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德.斯通在《打破重來》一書中闡述過一個觀點:在行業迎來顛覆性變革時,只有擁有破局思維、敢於打破重來的企業,才能夠站的更高,行得更遠。
這話也適合保險行業。當下,保險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由於人海戰術推分紅型保單產品的經營模式面臨挑戰,導致險企的業績增長開始大幅放緩。根據2021年前三季度財報資料,頭部險企人壽、太保、新華新增保費分別同比增長-7.80%、3.63%、-5.38%。
險企要如何“打破重來”,重回高增長呢?險企們給出的答案是,提升代理人質量實現“減員增效”、加速從分紅型產品向保障型產品轉型,找到業績的新增長點。
但理想與現實往往存在偏差。當下,由於國內險企缺乏複雜型保單設計經驗、運營經驗。導致,非但沒有給險企帶來新增保費、新增保費價值率的提升。相反,頭部險企新增保費價值、新增保費價值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的險企要想打破重來,重回高增長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01 /
險企困局,比想象的要嚴重
都說幸福是比出來的,在資本市場也是如此。2021年,有投資人在雪球上發帖稱,地產行業頻頻暴雷,虧了不少錢,內心非常難受。但底下立馬有人評論說,地產人起碼還有賺錢的,保險人都快虧麻了。
體現在資料上來看,2021年保險板塊指數下跌36.3%,地產板塊指數下跌13%,而同期上證指數上漲4.8%。為何保險板塊的股價跌幅如此之大?
從基本面上來看,本質上是因為險企負債端、資產端同時出現了承壓。首先來看負債端的新增保費,新增保費作為險企營業收入的先行指標,在2021年普遍出現了大幅下跌。
根據2021年前三季度財報資料,頭部險企人壽、太保、新華新增保費分別同比增長-7.80%、3.63%、-5.38%;新業務價值分別同比增長-19.04%、-8.88%、-21.66%。從資料上不難看出,頭部險企的新增保費出現明顯滯漲,這一定程度上說明險企正在失去成長性。
與此同時,2021年險企資產端的投資收益,也受到了房地產企業持續暴雷的衝擊。早在前幾年,康泰人壽入股陽光城、太平洋保險入股大悅城、中國人民財險入股藍光發展等等,出現了一批險企入股房地產企業的熱潮。
但2021年在“三道紅線、兩集中”等政策下,陽光城、藍光發展、中國恆大等槓桿過高的房企,整體出現了資金鍊斷裂。
房企暴雷的危害,最終體現在險企報表上,造成鉅額的投資損失,導致淨利潤增速承壓。例如,人壽、太保、新華三家頭部險企,2021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增長3.02%、-11.38%和7.65%。因此,此類房企經營業績下滑後,股價紛紛出現“膝蓋斬”。
值得思考的是,就算是被政策打壓、銷售額斷崖式下跌的房地產行業,指數也僅僅下跌13%,遠低於保險板塊指出的下跌。那為什麼規模面臨收縮壓力、暴雷不斷的房地產行業指數跌幅,卻能小於保險行業呢?
這背後是因為,相較於保險行業,房地產企業的集中度極低,經營穩健的房企依然有持續增長的預期。而保險行業集中度過高,一旦規模滯漲後,就算是優質企業想要繼續增長的難度也會很大。
從資料看,2020年壽險龍頭中國人壽市場份額約18.37%。人壽、平安、太平洋、新華頭部五家市場份額超過50%。反觀房地產行業,2020年地產龍頭碧桂園的市場份額約4.2%。碧桂園、恆大、萬科、保利、融創頭部五家市場份額也不超過20%。
行業出現滯漲、集中度非常高,加上資產端投資房地產出現鉅額虧損,導致險企面臨前所未有的增長壓力。
/ 02 /
產品思路的轉變,在險企中已經開始
在資本市場中,企業發展永遠都遵循著不進則退的定律。當下險企兩端承壓之後,也開始反思過去的經營模式,積極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試圖打破當下的僵局。
從過去十多年的資料看,險企的經營模式主要是透過不斷增員,賣分紅型保單推動保費規模增長。簡單講,就是透過不斷招聘代理人,再把理財型保單賣給代理人及代理人的朋友圈,實現規模的快速增長。
站在當下看,這種以人海戰術推銷分紅型保單的經營模式,令保險企業獲得快速業績增長。一方面,彼時國內的保險意識還處於市場匯入期階段,險企充分享受著市場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分紅型產品的理財屬性較強,相較於保障型產品會更容易推銷。
這點也體現在國內險企的保費收入構成上。截至2020年末,險企保障型的健康險為8173億元,佔原保費收入僅約為18%。
再從上市險企披露的資料看,以龍頭險企中國人壽為例,2020年銷售前五的產品分別是“國壽鑫享至尊年金保險(慶典版)、 國壽鑫享金生年金保險(A款)2 、國壽城鄉居民大病團體醫療保險(A型) 、國壽鑫福贏家年金保險2、國壽鴻福至尊年金保險(分紅型)2”。中國人壽保費收入前五款產品,有四款是分紅型產品,保障型的醫療保險產品僅僅只有一款。
但沒有企業可以永遠享受時代的眷顧。隨著國內保險代理人規模持續擴大,政策推動保險行業迴歸保障屬性後,險企透過拉人頭推動分紅型保單高速增長的時代不在了。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包括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及新華保險等在內A股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保費收入2.49萬億元,同比僅微增0.03%
在此背景下,險企開始轉變經營思路,紛紛提升代理人質量、產品迴歸保障屬性、加速推動保障型產品銷售。
比如,在提升代理人質量方面,中國人壽推出了“優才計劃”,太平人壽推出了“犇計劃”;在產品銷售上,險企們開始發力保障性產品,中國平安推“平安福”,中國太保推“金典人生”、中國人保推“微醫保終身重疾險”等保障型產品,保障性保單逐漸成為險企主推的產品。
險企開始注重代理人質量、從分紅型產品轉型為保障型產品的原因,也好理解。優質人才能一定程度上“降本增效”,而發力保障型保單則令險企具備更大的想象空間。
對比美國來看,早在2015年,美國的健康險保費佔比就達到了40%,而國內保障型的健康險經過近幾年發展,佔原保費收入也僅約18%。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保障型的健康險規模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間,是國內險企破局的關鍵所在。
在這種背景下,險企開始逐漸透過以高質量代理人隊伍為支撐,推動複雜的保障型產品銷售。
/ 03 /
打破重來,險企才有未來
從依託人海戰術賣分紅型保單,到注重產品賣保障型保單,還遠遠不能支撐險企重新恢復增長。
這只是險企轉型的第一步,距離轉型成功還有諸多挑戰。雖然保障型產品受到了政策的扶持,且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保障型產品是消費品,尤其是純醫療保險,買了之後不出險,這筆錢就白花了,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會非常謹慎。
這就對險企設計的產品價效比,以及經營過程中控制費用開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過去險企賣分紅型產品,利潤主要來自利差,對於保單的設計要求並不高。例如,2013年中國人壽全球開放日披露的資料顯示,公司利差佔淨利潤常年在100%左右。
現在險企轉型推動保障型產品銷售,利潤則主要來自死差,費差,這就需要企業從保單設計、到經營費用管控的徹底轉變,實現精細化經營。
當下來看,國內險企在保障型產品設計、運營上,普遍不及國外險企。以友邦的“全佑惠享珍藏版”、人壽的“廣佑人生”、太保的“金佑人生”三款熱門重疾險產品為例,這三款產品投保年齡、繳費期限、保障年限、繳費金額都差別不大。
保障範圍上友邦的亮點在於,投保前10年額外賠50%保額,等待期比其他兩家少一半;人壽的廣佑人生亮點在於,身故後賠償是在保額、保費、現金價值三者取最大;太保的金佑人生亮點在於,保障的重症、輕症病種比較齊全。
總的來說,友邦、人壽、太保的這三款重疾險產品,基礎保障範圍都差不多,只不過各自的側重點不同。
但友邦在中國的新增保費價值率可以保持在80%至90%,普遍比國內險企新增保費價值率高100%至200%。離不開友邦保單設計合理、運營費用控制得當。最終,友邦利潤中來自死差和費差的佔比要更高,利潤構成更合理。對比之下,國內險企在產品設計及運營上均有所缺乏。
所以說,如果只是推進保障型產品銷售,產品設計不合理、費用控制不當,就會出現最近兩年險企面臨的困難——保障型產品佔比在提高,但新增保費的價值率卻在下滑。
拉長週期來看,險企只有從產品設計、到成本控制,均實現精細化運營,徹底打破過去依靠人力堆規模的思路,才可能有重獲高增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