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茶的朋友,一日三餐離不開茶,家裡也會存一些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元素,經常飲用對身體有一些好處。有人說茶葉放得越久越好?也有人說,茶葉買回來要儘快喝掉?
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茶葉存放到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馬上就要到春節了,大家平時喝茶時又要注意哪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聊聊。
一、6大茶類該怎麼儲存?
我國是茶葉的原產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多種製茶工藝。而將這些製茶工藝歸納總結,再結合各地產茶實際情況,劃分為6大茶類。每一種茶存放都有自己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
1.綠茶
綠茶是未發酵茶,只需要經過殺青揉捻和烘乾等幾道工序,講究鮮爽,只要過了年,就算陳茶。因此,綠茶的保質期通常只有一年到一年半,無法長時間儲存。綠茶存放時一定要密封避光、低溫防潮防異味,否則就會很快氧化變色變味。
2.黃茶
黃茶的製作工藝跟綠茶類似,只不過是在烘乾前或烘乾後多了一道悶黃工藝,屬於輕微發酵茶,發酵程度很低。黃茶同樣追求爽醇,也無法長期存放,保質期通常只有18個月。平時儲存,跟綠茶類似,也需要低溫冷藏。
3.紅茶
紅茶是全發酵茶,在製作過程中已經完成整個發酵工藝,後期不會再氧化。因此,紅茶同樣不能長時間儲存,但保質期比綠茶要長,一般可以儲存2~3年。儲存時主要要求避光防潮,防異味和密封,不需要低溫。
4.烏龍茶
烏龍茶是半發酵茶,發酵程度從20%~70%不等。如果發酵程度較輕,比如清香型的鐵觀音,就需要在密封避光的情況下低溫儲存。如果是發酵程度較重的武夷巖茶,這隻需要在常溫環境下密封避光防潮就可以了。除了少數重焙火的陳年烏龍茶外,絕大多數烏龍茶都不能長期儲存,保質期在兩年左右。
5.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製作工藝相對簡單,儲存卻需要一定的條件。作為一種可以長期存放的茶,需要特定的溫度、光照、溼度和通風條件。存放時也要做好密封管理,避免回潮和串味。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只要存放得當,越陳越香。
6.黑茶
黑茶是後發酵茶,可以長時間存放。因此,它的保質期比較長。當然,存放時對儲存環境也有自己的要求,密封和防潮防異味要做好,避免變質。
普洱茶中的生普,不能歸到黑茶類裡,但是同樣可以長時間存放,並且經過轉化獲得更好的品質。而普洱茶中的熟普,基本可以歸為黑茶,保質期同樣是長期,越陳越香。
二、春節期間喝茶要注意哪些問題?
春節期間不管是喝六大茶類的哪一類茶,都需要注意,看茶葉有沒有過期。只要在保質期內,不存在衛生健康問題,都可以正常飲用。如果已經過了保質期,最好不要飲用。
看茶葉到底能不能喝,如果有保質期,當然以保質期為準,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透過一定的方法來判斷。
首先,開啟茶葉,聞一聞茶葉的氣味。如果幹茶有茶香,沒有其他異味,這表明沒有變質。如果茶葉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香味,有其他雜味,比如說黴味或者陳味,就需要特別注意,最好不要喝。
其次,仔細觀察茶葉的顏色。如果茶葉顏色黯淡無光,葉片柔軟,可能因為受潮而產生氧化,已經變質變味了。尤其是綠茶和黃茶,茶葉的色澤,是判斷是否過期變質的很重要的一個標準。
再次,耐心沖泡一杯,觀察和品嚐。如果湯色渾濁,黯淡無光,或者有其他雜質,說明茶葉過期或質量不過關。再嘗一嘗茶湯的味道,如果非常苦澀或者是有嚴重的不適感,建議不要繼續飲用。
總而言之,春節期間經常食用油膩葷腥的食物,多喝茶有助於消化,起到養生的效果。但是喝茶時一定要看茶葉有沒有變質,有沒有過期,如果一旦過期,一定要及時終止,千萬不要捨不得喝。大家說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