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來說出自《傷寒論》的“大青龍湯”,這個是沒有成藥的,不過很多兒童感冒止咳的藥就是依據這個方子化裁而來的。
先看處方,石膏6、麻黃4、生薑3、桂枝 杏仁 炙甘草2、大棗1,以上我說的這是比例。這個方子你可以說是“麻杏石甘湯”加桂枝、甘草、大栆,也可以說是以麻黃湯加麻黃、甘草用量再加石膏、生薑、大棗所組成。這個大青龍湯的用法依舊是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好後溫服一碗,微微出汗為宜,汗出太多衛表則虛,惡風煩躁,加重病情。
大青龍湯能發汗解表、兼清裡熱,主治表寒證又有裡鬱熱證,表寒證與煩躁、口渴並見,應當為陽盛之體,外受風寒,寒邪較甚,表邪閉鬱較重,致使陽氣內鬱而為熱,熱邪傷津則口渴,熱無宣洩之路,擾於胸中則煩躁,亦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四肢浮腫,無汗,脈浮緊等症。在《金匱要略》中主要用大青龍湯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鬱化熱的“溢飲”,溢飲是什麼呢?屬飲水流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致身體疼重浮腫的一種病證。
外感風寒,裡有鬱熱,治當發汗解表兼清鬱熱。本方由麻黃湯倍用麻黃、甘草,減輕杏仁用量,再加石膏、姜、棗組成。麻黃湯主要是發汗解表的,本方加重麻黃則發汗解表之力更強;增加石膏清內熱,除煩躁;倍甘草,加姜、棗,是和中氣,調營衛,助汗源。諸藥合用,共奏發汗解表,清熱除煩之功。
方中石膏極為重要,與麻、桂配合亦很周密,此辛溫與寒涼相配的用藥思路,對後世治療表寒裡熱證和解表清裡法的運用有較大影響。歷代醫傢俱體應用時,每據寒熱輕重、兼證之不同,隨證變化。張錫純治“傷寒無汗”兼“餘熱未清”者,於麻黃湯中“佐以知母”所組成的麻黃加知母湯,即是循本方思路而制。
臨床使用大青龍湯時,以惡寒發熱,無汗,煩躁,脈浮緊為證治要點,現在常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急性風溼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等病屬外寒裡熱或外寒裡熱夾飲者。需注意的是:本方發汗之力居解表方之冠,謹防服藥出汗太過:表虛證或有汗而煩者,應慎用:風寒在表而裡飲重者,不宜使用,可與小青龍湯。
上回咱們說了小青龍湯,今天是大青龍湯,那麼青龍為何意?《周易》中有“雲從龍,雲行雨施,天下平也。”這就是說,雲是跟隨著龍的,龍興雲就會生,有了雲就可以致雨。雲行雨施,就能利濟萬物,天下太平。人若外受風寒而無汗,又兼煩躁,亦可“興雲致雨”,施以發汗而解,此作用猶如龍興雲雨,故取名青龍湯。大小青龍湯之“青龍”,即是比喻其發汗之功,曰“大”,其發汗之功強;曰“小”,則其發汗之功較弱。
大青龍湯與小青龍湯均為辛溫解表之劑,都用麻黃、桂枝、甘草三昧藥,適合於寒邪束表,表實無汗,表裡同病者,但大青龍湯還有杏仁、生薑、大棗,且麻、桂用量較重,發汗之力強,同時配伍石膏清熱瀉火,以除煩躁;小青龍湯中麻、桂用量較小,且有芍藥制約發汗,其發汗之力較弱,又配伍乾薑、細辛、半夏、五味子溫化水飲,降逆平嘴。所以,寒邪束表、內停水飲者,宜用小青龍湯;外感風寒,寒鬱化熱者,宜用大青龍湯。
最後覆盤一下學習“大青龍湯”的心得體會:
① 是寒溫並用,表裡同治,寒熱藥同比例增減,各行其道。
② 是解表防止汗多傷正,但方中可發中寓補,則汗出有源,汗不傷正。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文中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