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易於貯存和便於銷售,絕大多數的中藥都是幹品,尤其是礦物、動物、蚧殼類藥材,乾燥而質地緻密、堅硬,是不利於直接加水煎煮成湯劑的。為了提高湯劑的療效,中藥在煎煮前都要浸泡一段時間使有效成分更易煎出。中藥的煎法歷來都被醫家重視,如明代李時珍說:“凡物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清代徐靈胎也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於此。”
可是,不少病家為節省時間,入煎前不先用冷水浸泡,而是加熱水或冷水後直接大火煎熬,殊不知,這樣會使藥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質凝固、澱粉糊化,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滲出、溶解,削弱甚至達不到治療疾病的效果。具體來說,就是中藥在切制粉碎時,表面所留粉末因突然受熱而糊化,阻礙藥材毛細管通道,使水分難以滲入,成分溶解後又難以向外擴散,最終影響成分煎出。
例如治療肝炎的茵陳蒿湯中,茵陳的藥用部分是莖葉,山梔是用果實入藥,大黃是用塊根入藥,經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入煎,結果是:頭煎煎出的有效成分率為21.31%、二煎為9.67%;共計為30.98%。未先用冷水浸泡,而是加熱水直接煎煮,頭煎煎出有效成分率僅為16.05%;二煎為7.69%;合計23.74%。浸泡過的要比未浸泡過的多煎出有效成分7.24%。
又如用於治療痢疾的白頭翁湯中,白頭翁與黃連的藥用部分是根,黃柏與秦皮是用樹皮、莖皮入藥,經用冷水浸泡20分鐘後入煎,拿它與直接用熱水煎出的藥液作藥理抑菌試驗比較,結果:前者抑菌作用及抑菌的廣度也均明顯優於後者。芳香性的中藥,如薄荷、紫蘇、荊芥、廣木香等,含揮發油及揮發性物質,遇熱易揮發,則不僅忌用沸水泡,煎煮時更應後下。
既然中藥一定要用冷水浸泡,而不宜用熱水或冷水直接煎煮,那麼入煎前應當浸泡多長時間好呢?一般而言,應視配方中的藥物組成而定。若以花、葉、細莖類質地疏鬆植物藥為主的,浸泡20~30分鐘即可入煎;而以塊根、根莖、種子、果實為主,質地緻密、堅硬的,應浸泡50~60分鐘方可入煎;凡是以礦物、動物、蚧殼類藥材,如靈磁石、水牛角片、珍珠母、牡蠣為主的方藥等,浸泡時間則需更長一些,使藥材溼潤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從而使更多的有效成分煎出,以提高藥物的療效,並且可縮短煎藥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現在藥店裡賣的中藥飲片是不用提前清洗的,所以泡中藥的水直接煎煮就可以了。此所言中藥煎前用涼水泡,最適水溫為40℃左右,實驗表明此條件既使藥材溼潤充分膨脹,又可提高有效成分煎出率。因季節不同,在冬春寒冷季節,多數藥浸泡時間可長一些;而夏秋炎熱季節,則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有的甚至會浸泡一個晚上,均應注意防止發酵變質。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