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度第十一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的獲獎名單在官網公示,這份被譽為“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的榜單由此揭曉。
除了中科院、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紛紛上榜外,值得注意的是,來自深圳的平安系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憑藉其建設的“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一舉獲得2021年第十一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
央行副行長劉桂平日前在《中國金融》刊文指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建設成為試驗區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透過金融科技的運用有效破解資訊不對稱難題、擴大了金融服務半徑、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
以匯聚普惠授信、信用資訊、金融服務、風險防控等於一體的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將為全國普惠金融的深入改革積累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AI的光芒在普惠金融的疆域上愈發亮眼。
摘得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
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數字力量的助力下,普惠金融的建設迎來了其高光時刻。
近日央行釋出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中提到,“要堅持‘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的發展原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普惠、綠色、人性化的數字金融服務”。隨著我國金融科技要從“立柱架樑”全面邁入“積厚成勢”的新階段,如何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普惠、綠色、人性化的數字金融服務,已成為行業重點關注的議題。
此次,金融壹賬通承建的“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一舉斬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企業創新工程專案)。這意味著,我國人工智慧技術在普惠金融場景的落地應用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進一步成為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新動力引擎。
“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2011年發起主辦,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的支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人工智慧”命名的獎項,被譽為“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
作為中國智慧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領軍人,吳文俊可謂是全球人工智慧的先驅者之一。美國人工智慧協會前主席W.Bledsoe曾主動寫信給中國主管科技的領導人,稱讚“吳關於平面幾何定理自動證明的工作是一流的,他使得中國在該領域進入國際領先地位。”
可以說,能入選“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的榮譽殿堂,則代表著個人或機構的AI技術在全國乃至全球所取得的巔峰成就。2021年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過專案共計68項,包括了傑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等。科技進步獎的設立初衷是鼓勵企業透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創新,賦能業務,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執行效率。
詳解“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
回溯至2019年,中國平安成為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普惠金融)的唯一一家金融機構。作為平安集團“金融+科技”雙驅動戰略的重要承載者,金融壹賬通擔綱該普惠金融平臺的牽頭建設,以加快AI+金融關鍵共性技術的突破,推動AI創新的產業升級和普惠金融行業生態鏈的發展。
近10年,人工智慧賽道可謂方興未艾,但真正把AI應用於金融場景的落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負責人、金融壹賬通加馬人工智慧研究院總工程師徐亮所指出,當前大量的資料分析、計算等任務被金融行業AI系統承擔,金融機構執行成本則受到人工智慧應用效能的影響。
“但目前行業大量通用測試基準並不能滿足AI金融應用的需求。要利用AI賦能金融機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關鍵,是需要建立基於金融行業的人工智慧效能測試基準,為系統最佳化、降本增效提供依據,在行業標準制定、效能轉化等方面透過真正的技術創新賦能行業應用的落地。”徐亮表示。
人工智慧應用的執行效率,是影響金融行業整體執行效率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那麼,由金融壹賬通牽頭建設的“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緣何能獲得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其核心包括了哪些AI技術和應用、在助力普惠金融方面發揮了怎樣的價值?
據介紹,“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由四個“核心演算法引擎”驅動,分別是多模態情緒理解引擎、OCR識別引擎、文字處理引擎、對話語義理解引擎。這四大引擎,分別對應人工智慧在普惠金融場景中的四種能力——分別是讀懂人的微表情&語音情緒&對話文字情緒、讀懂圖片的文字資訊、讀懂文字資訊和場景抽取資訊、讀懂對話場景的語義。
作為金融領域AI創新研發應用和生態打造的標杆企業之一,金融壹賬通在承建該平臺的時候尤其聚焦三個方面的最佳化與提升,在徐亮看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快、準、穩”。
第一,所謂“快”——平臺核心演算法智慧引擎對資訊的讀取處理和反饋速度。如文字處理引擎支援金融壹賬通智慧投研平臺的智慧審單與投行承做系統,使得稽核效率提高150%,降低60%人力成本,2020年全年處理審單材料480萬次。
第二,所謂“準”—— 在實驗測試集上,多模態情緒理解引擎的情緒識別準確率高達95.1%,該系統亦被應用於普惠貸款反欺詐和保險代理人面試等場景,獲得客戶和業內的廣泛認可;
此外,該平臺基於對話文字的情緒分類系統,自動檢測業務對話文字中蘊含的16種細粒度情緒特徵,識別對話隱含情緒,平均分類準確率達92.5%;基於語音訊號和深度學習的情緒識別系統,在二分類業務上平均識別準確率達92.1%,達到業界領先水平,系統應用於金融壹賬通智慧語音平臺,在智慧外呼機器人場景中,輔助感知客戶的情緒變化,減少人工投訴的同時,能夠找到業務突破口。
第三,所謂“穩”——如果說快是速度、準是精度,穩更多指向的則是效能轉化。在實踐中,對話語義理解引擎在金融對話場景資料上準確率達95%,為業界領先水平;該引擎支援的金融壹賬通智慧語音平臺,靈活為客服、電銷、推送等業務快速搭建高質量對話解析模板,幫助一家城商行實現近20萬長尾客戶觸達,有效激活了近70%的存量客戶,意向客戶中超過50%客戶進入實際銷售環節,整體運營成本降低75%,人均產能提升5倍。
競速“大中臺”
“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上榜本屆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不僅是對金融壹賬通、更是對我國普惠金融視野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其背後正是金融壹賬通在科技創新上厚積薄發的碩果。
平臺承建負責人、金融壹賬通加馬人工智慧研究院(Gamma Lab)的總工程師徐亮,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為“全球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Gamma Lab團隊更吸納了來自牛津、清華、浙大、上海交大等全球名校的人工智慧專家加入,擁有數百項技術專利申請,更獲在微表情識別、OCR識別、文字資訊抽取、機器閱讀理解、對話語義理解等領域斬獲了多項世界競賽冠軍。
談及平安集團攜金融壹賬通建設“普惠金融人工智慧開放平臺”的初衷,徐亮表示,“關於AI提升金融普惠性的做法,過去技術團隊透過敲程式碼的方式、解決特定業務場景或流程問題;但伴隨著業務需求、應用場景的層出不迭,這種模式是難以為繼的。行業亟待需要一個‘大中臺’---透過更靈活的中臺配置和元件,讓不會寫程式碼的業務團隊也可以迅速配置出來所需的解決方案。”
國家級平臺的搭建,對金融科技公司有著極高的要求:既要對金融數字化轉型有著深入洞察和長期的合作經驗;更要求公司科技水平走在行業前列,以確保全平臺運轉的穩定性、相容性和迭代能力。正是在如此嚴格的層層核定下,平安集團攜金融壹賬通最終突圍而出,一舉被選中成為該平臺的建設牽頭方。
在服務金融機構方面,金融壹賬通與眾多金融機構走過了數字化轉型的初始攻堅階段,積累了大量的一手業務經驗,伴隨著對行業轉型的洞察日趨深入,金融壹賬通因勢而變確立“一體兩翼”的新五年戰略——以服務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為“一體”,以構建政府監管、企業數字生態和拓展境外市場為“兩翼”,有效滿足行業數字化轉型、中臺化整合、雲端化基建、數字普惠金融等發展需求。
在領先科技引領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金融壹賬通的全球專利申請累計5652件,其中境外專利申請1525件。連續4年進入IDC FinTech全球百強榜單,2021年度排名更上升至第59位;先後斬獲BAI全球創新大獎、OMG微表情競賽第一名、畢馬威“2020中國領先金融科技50企業”、福布斯2021年全球區塊鏈50強等59項國際專業大獎,並獲得CMMI5國際認證。
展望AI未來的發展趨勢,在徐亮看來,2022年人工智慧技術創新有望繼續取得突破、產業發展基礎持續夯實;同時,人工智慧將和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度融合——金融、製造、通訊、醫療、民生等領域湧現更多的智慧化應用,創新智慧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數字經濟規模繼續發展壯大。
“金融壹賬通正攜手平安集團以及整個生態產業鏈上的各方(金融機構、政府監管、高校院所等),匹配最好的研發資源和研發團隊、以最領先的技術賦能普惠金融業務場景的全面落地,打造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為普惠金融的提質增效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徐亮表示。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