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之路是十分艱難的。在各地軍閥之間遊走,在蔣介石眼皮下發展,終於發展成為了一股可以帶給百姓穩定和諧的勢力。之後經歷了抗日戰爭,國共合作共同對敵。解放戰爭,成功把蔣介石的國民黨擊敗。
之後迎來了抗美援朝時期,這可是一段十分艱苦的戰鬥。在戰鬥即將打響的時候,何人擔任抗美援朝的總指揮的問題卻遲遲沒有決定。本來安排林總和粟裕二人,但是遭到了二人的婉拒,因此派出了彭老總、楊得志、楊勇為司令員。
一、抗美援朝的戰鬥
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及軍隊聯合作戰,對抗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這場戰鬥可謂是艱苦卓絕,在一年之內經歷了五次大戰,終於將敵人打痛,接受了停戰談判。
此次戰鬥之前,我軍其實猶豫一件事,選擇哪位將軍擔任主帥。畢竟我國此時已經基本穩定,無論是抗日戰爭中還是解放戰爭中都湧現出了一批有勇有謀的將領。
經過猶豫後,偉人認為解放戰爭中最為優秀表現的粟裕將軍最為合適,但是被粟裕拒絕了。之後覺得林總熟悉軍隊和地形,但是林總同志也拒絕了。
之後毛主席再三思量,決定派遣彭老總為總指揮。1950年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戰鬥的確艱苦,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作戰,戰士們紛紛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終於打敗了敵人獲得了勝利。
二、粟裕將軍的身體狀況
抗美援朝的戰鬥肯定會打得很艱難,因此一定要選一個非常優秀的將領指揮作戰。這個人不僅要勇冠三軍,而且還要“計謀多變”。粟裕將軍作為非常有戰鬥謀略的將軍當然是不二人選,但是這位猛將卻並沒有去指揮這場戰鬥。
1930年的一場戰鬥,粟裕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部隊衝鋒。這時候一枚炮彈打了過來,正巧擊中了粟裕。這可嚇壞了眾人,於是急忙從戰場上救了下來。醫生也是全力搶救,終於保住了性命,但是卻留下了病根。
抗美援朝之前,是解放戰爭。而解放戰爭當時已經接近了尾聲,蔣介石率領國民黨部隊眾人紛紛逃到了臺灣做最後的反抗。而留下殘餘的國民黨人員便暗地裡相互聯絡,勾結山賊土匪等武裝力量。
粟裕將軍此時著手準備解放臺灣。憑藉他的智謀,再加上他手中擁有六十多萬的兵力,相信解放臺灣並非難事。但是此時突發情況出現了。粟裕病倒了。
剛剛病倒的粟裕就接到命令,軍隊準備抗美援朝。於是只能一邊養病一邊準備抗美援朝的工作。如果此時他上報自己生病的訊息,一定可以安心養病。但是他選擇帶著病人為國出力。
但是偉人很想粟裕將軍帶兵,因為在解放戰爭中粟裕將軍的戰績尤為可觀。但是探望病情的羅瑞卿與粟裕閒聊戰事,這讓粟裕無法安心養病,導致後來病情再度惡化,舊傷新病也一起到來了。
此時的粟裕已經躺在病床上無法下地走動。因此他含著淚選擇了放棄,本來他認為傷病好了可以率軍指揮抗美援朝。但是如今身體行動不便,即便是到了戰場上也是沒有任何幫助。
還有就是,中央的命令是讓粟裕帶領東北的邊防軍參加抗美援朝戰鬥。可是那是林總的部隊,自己的部隊是華東野戰軍。自己畢竟對東北邊防軍的特點不太熟悉,不能很好發揮自己部隊的優勢。
三、林總將軍的婉拒
後來,偉人與黨中央一致商討決定,由林總帶領自己的東北邊防軍入朝支援。畢竟林總也是能征善戰的將領,而且他熟悉東北邊防軍的特點,能夠很好利用自身優勢打擊敵人。
不僅如此,林總的打仗風格一向都是刁鑽古怪。面對戰場局勢多變的情況下,他總是會有一些奇思妙想,這讓敵人無比頭疼。甚至敵軍自己已經掉進林總的包圍圈內還渾然不知呢,因此派遣林總抗美援朝也非常合適。
但是林總還是婉拒了參加此次戰鬥,同樣也是因為傷病。那是1938年的時候冬天,天氣極其寒冷,林總同志便穿上了繳獲的日軍軍大衣保暖。後來要拜會杜堃,於是騎馬便出發了。
突然一聲槍響,林總同志從馬上掉了下來。原來是被杜堃的警戒哨兵擊中了。就是因為身穿日軍的衣服保暖,導致哨兵誤以為是敵軍將領,於是這才開的槍。
中槍了的林總趕緊送往了醫院,偉人聽說了這件事也是心急如焚。杜堃是閻錫山的部下,於是這也讓閻錫山很是難堪。於是雙方都想盡辦法救援林總。
索性保住了性命,但是這一槍也落下了病根。子彈擊中胸口,並且貫穿了過去。傷到了肺部、肋骨,最危險的是傷到了脊椎和脊椎附近的神經。因此受寒受熱、勞累過度、季節變化等因素都會導致傷痛的復發。
朝鮮那邊在天氣寒冷的條件下作戰,因此這個傷一定會發作。到時候疼痛難忍便無法靜下心來指揮作戰,於是林總便放棄了這次機會。畢竟自己不能給部隊添麻煩。
面對林總將軍的婉拒後,有的人便想到這樣一件事。曾經面對是否要抗美援朝行動的時候,大家都是猶豫不決眾說紛紜。有人說要去支援,有人說不去,其中林總提出的想法就是不建議去。
美國的戰鬥力強大,他們長得高大強壯,而且還有先進的武器裝備。面對這樣的強敵,我們最好不要去觸碰。應該加強自身防禦,免得引火燒身。第二點是朝鮮只有幾百萬人,為了救他們的自衛戰把我方軍隊投入進去這個交易有些不值得。
雖然有這個想法,但並不是因為懼怕美國軍隊就選擇了婉拒。可以仔細想想,林總將軍的軍事才能很出眾,如果換了一個軍事能力不如自己的將領上戰場,那麼犧牲的將會是自己麾下的東北邊防軍。所以從這點看他不是怯戰,而是真的身體原因。
四、總結
不論是粟裕還是林總,二位將軍的軍事能力都是得到了偉人的認可。但是也都是深受病痛的困擾,畢竟在抗美援朝溫度極低的條件下,身體的考驗是極大的。作為指揮官因為傷病無法指揮作戰,那麼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在平時生活中也應該多注意自己的健康。不要暴飲暴食,早睡早起,葷素搭配,多做體育鍛煉。這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全身心地應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