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每逢歲末年初,社交媒體上關於新年運勢預測的推送就格外火爆。為了在新的一年戀愛順利、升職加薪、學業有成,不少年輕人會希望透過卜卦、占星、看手相、塔羅牌等方式“轉運”。“轉運”的成本可著實不便宜,“588元測一次流年運勢,688元秒一個太歲符”……運氣真的可以預測和扭轉嗎?為什麼“算命先生”說的話好像“有點準”?人們在歲末年初藉助占卜、算命分析來年運勢的行為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心理學原因?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葵告訴我們,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容易相信命運的存在,比如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巨大挫折,希望儘快走出生活的低谷,或者在一些無力改變的重要事情面前感到力不從心等。在這些狀態下,人們會覺得自己的力量很渺小,從而迫切希望得到外界力量的加持。而在新舊交替的時刻,人們會更加想要展望未來,不僅是歲末年初,當換了一份新工作,或者到了生日那天,也會對未來抱有更多期待。這兩方面的因素疊加起來,人們就更可能在歲末年初求助於占卜算命。
算命是一種迷信活動,然而很多人算命後卻感覺“算命先生”說得“挺準”,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王葵說,這是因為“算命先生”會利用人們關注點的不同,講一些模糊而籠統的話,並且根據生活經驗,借力打力。
王葵舉例說,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算命先生”通常不會說具體的時間和事件,比如不會說“明天您的上司就會接納您的方案,並且可能因此給您升職或者加薪”,而更可能會說“你命裡有貴人相助”。
王葵解釋說,“貴人”是一個很含糊的概念,願意支援我們的領導或前輩、在學業上指點過我們的恩師、在工作中默默支援我們的同事、在人生艱難時刻陪伴著我們或者給出關鍵建議的人都是“貴人”。因此,如果不加時間的限定,那麼“你命裡會有貴人相助”這句話基本上可以套用在每個人身上。類似的話還有“你明年很可能會遭遇一些挫折”。王葵說,事實上,不僅“明年”,我們在生命中每一年都會遭遇挫折,正如那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此外,“算命先生”還會說一些關於個性特徵或者內部狀態的籠統描述,比如“你有時候覺得自己心太軟”“你是一個比較善良的人”等。王葵說,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很善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可能更多在於如何定義善良。有些時候,人們哪怕明知做了一些不善良的事,也會認為自己是由於形勢所逼、迫不得已或者有苦衷、有隱情。歸結起來,大多數人都會認同“你是一個善良的人”這句話。
王葵在給學生講課時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她選擇了一些非常適用於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的話,每讀出一句,就請學生們來判斷說得準不準,覺得準就舉手。比如:“遇到喜歡的異性,你往往不能很從容地表現出自己的魅力”“有時候你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有時候你覺得被人理解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超過95%的同學都會一直舉著手。
王葵進一步指出,就算命而言,一些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聽者選擇信哪一方面,其實跟自己當下的狀態有關。比如“雖然可能會經歷很多的困難,但是見到光明也不是沒有可能”這句話,當下比較消極的個體,可能更關注前半句 “遇到很多困難”,而忽略了後半句;而當下比較積極的個體,更可能關注到後半句 “見到光明”。
此外,當一個人去找“算命先生”的時候,往往並沒有打算掩飾自己的情緒和生活狀態,很容易會說出自己的擔心和真實情況。王葵舉例說,如果個體說出了“醫生建議給家屬辦理出院手續,建議回家度過最後的一段時間”,那麼“算命先生”就很容易跟一句“是該準備後事的時候了,不是這個月,應該就是下個月,再拖也不會太久”。這就是“算命先生”根據生活經驗,採用的“借力打力”的手段。甚至有時候,他們說出的一些話,可能是結論而不是預測。當一個滿臉愁容的女士去跟“算命先生”說自己的兒子談了五次戀愛都不順利的時候,“算命先生”就很容易接上一句“他在姻緣上有關要過”。“其實這時候,‘算命先生’所做的都談不上是預測,僅僅是換一句話說出求助者已經發現的事實。”王葵說。
王葵告訴我們,這兩年,每個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而且我們還不知道疫情究竟什麼時候結束,在這種狀態下,出現一些焦慮、困惑或者迷茫的感受是正常的,尤其是那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個體。“在情緒非常低落的時段,偶爾去檢視一下算命的網站,或者花一點小錢算算命並不會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後果。但是,如果有人利用你當下的焦慮、不安和迷茫,告訴你,如果你願意花費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元,他就能在三五天內透過某些方式逆轉你的命運,那你最好不要相信,無論他的大旗上寫著占卜師、算命先生、命理大師、還是心理諮詢師。”王葵說。
(高源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