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8日,由國務院正式批准創辦,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八個部委主辦,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承辦的第二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京召開。遼寧出版集團遼海出版社此次攜百餘種優質出版物參加博覽會,並於14日下午在場館舉辦“用非遺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活動。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苑利,《瀋陽日報》編委、遼寧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佟麗霞,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羊山鎮黨委第一副書記杜春雷,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盛京滿繡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桐世界非遺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巴彥殊蘭(漢族名字楊曉桐),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趙敏超,遼海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柳青松等專家學者、相關管理者出席活動。
活動在盛京滿繡旗袍的專業模特展示中拉開序幕,觀眾們得以近距離欣賞、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帶給我們的震撼。
柳青松在致辭中表示,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留存下來、傳承下去,是每一個出版人、文化人的使命與責任。遼海出版社秉持出版人的初心與責任,信念與擔當,策劃、出版了一系列“非遺”體系圖書選題,今後,願與非遺傳承人和作家、學者一道,透過專業的技能和努力,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盡責,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
本次活動分三個主題進行。在“行走的花朵·盛京滿秀旗袍背後的文化記憶”主題環節,佟麗霞與巴彥殊蘭圍繞遼海出版社《盛京滿繡旗袍製作技藝》一書的創作展開會談,展示“盛京滿秀旗袍製作技藝”這一“非遺”專案,介紹了傳統官制服、喜制服、常制服的製作技藝,以及旗袍款式設計、紋樣繪製、手工刺繡、定版剪裁、手工嵌制、手工盤扣等核心技藝,凸顯對非遺技藝的文字化運作,在守護非遺文化根脈,傳承非遺核心技藝,打造非遺品牌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巴彥殊蘭談到,近年來,隨著國家各部門對非遺重視程度的提高與搶救保護工作的開展,眾多與她一樣擁有家傳技藝的非遺傳承人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這也成為她將家傳技藝以文字的形式公諸於世的契機。“非遺技藝是我的家學,更是國家的文化資源”,巴彥殊蘭表示,本次與遼海出版社合作,推廣非遺技藝,她願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
“非遺扶貧·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主題環節,圍繞《繡春風》一書展開。作為一部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文學作品,《繡春風》以遼寧省駐村第一書記、科技工作者、藝術家、勞模代表等人的事蹟為主線,展示出他們克服種種困難,自覺將人生與國家行動融在一起,不忘初心、不勝不還的赤子情懷,真實記錄了當下鄉村的時代變化,小切口、大情懷,反映出脫貧攻堅的難度、深度和成就,在遼寧大地上織繡出一幅“春風起,萬物生”的田野畫卷。
活動現場,佟麗霞、巴彥殊蘭與杜春雷介紹了非遺技藝的發展史,非遺傳承人的傳奇故事,訴說駐村“第一書記”衝鋒在前、奮力拼搏在扶貧攻堅第一線的使命擔當,以及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喜悅心情。本書作者佟麗霞首次詳述她三個多月實地採訪期間發生的樁樁感人故事,她說:“這是一個大旱之年,我看到了駐鄉村第一書記面對枝葉泛黃的山裡紅樹時的無奈;凌晨四點鐘就下田勞作的繡娘,收工回來後怎樣用彩色的繡線對抗上天的嚴酷;科技工作者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實現與乾旱的和解;非遺傳承人如何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為戰勝貧困爭取更多的可能;藝術家如何讓古舊斑駁的院牆開始承載文化的重量。”
“非遺之美·綻放青青校園”主題環節,圍繞遼海出版社即將出版的針對青少年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的繪本圖書展開,苑利與巴彥殊蘭進行現場交流。遼海出版社邀請苑利策劃出版的這套“非遺進校園”系列繪本圖書,將非遺傳承與校本課程相結合,將圖文展示與手工製作相結合,內容涵蓋糧食畫、剪紙、麵人、中國結、香包、扇面畫、布貼畫、泥塑彩繪、植物染、魚拓、手撕畫等易於動手操作的非遺技藝,在“非遺”與校園間搭建平臺載體,開展技藝製作、實物展示。苑利現場為觀眾講解選題研發契機,他講到,“近年來,隨著非遺保護熱的興起,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已然成為全國中小學乃至大專院校的教學常態。但與這股非遺進校園的熱潮相比,我們的配套教材並未及時跟進。絕大多數地方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基本上都是在沒有相關教材的情況下進行的。進校園的非遺傳承人們雖然手藝不錯,但很少有人能對自己所傳非遺專案的來龍去脈、價值、在全國各地的分佈情況、不同地域的藝術特色等說清楚,講明白。最終的結果便是隻能讓同學們知其然,而無法讓同學們知其所以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們對這些非遺專案的認知深度。有鑑於此,我們在全國範圍內組織了相關專案傳承人、相關領域的學者以及專家級教育工作者聯手編撰了這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叢書。目的就是想透過這套叢書的編寫,讓更多的孩子們在增強動手能力的同時,在理論上對自己所學手工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使非遺傳承不斷檔,讓瀕臨失傳的非遺技藝‘活’起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從娃娃抓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動期間,遼海出版社分別與苑利、佟麗霞就“非遺進校園”叢書與《盛京滿繡旗袍製作技藝》一書進行多語種版權授權簽約,達成合作共識。趙敏超現場介紹了圖書海外版權交易情況,並與遼海出版社就《繡春風》《盛京滿繡旗袍製作技藝》以及“非遺進校園”叢書的全球海外版權運營總代理進行授權簽約。巴基斯坦巴中環球出版社還與遼海出版社就《繡春風》一書的烏爾都語版權進行授權簽約,開展國際版權合作。
據瞭解,透過構建科學化、智慧化的非遺書系,提煉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非遺文化內容,為傳承非遺文化、推動學科發展和創新傳統文化做出成績,是遼海出版社一直以來奮鬥的目標與宗旨。“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徵程”,值此國家“十四五”開局之年,遼寧出版集團遼海出版社上下一心,勠力同心,希望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貢獻屬於出版人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