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婦女能頂半邊天”、“巾幗不讓鬚眉”......
這些描繪英雄女性的句子,很多都是源自於新中國建立後的英雄女性,這其中就有我們的“女副總理”陳慕華,關於她,還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經歷。
與女分離
陳慕華與丈夫鍾毅相識於同一個軍事訓練隊,彼此之間在革命最為艱難的時刻相識相知,懷揣著共同的理想迎接著新中國嶄新的未來。
這本來是一件最為幸福的事情,但是陳慕華卻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不得以跟自己的二女兒分離,建國後才終於找到。
1943年11月,陳慕華二女兒臨盆在即,但當時因為種種特殊的原因,陳慕華不得以把女兒寄放在紡織女工王進家中。
骨肉分離本是異常痛苦,但當時的陳慕華還面臨著審查的風波,為了女兒的安全與健康成長,只得忍痛割愛。陳慕華還特意為女兒取名“小萍”,就是希望女兒能夠躲過人生這一劫,平平安安的長大。
1945年後,王進與家人因為工作調動要離開延安,當時的通訊不便,陳慕華沒有及時得知二女兒的去向。回來再去尋找女兒的下落時已經杳無音訊,這一別便是幾十年的光陰。
儘管後來她又有了兩個孩子,卻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二女兒的希望。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份缺失的親情才有了圓滿的結局。
也是一次偶然,1975年,陳慕華在一份與會名單中看到了當年女工王進的名字,雖然同名同姓居多,陳慕華還是決定試一試,幾經輾轉,陳慕華終於找到了王進的地址。
甫一見面,陳慕華就知道這個王進是當年的紡織女工,她朝思暮想的女兒也在她身邊。陳慕華的感情一時間控制不住,一下子傾瀉出來,眼淚奪眶而出,她趕忙上前緊緊地抱住自己的二女兒。
王進夫婦自然也認出了這是當年把孩子託付給他們的陳慕華,他們卻也非常捨不得自己的孩子。
出於種種考慮,陳慕華也不忍心再讓女兒離開自己的養父母回到自己身邊。畢竟自己只是給了二女兒生命,而這三十多年來,陪伴在她身邊的是她的養父母,陳慕華認為,自己沒有資格從養父母手中奪走他們撫養長大的孩子。
陳慕華與王進一家經過商議決定,以後兩家人就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戚,他們有著共同的孩子,缺失三十幾年親情的孩子終於在她三十多歲的時候收穫了雙份的親情。
這當然也是陳慕華鍥而不捨的結果,“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陳慕華身上體現的是對於女兒無限的愛和母親的呼喚。陳慕華身上有著女性獨有的母性對於青少年兒童的關心,這也為她後來的工作打下基礎。
關愛婦女兒童
在新中國建國後,陳慕華先後任婦聯主席與中國兒童基金會會長,為我國婦女青少年兒童受教育與提高生活質量保駕護航。
就任婦聯主席期間,她一直倡導對於女性幹部的培養與提拔,推動形成培養選拔婦女幹部的有效機制。
而且她還一舉創辦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組織了公益“母親水窖”計劃,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乾旱地區與貧困地區的婦女提高生活質量,保證相應的權利。
除了婦女方面的努力外,陳慕華對於青少年受教育的權力的保護與支援也是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她一直都熱心於公益事業,多年都在資助一些失學兒童,但是她覺得個人的力量較為渺小,她就思考利用建立基金會與公益事業的方式,擴大援助兒童的影響力。
“春蕾計劃”與“中國兒童少年安康成長計劃”因此也就創辦,這些公益事業都有效的幫助了我國青少年失學兒童的成長。
陳慕華是這些公益事業的第一個捐助者,她與自己的家人親友約定,只要是有工作的人都必須要資助一個“春蕾計劃”的貧困孩子。
陳慕華自己曾經強調:“為了孩子,為了國家培養人才,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磨破嘴或是跑斷腿也要搞好青少年兒童公益事業。”
“不要臉皮”的陳慕華
在創辦基金會後,陳慕華在募集資金方面有著兩句名言:“搞募捐是為了婦女兒童,不是為了我自己”,另外一句是“要有愛心,臉皮要厚。”
為此,她曾經多次動員身邊人或者親友加入公益計劃,不管別人拒絕還是支援,陳慕華都不厭其煩地鼓動,甚至在街頭巷尾,陳慕華也會向普通群眾宣傳自己的公益計劃。
陳慕華創辦的公益計劃,每一項都有她的親自捐款,每年收到的第一筆捐款都是從陳慕華的工資中扣取的,陳慕華以身作則的向旁人示範了何為公益,何為投身公益。
對於基金會資金的管理,陳慕華也管理得井井有條。陳慕華一直強調,基金會是為民服務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信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對於每一筆資金都有所交待,定期公示支出,募捐來的錢不能用作私用,只能用作公益事業。
有次,一間食品糖果廠捐助了部分糖果給基金會,基金會的同志分給了陳慕華20塊糖。
陳慕華立刻強調了自己的原則,拒絕了糖果,並教育說:“不能因為我是領導就給我糖果,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給那些兒童的,我們要對捐贈者負責也要對受捐贈者負責,這是基金會的信譽問題。”
誰說女子不如男
父親給陳慕華取名慕華的原因,是希望她“不慕虛華”,也有希望她能夠老實本分地過日子,做一個封建的小女人的想法。但是陳慕華卻用自己的一生來詮釋了為國為民,不慕虛華的真正意義。
在延安抗大期間,她一直被安排到醫療救護工作的學習,這也是當時的人刻板印象,女孩子就應該從事醫療後方的工作。
但陳慕華偏不信這個邪,她與幾位女同志一起聯名寫信,毛遂自薦地向毛主席提議讓女同志也學習相關的軍事理論知識。
毛主席看罷信後,同意了她們的請求,陳慕華與幾位女同志都進入到了軍事參謀的培訓班中,並與其他男同志一起進行體能方面的訓練。在後來的革命生涯中,陳慕華還時不時的客串參謀,這也是源自於她在此期間的學習。
建國後,陳慕華在各個方面的工作表現更是詮釋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這句話。陳慕華一開始負責的是宣傳工作與解放活動。在事關全國農民的土地改革等活動中,陳慕華出色到位的宣傳功不可沒。
其次就是關於衛生知識的宣傳,很多中國人以為“多喝熱水”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慣,其實這是建國後幾十年宣傳衛生,才讓民眾養成了喝熱水的習慣,這其中就有著陳慕華的功勞。
後來她被調任到了中央對外經濟委員會的工作,主要負責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工作。當時的中國本來就存在著經濟困難,還要在有限的能力內規劃援助非洲國家,提高中國的影響力。
陳慕華用最為有限的成本,為非洲各國提供最為有效的援助,這讓非洲各國都對中國留下了好印象,所以當中國想要再次加入聯合國時,很多的非洲國家都對中國投了贊成票,這與陳慕華在背後的努力不無關係。
1980年,陳慕華在涉外事務中經濟統籌的能力被鄧小平看中,特別挑選她為副總理併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在正式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後,陳慕華致力於銀行體系改革。
在此期間,隨著全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她也與時俱進地推出相關的金融手段協調經濟的進步。並不斷深化改革極致搞活金融,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添上了一把柴火。
在改進計劃調控手段的基礎上,逐步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貸款等手段來控制信貸和貨幣的供給,以求達到“宏觀管住、微觀搞活、穩中求活”的效果。
在制止“信貸膨脹”、“經濟過熱”、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初步培育了運用貨幣政策調節經濟的能力。她在改革我國的貨幣政策方面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金融改革的第一人”。
軍事上參謀策劃,運籌帷幄;宣傳工作上生動形象,深入人心;涉外經濟事務統籌規劃,井井有條;涉內經濟事務上靈活變化,與時俱進。陳慕華光輝的履歷證明了“婦女能頂半邊天”,女性也能在一些崗位上發光發熱。
2011年5月12日,陳慕華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她那絢麗多彩的人生也在眾多人的敬仰下落下帷幕。她一生都在為國家與人民奔波,確實無愧於“不慕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