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頌|刺繡與匠人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透過紋身來以示部落、氏族、圖騰信仰等,但是為了保暖,人們不得不穿上衣服,紋身便無法顯現。這時候就有人想到把花紋繡在衣服上,這就是刺繡最早的由來。
在西周時期,刺繡開始普及在朝堂的官員服裝上。《尚書》記載,周朝的皇帝所穿的衣服,有日、月、星、辰、走獸等花紋。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朝漢代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足,所以手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論衡》中記載:“齊郡世刺繡,恆女無不能。”這已經表當時漢代刺繡工藝的成熟與普及。
魏晉南北朝因長期戰亂,人們流離失所。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人們在精神上逐漸得到慰藉,所以這一時期的刺繡多數為佛教題材。
唐朝時期經濟、文化繁榮,刺繡的種類更加豐富,這一時期刺繡圖案不僅在生活服飾用品上出現,有更多的作品開始轉向書畫,這使刺繡開始變為獨立的藝術產物。
在明代,刺繡業不斷繁榮,每個地方各具特色,如北方灑線繡、南方顧繡等,多為以著名書畫作品為摹本,體現繡、畫一體的獨特氛圍。
到了清代,刺繡流派劃分得更加明確,出現我們都熟知的中國四大名繡:蘇繡、蜀繡、粵繡、湘繡。
作為巴蜀地區的傳統刺繡派別,蜀繡是一門傳統純手工藝術,整個製作過程沒有半點非手工成份。
這門藝術從古至今經歷了起步、發展、興盛到如今逐漸瀕危的過程。清末時巴蜀兩地超過萬人學習刺繡,解放前夕成都地區就有三千多人會蜀繡,到今天,從事刺繡行業的人員堪堪上百。
白樺 拆遷牆
為什麼蜀繡的衰落如此快呢?
解放前,一個繡花工要學6年才能出師獨立製作蜀繡作品,因此只招15歲以下的學徒。一根繡花針的重量僅2克,稱得上最輕的勞動工具,但這根針的份量卻並不輕——繡工要透過它把上百種針法和無數色彩的線,在一張薄如珠絲的紗面上畫出風情萬種。
學刺繡單調枯燥,即便在就業壓力很大的今天,能招一批學工進廠,不到一年厭學的人會走一半,三年後技能差的再淘汰一半,最後能學成並且技藝好的不到10%,能繡“三異繡”的大概有5%,蜀繡的後繼乏人,有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
異色繡 芙蓉鯉魚
隨著就業門類的增多,選擇蜀繡這個行業的人會更少。蜀繡工人工作費心、費時、費視力。吃年輕飯,職工多半有職業病(頸椎骨質增生)。
蜀繡的後繼無人使得蜀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名單,在經濟和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蜀繡傳統技藝和上百種針法是任何機器都無法取代的。
保護和拯救蜀繡傳統技藝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