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不僅是營養豐富的菜食,而且還是一種很常用的中藥材。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大夫開藥方。”那麼,蘿蔔一身可以用作藥材使用都有哪些部位呢?
1.萊菔(lai fu):即常見的新鮮蘿蔔,學名“萊菔”,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唐代孟詵首次在《食療本草》中把萊菔稱作“蘿蔔”。
一般冬季挖取鮮根,去莖葉,洗淨食用,其味辛甘性涼,無毒,入肺胃經。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寬中,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可治療食積脹滿、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口乾、大便乾結、小便不利、口舌生瘡、尿路感染等病證。
《本草綱目》中曰:“主吞酸,化積滯,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濁;煎湯洗腳氣;飲汁治下痢及失音,並煙燻欲死;生搗塗打撲、湯火傷。”可以說李時珍真的是把蘿蔔給玩明白了。
2.萊菔子:即蘿蔔的種子,在夏、秋間採收成熟的蘿蔔種子,曬於供藥用。
一般有炒用和生用兩種,前者比較多用,每次3~30克,煎湯內服。其藥性辛甘平,歸肺、脾、胃經。具有消食除脹,祛痰平喘的功用。常用於食積氣滯、胸悶腹脹、噯氣吞酸、瀉痢不爽,或手術後病人腹脹難忍,以及服用人參不當所致的痞悶、厭食等。
臨床多與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配用,保和丸為其代表方劑;若素體脾虛又挾食積者,可用大安丸(前者加白朮),尤其善治小兒食積。本品還可祛痰下氣,為治慢性支氣管炎而見咳嗽胸悶,痰多色白,氣喘不能平臥的要藥,名方“三子養親湯”即用有萊菔子。
江浙地區的中藥店在處方上面寫“萊菔子”、“蘿蔔子”者,均應直接付炒萊菔子(即將萊菔子清炒至微焦為度)。張錫純說“萊菔子無論生用或炒用,皆能順氣開鬱、消脹除滿,此為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凡理氣之藥,單服久服沒有不傷氣的,而萊菔子炒熟為末,每飯後服少許,藉以消食順氣,且不傷氣,因其能多進飲食,氣分自得其養也。若用以除滿開鬱,而以參、芪、術諸藥佐之,雖多服久服,不至傷氣分。”
3.地骷髏:又名枯蘿蔔、仙人骨、老蘿蔔頭、空萊菔等,是為蘿蔔的乾枯老根。
性味辛甘平,一般用量9~30克,煎湯內服。也可煎水洗,有利水消腫,宣肺化痰,消食的功用。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腹脹痞悶、肝硬化腹水、食積不消、胃脘脹痛等病證。《貴州民間方藥集》:煮水可治凍瘡,洗腳可減少腳汗。
4.萊菔英(葉):即蘿蔔地面以上的全部莖葉。
煎湯或鮮葉搗汁內服,煎湯9~15克或入散劑,性味辛苦溫。有清咽和胃的作用。可治療胸腹痞滿、呃逆頻作、食滯不消、下利赤白、咽喉腫痛、婦女乳房紅腫、乳汁不通、小便出血等疾患。氣虛血弱者慎用。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蘿蔔營養豐富,含有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維生素C等多種成分。並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尤其對革蘭氏陽性菌較敏感,又能抗真菌。近年又有報道:常服蘿蔔汁有防止膽結石形成、降低血脂、預防冠心及動脈硬化的作用。
應引起注意的是,對於氣虛之人,或正服人參等溫補類中藥期間,均不宜同時食蘿蔔(包括萊菔子、萊菔葉等),以免耗氣及降低中藥的效用。白蘿蔔品種顏色繁多,功效類似,除與那個小白兔愛吃的“胡蘿蔔”相鑑別,其餘均以此文運用即可。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