彈角的設計,後緣面壓實沙會被沙反彈,沙面壓實後的反彈力會把杆底彈起來,反彈力推著杆頭繼續往前走一個球位,剛好就到了真球的正下方。剛好在最低點選球,杆頭在球的正下方,加之壓實的沙面會反彈杆面,形成杆頭在上升中擊球,將球丟擲,球就不會像球道鐵桿那樣下降中擊球,而是被沙反彈形成上升中擊球,球就不會被打進沙裡去,而會被反彈力推動著上升中的杆面丟擲!
為什麼要打球后面一個假想球的位置,目的清楚了吧,還是破解沙的卸力,同時利用沙的反彈力。
5,為什麼要加速揮杆,將球打穿?(說完沙的本性,你應該明白了)
打沙不能收手(其實,打任何杆都不能收手,特別是長草中救球),一定不能手軟,因為沙會卸力,沙會吃杆,你一收手,杆頭速度即刻降為0。所以,打沙要更快的加速揮杆,以抵抗沙的卸力,維持住杆頭擊球瞬間的杆頭速度,確保杆頭加速中擊球。
6,為什麼要握短球杆?(很多業餘球手沒有)。
打沙坑,要握到卡脖子(握把塑膠和鐵桿杆身交接處)或者卡脖子偏上一點的位置,不能正常握球杆。原因還是沙會卸力,你杆握太長,杆頭揮起來沒有速度,杆頭沒有衝擊力道,杆頭就不能破沙。握到卡脖子位置,揮杆力道貫穿到杆頭,杆頭有足夠的力道破沙,破解沙的卸力。
7,為什麼上杆幅度要double(翻倍)?沙坑打10碼落點要上(球道)25碼的杆,15碼要上(球道)35碼的杆,打20碼要上40碼的杆,打25碼要上50碼的杆,打30碼要上60碼的杆。還是因為沙會卸力,所以要用雙倍的初始速度去衝擊,杆頭速度被沙吃掉一半,還剩餘一半剛好把球打到需要的落點距離。
具體加多大的揮杆幅度,還要看沙坑情況,深坑要開啟更多杆面,加更多幅度。這個不需要我說了,大家可以無師自通。
8,為什麼雙腳要旋進沙裡擰緊?(這個應該不需要解釋)
打球下盤要穩,沙是松的,肯定要雙腳旋進沙裡,把身體站穩。很多人進沙坑很職業範,把雙腳深深地旋進去,其實沒必要,以你能站穩下盤即可。旋太深,改變了人,球,杆的幾個關係,反而打不精準。
9,球位為什麼要在右腳,(沙坑)球位在起力點位置之前一個球位?
這個問題在之前講為什麼要打真球后面一個假想球說過一點原因了。我這裡要強調的是“球位在右腳”!教練跟你講的“球位放左腳”是假象,是錯覺,這一點要好好說一說,因為所有教練和教學材料都把業餘球員誤導了,屬於嚴重教學事故。當然,也怪學員自己,具體原因在50萬一杆的那篇文章中詳細說過了。
大家看下面的圖,神奇的圖。你正常站位,球放在右腳,左腳退後一步,形成開放式站位後,你看,神奇的一幕出現了,球好像在左腳跟。
這就是教練跟你講的,球位在左腳跟。這是錯覺!球位在右腳,開放式站位後,球位好像在左腳,這是錯覺。
這就是嚴重的教學事故。的確,球位看起來好像在左腳,但,這是錯覺。你不能跟學球的人講球位放左腳。因為,對業餘球員來說,越短的杆,球杆的起力點在右腳,沙坑桿的起力點一定在靠近右腳。一旦你說在左腳,他就真的把球位放在左腳,而他球杆的起力點在右腳,真打起來,他杆頭就送不到位於左腳的球下面去。所以,業餘球手,沙坑和果嶺邊的故障率極高,核心問題都不是技術問題,也不是揮杆動作問題,而是球位(假想球)沒有放在他球杆起力點位置。球杆打不到球,打不紮實球,打出青蛙跳,剃頭球是非常大的機率,特別是沙坑,根本不能將球打出沙坑!
記住了,球位在右腳,開放式站位後,球位好像在左腳,這是錯覺!
業餘球員,一定要注意,你的球位,一定要放在起力點位置。你的起力點在哪裡,我不知道。你去球場打球,試揮10次,有9次都打出同樣的打痕,打痕最深點右邊一個球位,就是你球杆的起力點,球要放在這裡。這樣,你下杆擊球時,是先打球,再打地。
對於沙坑來說,真球后面一個球位的假想球,就是杆頭起力點位置,如果是球道,這個位置就是真球。你的杆頭應該從這裡切入,確保先打球再打地。
而對於沙坑來說,是先打假想球,再打沙。因為沙坑桿的設計(像農田的梨具一樣),杆頭擊打假想球后,杆底後緣壓實沙,沙會反彈,推著杆頭往前飄,杆頭往前飄一個球位,到達杆頭軌跡最低點,因為沙面壓實後的反彈力,推著杆頭從沙中破沙而出,形成杆頭在上升中擊球,將球從沙中丟擲。
無論是打沙坑球,還是打果嶺邊切球,球位在左腳是對業餘球員傷害最大,傷害最普遍的一種錯誤教學。把錯覺當成真理。打球,我們都經歷過視覺誤差。而這裡,把視覺誤差當真理教給球員,對業餘球員造成普遍而廣泛的傷害!
為什麼職業球員起力點在左腳,在50萬一杆的那篇文章中有講,而業餘球手普遍在右腳。當然,遇到一些特殊球位,要打高拋倒旋急停球的時候(業餘球手一年遇不到幾次),球位要放左腳。但當你球位在左腳時,你要打開杆面(像職業球員那樣握杆),你要告誡和提醒自己,務必快速揮杆,快速轉身,充分送杆,把杆頭一定要送到左腳位,快速擊球,加速擊球,全力揮杆,將球丟擲(像職業球員那樣揮杆)。但把球位放在左腳,打高拋去弔旗杆,失誤率相對也是比較高的。
10,打球為什麼要用意念?(這個基本沒人說)。
這個沒人跟你說,但是,前面9點講完,你充分理解並執行後,你已經是不折不扣的沙坑高手了,沙坑對你沒任何問題了。接下來就是精準性,把球打到旗杆5碼之內,儘可能打成ok球。
“心想事成”,打球要用意念,特別是短距離的果嶺邊救球,特別是推杆,一定要用意念帶動身體擊球。這個容易也容易,不容易也不容易。
打沙坑,要有目標,有念想,有意念,心中要有球落地的落點。心中無落點,球一定無落點。心想則事成,你想都不想,腦子裡一片空白,想著球落哪算哪。那球不可能會出現在你想要的位置。任何時候,用積極正面的念想打球,球才會有可能落在你想要的地方。
你跟打果嶺邊切杆一樣,量好步子,計算球的落點是多少碼,然後加20碼左右(具體看沙坑形態)計算你的揮杆幅度。
接下來,用前面9點的動作要領擊球,你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球肯定是不錯的球,你要的是精準的落點,將球打進5碼之內。你腦海中有意念,有念想,有球落點的影像,我球要落在哪裡,我球要打在哪裡,我要什麼樣的彈道,在腦海中有影像,建立起擊球的念想。然後,集中注意力,念想驅動行為,全力揮杆,打出完美的一杆。你大機率能打出好球,將沙坑打成ok球的機率很高,至少打進5碼之內是大機率事件。
如果你腦海中沒有念想,一片空白,或者念想就是把球打出沙坑,把球打上果嶺,那球的落點就不會很好,你就要多出一杆。為什麼要念想,因為人的交感神經會微調你的擊球動作,達到最佳狀態,這個你自己都意識不到。因為交感神經是條件反射式的主動控制和微調運動系統的神經,你有念想,念想就會激發交感神經活躍,交感神經就會微調你的運動系統,達到最佳,實現擊球結果的最佳。
對於球飛行的方向,之前說過是肩膀和杆面共同決定的。現在開放式站位,肩膀指向目標左側。但因為果嶺邊沙坑是杆頭起爆時擊球,將球丟擲,所以肩膀的力道過了,球的飛行方向由杆面影響的因素更大一些。所以,你打開杆面,杆面指向目標方向即可。無論你杆面開啟到什麼程度,杆面都要指向你球要落點的方向。而不是毫無目的的,誇張的開啟!
好了,打沙坑球的要領,講完了,打沙坑球的“術”,講完了,用這些“術”,去破解沙對杆頭的卸力,你可以用更多的“術”,來破解沙對杆頭的卸力,形成杆頭不失速,形成杆頭在加速中擊球。
(當然,你不能有了上面打沙坑的術,你說你還是打不好,還是有那些打所有杆都不能犯的毛病,那就沒辦法了。如腰手分離,一上杆用手舉上去,腋窩下透風,下杆用肩手把杆拉下來,那肯定打不好。還有翻腕上杆這些誤學誤撞的毛病,那跟打沙坑無關,你所有杆都打不好。“打沙收手”、“球位不對沒在右腳”、“封閉式站位而沒有開放式站位”、“杆面誇張的開啟而不是適當的開啟”、“沒有卡脖子握杆導致杆頭擊球沒有力道”。當然,還有沒選對合適的沙坑桿,因為中國南北的差異,沙坑桿選擇不一樣,總之,要根據你所在地區球場沙坑特點,選擇適合切入沙中,又能容易破沙而出的沙坑桿。)
知道了打沙坑的道,就是破解沙的卸力。如果是球道沙坑,破解沙的卸力,你應該可以無師自通,由於使用的不是沙坑桿,是普通球杆,沙會吃杆,所以,把球放左腳,不要打到沙,避免沙對杆頭卸力,直接擊球,杆頭在上升中擊球,因為沙的些許卸力,以及過了起力點的上升中擊球,距離受損,所以要拿大一號杆。
如果超過40碼,40碼到80碼的沙坑,距離是最難控制的,一般就不能再打沙了,不能用果嶺邊沙坑球的打法了(即使球在果嶺邊的大沙坑裡),而採用球道沙坑的打法(球位左腳,不打沙,只打球,在杆頭上升中擊球),這時候,你用的是沙坑桿,因為沙坑桿打到沙裡的反彈力,會加速擊球,這時候,你上杆幅度反而要少10碼,打80碼,只要70碼的上杆幅度就行了。
分析完打沙坑球的術,大家發現,打沙坑的術,都是基於道,去利用身體的本能而生。正如李小龍所說“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打球,一定要利用身體的本能和自然的揮杆,這樣你最穩定,能力最強,不能刻意去控制揮杆動作,一定要道法自然!
(還有,打果嶺邊沙坑球,為什麼要打沙?而超過40碼,一般就不打沙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沒想過,你可能會覺得果嶺邊沙坑不打沙去撈球也行。凡事,看著不要想,但如果你想了,想明白了,你就不會去走彎路。〖打球不見球〗。還有,職業球員沙坑桿如此精準,你的不行,果嶺邊那麼近的距離,應該不至於這麼大的差異,你有無思考過你和他能力最大的差異在哪裡?你如何縮短和他的差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緣道求術,大家多思考道,少去急功近利求術,術是別人的,在你這裡不一定生根,你得道,而由道生的術,才是你的,穩定的,長久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