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目前的東北亞局勢。
1月27日,韓國軍方表示,北方朝東部海域發射一枚“不明飛行物體”。
最近韓國人估計非常鬱悶,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北方鄰居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接連6次試射了導彈,甚至不排除在1月份剩下的這幾天,還可能出現新的試射導彈的情況。
韓國人鬱悶當然是主要是因為東北亞局勢和南北關係因此出現了比較大的風險,在此種背景下,文在寅政府對北方的接觸政策,目前正在被韓國各界所鄙視。
還有2個月,韓國將迎來總統大選。在此背景下,文在寅過去經常以南北關係緩和為自己一派造聲勢,將這塑造成本黨的政績。
結果北方一變臉,韓國毫無準備,而且沒有任何可以緩和局勢的手段拿得出手。這讓文在寅一派非常尷尬,也成了反對黨對他們嘲笑的一個理由。
更重要的是,本來韓國計劃在奧運會的場合與中美以及平壤方面交流,爭取達成甚至簽署半島的“終戰協定”作為自己的外交遺產。
但是1個月6次發射導彈的事件一出現,打破了文在寅的這種念想。他和韓國政府能不鬱悶嗎?
為什麼平壤方面能做出這種舉動?木叔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對外示強,包括對美國對韓國。
平壤方面在第一次試射前,召開了一次大會,根本都沒提對美國對韓國的關係,主要在於關注該國自己內部的經濟和民生。
之後發射了高超音速導彈,顯然也是聚攏民心的舉措。韓國竟然分析這不是一枚高超音速導彈,從而刺激了北方。此後接連試射都是由此而來。
不僅有高超音速導彈,還有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這等於用實際行動打了韓國的臉。這也算是文在寅政府比較鬱悶的一個理由吧!
此外目前美國主要的精力不在東北亞,而是在歐洲等地。但是平壤方面的經濟情況比較嚴峻,如果美國長期不關注他們就意味著難以很快解除制裁,那麼就談不上大會制定的經濟改善和民生髮展的目標。
所以頻繁射彈其實也是希望吸引美國注意的一個舉措。
第二個原因是來測試本國軍事技術。
即使要對韓國對美國表達強硬態度,過去也很少出現這麼頻繁的發射導彈的場景。如今這個情況顯然不僅僅是對外關係的一種訴求。
木叔注意到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次試射導彈不僅頻率高,而且導彈的型號眾多。可見這是一種具有軍事技術性質的安排。
換句話說,要利用試射導彈來不斷測試各種導彈的效能到底如何,是不是足以應對威脅,或者還有什麼需要在技術上進一步進行改進的地方。
也就是說,平壤方面正在利用美國無暇東顧的這個機會,來儘快提升自己的實力。目的當然是未來在和美國打交道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談判籌碼,讓對方不能小看自己。
不過還是那句話,1個月試射6次之後,美國的注意力如果還沒有集中到半島局勢上來的話,鬱悶的不僅是韓國人了,也會是北方。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