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從去年開始是密集換裝了不少我國的先進裝備,完成了戰鬥力建設的大換代,海軍迎來了新一代主力艦054AP,空軍即將接裝新的梟龍block3與殲-10C戰鬥機,現在陸軍的新一代火炮也被人拍到開始交付給巴軍了。
沒錯,就是我軍新銳主力卡車炮PCL-181的出口版本SH-15,巴軍一共訂購了236門該型號的火炮,用來給自己的炮兵進行現代化,而這次被巴網友拍到的類似我軍自用型塗裝,懸掛全部呈收起狀態的這批,也是我國先行交付的領先試用版本,用來和殲-10C一起,在巴基斯坦不久之後要舉行的閱兵儀式上先行獻禮使用的。至於後續批次的火炮,那按照我國現在給巴軍交付的速度,那自然是很快就會到貨,要不了多久,巴基斯坦就能完成這批數量比自己的對手印度更多,效能也要更好用的先進火炮的接裝了。
按照目前巴基斯坦防務媒體的相關說法,我國出口給巴基斯坦這批自行火炮的訂單,是帶著全套的先進火控系統,帶著數個基數的彈藥,帶著各種附贈的服務。236門卡車炮一共花掉了巴軍5.12億美元的採購預算,平均下來一門只要不到220萬美元可謂是非常的物美價廉,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家能用這種價格出售先進火炮了;西方隨隨便便一個性能差不多的現代化火炮,那首架很可能都是單車800-1000萬美元起步,還不附贈彈藥的。
做個簡單的對比吧,印度10年前買M777來給自己的炮兵裝備更新(到現在還沒交付完成),145門火炮就已經貴到了8.85億美元,單門炮需要600多萬;這可還是沒有昂貴的先進數字化火控系統,沒有半自動裝彈機,沒有高效能越野卡車底盤,也沒有液壓自動駐鋤等各種複雜先進自動裝置,架炮撤收全靠人工的牽引式火炮,就已經賣到這個價格了,你說火炮本身的效能差距那就更大了,M777還是39倍徑身管的老北約標準炮,按身管算劃代的話要比52倍徑的PCL-181落後了兩代,使用增程炮彈時候的射程才和181使用標準彈藥差不多遠。
像印巴這種空軍之間差距不大,誰都沒有信心拿下絕對的空中優勢,地面又已經在長期的對峙當中形成了漫長的戰線,且都有不少的重灌備的國家,那承擔殺傷主力的,還真就得是各種各樣的先進火炮,可以說在兩方的衝突當中,誰的火炮更先進,炮火發揮更有效,那就更容易取得地面戰場形勢上的優勢;俄軍14年就已經用一個下午炮擊打掉一個烏軍機步旅的戰例告訴我們,現代化的佔效能優勢的火炮配上合理的戰術戰法能發揮多麼恐怖的威力。
而印度在火炮採購和裝備一直以來的不上心,遲早要讓他們吃盡苦頭;印度陸軍一直以來都很迷惑的不注重炮兵自行化的建設,高價牽引炮倒是買了不少,一旦與巴軍爆發實戰,那就要遭遇巨大的問題了。像印度現在對巴方向的主力火炮,是上世紀末水平的FH-77牽引炮,射程比巴軍的新155卡車炮要近了一截,巴基斯坦陸軍的卡車炮能在戰線任何地方展開之後一鍵完成從架炮到瞄準,然後靠現代化火控高精度的完成一輪射擊,之後自動撤收轉移,全程都可以在印軍炮兵射程外行動,同時在印軍的反火炮作戰開展前就撤離陣地,在高生存性的同時給印度製造大量殺傷。
印度那就不行了,等卡車慢慢把火炮拉到陣地,人工把駐鋤坑挖好,駐鋤打好完成架炮,再靠人力完成並不準確的瞄準和火控解算展開炮擊的時候,巴軍都在數個陣地打了好幾輪了,而純人力撤收也意味著快速轉移是不可能的,在巴軍射程更遠反應速度更快的卡車炮面前,炮還沒撤收就已經被炸燬了;這種隨著巴軍接裝新炮帶來的炮兵戰鬥力代差,那真是印軍要頭疼好多年的。
之前是好不容易靠著自己有錢,韓國為了開拓市場也願意賠錢賺吆喝的方式給自己買了一批世界先進效能水平,價格還便宜的100輛K9,算是對著巴基斯坦形成了一定的炮兵優勢,但是這個優勢還沒握在手上兩天,甚至因為那批K9一直在增兵中印邊境都還沒變成現實,巴基斯坦就靠著我們出口的火炮重新取得了優勢,真是造火炮這種事情,還得看中國了。
這下壓力又在印度陸軍身上了,一方面是開啟市場之後韓國人漲價了,首批車那個半價另送一條汽車生產線的優惠折扣價沒了,新一批次的K9變成了600餘萬美元一輛不含贈品,雖說比起美國或者歐洲火炮還是便宜,但是已經比巴軍買裝備貴了三倍不止了,還有上千門火炮等換裝了印度,哪有這麼多錢快速的給他全部換掉。
而同時,印度還面臨這兩線同時被先進火炮夾擊的問題,由於這兩年印軍的持續挑釁,我軍專門對新疆軍區的炮兵進行了額外的加強,目前已經完成了全部四個合成師火力團與軍區炮兵旅的長身管155炮換裝,12個營正好216門,壓印軍K9自行火炮的總訂單量一頭,而另一邊巴軍的236門火炮也全部到貨之後,兩邊就有400餘門先進火炮對印軍呈高壓態勢,對印軍的炮兵形成了質量和自行火炮數量上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