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玩圈的人誰要是說自己從來沒有打過眼,這簡直就像說一個人一輩子也沒生過病一樣令人難以置信。
打眼分兩種,一種就是買假,就是把新的當成老物件來買,或者買的東西雖然也是老的,但是不到代。還有一種就是東西也是老的,但是溢價太多,花費的錢遠超出東西自身的價值。
交學費幾乎是每一個入圈的人的必修課,區別僅在於有的修的好,可以很快的入門,但即便有一天成為了高手,其實打眼仍然很難完全避免,只是發生的機率小一些而已;而有些人則是一條道走到黑,執迷不悟,打眼成為了日常,每天沉浸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美夢裡醒不過來。
一般人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就是古玩圈的水比較深,很容易就上當受騙,一不小心就會損失慘重,各種陷阱和套路層出不窮。別說是外行人,即便是在這個圈子裡浸淫日久的專家也一樣會翻船。
尤其隨著古玩造假技術的日新月異,一些老物件的典型特徵逐漸被攻破,一些高仿品幾乎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讓人真假難辨。
於此同時辨偽的技術並不能做到持續更新,或者說到目前為止,古玩鑑定仍然還停留在幾百年前的依靠人的眼力來判定物的真假的水平,仍然需要依據個人的影響力和權威來決定一個物品的新老以及年份,並沒有一套能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的科學的方法來實現對古玩的權威認定。
但是人的看法畢竟還是會帶著極大的主觀性的,是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的客觀公正,難免會收到環境、身體、心態和情緒等等因素的影響,即便是技藝超群、德高望重,仍然無法客服作為一個主觀的個體的絕對客觀,尤其是讓所有人都信服,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加上做局的套路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的在最佳化、升級,可謂是防不勝防。一方面是停滯不前,一方面是日新月異,可想而知打眼幾乎成為了一種無法避免的必然,除非你選擇徹底的退出這個圈子。
真正切實可行的選擇不是絕對的避免,而是儘可能的減少打眼出現的機率。有效的方式仍然是老辦法,那就是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眼力,同時也多去接觸和了解一些新的造假的技術,有一個好的心態,不能固步自封,敢於不斷的突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