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大家並不陌生,長時間的血壓增高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腦病,而高血壓所引起的腦出血是其最危險的併發症,出血量過大直接壓迫腦幹,甚至會奪取患者的生命。為此正確認識該疾病至關重要。
高血壓病分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和“繼發性高血壓病”。簡單來說原發性高血壓為原因不明確,可能與遺傳、飲食和壓力都有一定的關聯性,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繼發性高血壓病的病因往往比較明確,比如說臨床腎炎患者由於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引起鈉水瀦留,導致血管的血容量增加,誘發高血壓病的發生。高血壓病和遺傳、高鹽飲食和精神壓力密切相關,壓力過大是否會引起高血壓病呢?很多非醫人群未能夠正確認識該問題,今天我從“應激角度”和大家談談壓力過大為什麼為引起高血壓病的發生?
應激在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人統計,約有50%-70%的疾病可被應激所誘發。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證實,長期的精神心理應激(如情緒緊張、工作壓力、焦慮、抑鬱等)導致高血壓的發生率升高。應激導致高血壓的機制主要在於:①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的啟用,使心輸出量增加,大部分外周小血管的持續收縮,外周阻力加大;②腎血管收縮致血流量的減少,均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啟用,機體內鈉水瀦留,血管內血液容量增加。
由此可見壓力過大確實是導致血壓增高的重要因素,確實由於應激所引起的高血壓,脫離應激致病因素非常重要,因為持續的應激導致血管緊張度持續處於一種緊繃的狀態,從而引起主動脈血管中的血容量增加,故導致血壓的增高。那麼怎樣控制情緒,使其向有利方向發展呢?通常可以採用這樣一些辦法:
(1)去除消極因素:對一些可以引起機體內部不平衡的不良因素,設法予以排除,由此引起的情緒狀態就會得到改善。如對因疼痛引起不良情緒的人,要設法診治疾病,解除痛苦和疑慮。因家庭中意見不和引起的氣憤或焦慮,可經過商榷疏導,取得統一或諒解,情緒就能轉向愉悅。有人見到親友遺物就傷感,可以將遺物收藏起來,避免觸景生情。
(2)培養豁達知足精神:“知足常樂”,老年人應根據客觀現實把對社會、對組織、對親朋的期望值調整到適當位置,不能要求過高以免失望,從而提高對生活的滿意度,保持良好心境。
(3)提高自控能力:保持清醒頭腦,當感情爆發時,要迫使自己冷靜下來,理智地加以調整。
(4)學會轉移情緒:避免引起消極緒的環境,去做一些輕鬆偷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