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國大將王賁率領大秦士兵,在已經被佔領的燕國南部突然對緊鄰的齊國發難,直接攻入了齊國的北部地區,就此一路征伐,勢如破竹,不過十數日,便兵臨齊國都城臨淄城下。
齊王建登上城樓之後,放眼望去,之間一片片身著黑甲的大秦兵馬,將臨淄圍得水洩不通,而此時東方六國,也只剩下這一個齊國了,內無糧草,外無援軍,齊相後勝力主投降,迫於無奈之下,齊王建也只能長嘆一聲,開城投降。
就此,東方六國全滅,秦國一統華夏,建立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一統帝國。
一統天下
看著自己打下的這片大大的疆土,嬴政覺得自己堪稱是有史以來第一人了,“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以往的任何稱號都不足以形容自己的豐功偉績了,於是便自創了一個“皇帝”的稱號,之後更是封禪泰山,敬告天地,用當初卞和挖出來的那塊和氏璧,刻制了一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宣告了大秦的正統地位,從此之後,大秦帝國算是正式成立了。
在建立了秦國之後,秦王嬴政本想效仿周朝,大封諸侯,將自己的兄弟子孫全都派出去,分封建國,但是卻遭到了以丞相李斯為首的一眾官員地勸阻:
“大王不見周室分封,不過五室,骨肉相疏,燕不救魯,假虞滅虢,大王安能再現如此景象。”
嬴政聞言,深以為然,便與李斯等人商議,將全國定位了三十六個郡,由中央朝廷統一管轄,從此,郡縣制便登上了歷史舞臺。
在中央,秦始皇嬴政則是設立了三公九卿制,從此之後,從中央可以直接控制到郡,控制到縣,甚至是控制到最基層的行政單位,大大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掌控能力。
在設立了這套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制度之後,秦始皇出遊四方,準備看一看自己治下的這片疆土,但是卻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秦國的車馬,很難走出秦國的土地。
因為在當時,各個國家所修建的道路寬度都不同,秦國的車架如果太寬的話,根本走不到別的國家修建的道路上,而且秦始皇居然看不懂別的國家的文字,聽不懂別的國家的人說話,甚至就連買東西,也需要相互兌換錢幣。
既然自己的國家已經大一統了,自己的治下怎麼還能有如此混亂的制度呢,從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經過研究,設立了一套統一的制度標準,從“度、量、衡”,到貨幣的面值、文字的使用、道路的寬度,再到法律,全部都統一成了一個準確的標準。
從此之後,秦始皇嬴政的政令在秦國境內,可以說是言出法隨,令行禁止,再也不會出現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況了。
這樣的一套改革制度,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最終在公元前216年,秦國終於確立了土地私有制,一大批新貴地主階級出現了,在當時這些新貴地主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他們的出現客上觀給秦朝帶來了極大的繁榮。
在對內有了一定的積蓄之後,那麼就要考慮對外的問題了。
在當時,這些土地私有的情況在黃河以南地區非常常見,但是在黃河以北地區卻很少有,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在當時秦朝一直受到了來自北方匈奴的侵襲,黃河以北地區經常有匈奴“南下牧馬”,惹得民不聊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嬴政派出了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秦士兵北上,以此抗擊匈奴。
抗擊匈奴
但匈奴那是遊牧民族,匈奴計程車兵們都是騎兵,當時的騎兵那堪稱是“摩托化部隊”,來去如風,機動性非常強,遠遠地看到大秦士兵殺過來了,便扭頭就跑,等到大秦士兵退去了,便再回來,每每如此侵擾,也令大秦士兵煩惱不堪。
而且就算是蒙恬率領士兵能把他們打退的一時,但是也打退不了他們一輩子,只有千日做賊的道理,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呢?若是等蒙恬帶著大秦士兵一走,那又該怎麼辦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秦始皇嬴政還真的想出了一條“千日防賊”的主意,那就是修長城。
嬴政下令,原來“戰國七雄”之中最北邊三國,秦國、趙國、燕國的三國長城全都給連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條西起臨洮,東到鴨綠江的“萬里長城”。
遠遠望去,這長城如同一條巨龍一般蟄伏在北方大地上,保護著中華民族不受匈奴的侵擾,一直到如今,很多地方依然還能看到這條秦朝長城的遺蹟,而且秦長城已經被國家列為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條宛如巨龍一般的長城,就是今天再看上去,仍然有一種蒼蒼茫茫的大氣,令人歎為觀止。
長城修好了,是不是匈奴的問題就解決了呢?還真不一定。
因為長城也並不是萬能的,一旦匈奴越過了長城,那麼內地的華夏子民們還要遭殃,到這個時候就需要中央派出軍隊來驅逐匈奴。
但是在當時,軍隊直接駐紮在邊境地區的話,運糧的成本實在是太高,從內地趕往邊境,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的。
這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受時代的限制,沒有什麼便捷的交通工具,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沒有一條好的道路,前一個問題很難解決,但是後一個問題,卻並不是那麼難,修一條好的道路,秦始皇嬴政覺得自己這大秦帝國還是修得起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徵發數十萬民夫,修建了一條“秦直道”。
這第一條秦直道,南起陝西林宮,北至內蒙古包頭九原,長達將近1500裡,由於粗略的看上去,從南到北是一條筆直的道路,所以被稱為“直道”。
在這條直道上,秦朝大兵出征的話,只需要十日的時間,便能從咸陽來到北部邊境陰山附近,如果是騎兵星夜兼程的話,那麼這個速度還要縮短一倍。
在修築完秦直道之後,嬴政看到了秦直道的好處,於是秦始皇大手一揮,要繼續修建直道,不僅在北方修,也要修到南方去,一定要讓大秦的車馬,縱橫天下而無阻。
就這樣,整個大秦的“高速公路工程”,轟轟烈烈地上馬了,但是這項工程確實太過浩大,一直到秦始皇去世都沒有修建完成,可或許令秦始皇欣慰的一點,那就是在他去世之後,他的死訊被趙高等人秘而不發,而他的屍體,也正是走的秦直道,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被送回咸陽。
一直到秦二世胡亥上臺之後,雖然直道工程的“總指揮”大將軍蒙恬早就被賜死了,但是這項秦直道工程依然沒有被放下,而且這條秦直道在後世,也依然被人們所使用著,一直到了清朝時期,人們也依然在使用著這條2000多年前的秦朝直道。
而且據一些史料記載,這條秦直道非常堅實耐用,據說2000多年過去了,這條道路上竟然連一根雜草都不長,這是為什麼呢?
寸草不生
首先,那就是秦朝在修建之時,以及歷朝歷代修葺時,對道路的嚴格要求。
秦始皇對道路的要求,第一那就是要寬闊平坦,要供四排車馬並駕齊驅,而且不能崎嶇不平。
在當時,這種工程製作的標準以及稽核,都是非常嚴格的,據傳在秦朝製作兵器時,所有的鎧甲武器上都要刻上製造工匠的名字,一旦在戰後發現哪個工匠製作的鎧甲被砍破了,哪個工匠製作的刀劍被折斷了,那麼這個工匠基本就要被滿門抄斬,而他周圍的人也要被“連坐”。
修建直道也是如此,每一段直道都有專門的負責人和負責工匠,一旦這段直道出了問題,那麼負責的工匠也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第二個要求那就是“落雨不漚,雜草不生”。
也就是說,哪怕是在下雨時,這條秦直道上也不能出現泥濘不堪的情況,而且不能長出來一根野草,這可就難辦多了。
但是在當時,負責修築直道的工匠從磚的燒製過程中得到了啟發,泥土和水一加熱,就堅硬無比,那麼直道是不是也能這樣修呢?
工匠們將修築直道的土事先用火燒了一遍,又炒制了一遍,這樣修出來的道路可以保證非常堅實,就算是到了下雨之時,雨水也只會讓道路表面的一層浮土變得有些泥濘,而絕對不會滲透到道路內部,讓整條路都變得無法行走。
而且在修路時,工人們在路基裡鋪上了一層石灰,又在已經炒制完了的土裡加上了鹽鹼,這樣一來,更是讓這片土內沒有了絲毫的生機,草木不生。
而現代的專家們經過一些考古研究和化學檢驗,也確實證實了這一點,從此之後,這條道路在後代也一直被人們所使用,據說“昭君出塞,落雁陰山”,走的就是這條秦直道。
並且後代凡是從長安出兵,征討北方少數民族的大軍,大多也都是走的這條秦直道。
從這條直道中,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無論是萬里長城還是這條秦直道,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而一直到如今,這條秦直道也已經被國家確定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續為我們研究古代歷史做出來了無聞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