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是我們人類攝入營養的最主要來源,不同的飲食,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同的影響,而在人類社會中,根據飲食習慣大類可分為三種,大多數的雜食主義者,一部分的肉食主義者和純素食主義者。關於這三種飲食主義的爭議,科學界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探討了研究。
而事實上,針對於素食主義可能存在的弊端,更是很多研究者實驗和論證的目標和問題。甚至有研究發現,純素食主義者,相比於肉食者和雜食者,出現精神疾病風險,患得抑鬱症的機率要更高。
研究表明:素食主義者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機率,是尋常人的2倍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系,昆士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系統回顧性對比實驗,並且發表在了《食品科學和營養品論》醫學期刊上。
實驗內容如下:研究者一共納入了16萬名參與者,年齡跨度從10歲到96歲不等,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的人群,而在這些人中,有8500多名純素食主義者,14萬的非素食主義者。
在經過多達11項心理健康測試已經繁多的神經系統檢測後,科研人員發現,11項測試中,有其中7項,明顯對比出了兩類人群的心理健康差異。純素食主義者,存在抑鬱,焦慮症傾向和風險要更高,總體風險超過健康心理人群2倍以上,甚至心理抑鬱,焦慮風險最高的素食主義者,潛在風險要比尋常人高出3倍還多。
由此可見,根據多達16萬的樣品人數顯示,素食主義者,的確存在更高的精神抑鬱或者焦慮的風險,但是,為什麼僅僅只是飲食習慣的不同,還會波及到一個人的神經和心理呢?
素食主義者大多抑鬱風險高,究竟是什麼原因?
原因一:素食者普遍心思細膩
這一點雖然看起來很荒謬,但是實際上又在情理之中。
根據調查顯示,60%以上的素食主義者之所以不吃肉,多是因為覺得“生命可貴”,“不忍殺生”之類的觀念,有30%只是反感肉類的味道。
而在這一部分珍惜動物生命的素食者中,其對於生命的思考,對於生命的憐憫和感知,也要比肉食者和雜食者細膩的多。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在思考的同時,很容易就會落入消極的方面,而消極的情緒,往往是抑鬱症的最初導向之一,自然素食者抑鬱的風險,也會比普通人更高。
原因二:ω-3 脂肪的缺失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安德瑞博士發表的《ω-3 脂肪脂肪關聯》相關論文中提出,ω-3 脂肪是大腦神經系統運轉,合成資訊元,傳遞正面情緒的重要物質之一,如果ω-3 脂肪缺失,神經傳遞資訊的效率也會降低,人腦對於情感的感知程度也會下降。
而抑鬱者患者,大多就是因為大腦神經對情感感知不靈敏,心靈逐漸封閉而形成的病症。ω-3 脂肪缺乏同樣是主要的原因。而人類對於ω-3 脂肪的外界攝入,90%以上來自於魚類,紅肉等一系列動物脂肪食物。長期吃素食,ω-3 脂肪缺乏,抑鬱症的風險理論上也會提高。
原因三:維生素b12缺乏
和ω-3 脂肪一樣,人體的維生素b12來源,絕大部分也是出自於動物脂肪,而維生素b12同樣也有著滋養神經,降低抑鬱易感性的效果。
因此,純素食主義者,他們身體裡的維生素b12補充自然也很難到位,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神經得不到滋養,抑鬱易感性增加,也就更容易提高心理疾病的風險。
不僅如此,純素食主義者普遍植物雌激素攝入超標,蛋白質攝入不足等,都會導致負面情緒滋生,繼而增加抑鬱症風險,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但是,給大家宣告一點,雖然從客觀理性的角度來看,素食者的確會增加抑鬱症隱患,但這並不代表素食者就無路可走,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飲食需求和飲食理念。素食主義者自然也可以在不改變本身飲食架構的情況下,壓縮和規避可能存在的抑鬱症風險。
素食主義者怎樣調整,可以適當規避抑鬱症風險?
①適當補充維生素b12補劑
上文有提到,能夠滋養神經,幫助傳達神經元的維生素b12,對於預防例如抑鬱症,老年痴呆等一系列精神疾病,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而素食主義者既然無法從肉食中獲取維生素b12,選擇適當的補劑進行補充,自然也是最為合適的選擇,比如藥店,醫院,都有相應的維生素補劑售賣。但要注意的是,維生素在身體裡不會因為反應而減少,因此很容易補充過多,維生素含量超標同樣會引起中毒,因此,補劑可以服用,但仍然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控制指導下進行。
②降低豆製品的攝入比重
對於素食主義者而言,豆製品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一點不假,蛋白質同時也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物質。
但是豆製品在含有高蛋白的同時,也存在過量的植物雌激素,長期吃素,攝入過多,也會給精神造成潛在隱患。因此,即使素食,普遍存在植物雌激素的穀物和豆類,也要儘量少吃。補充蛋白質的新途徑,不妨選擇雞蛋,沒有經過受精過程的雞蛋,嚴格意義上並不算作肉食,還請放心食用。
綜上所述,雖然素食主義存在一定的接健康弊端,但處於對每個人生活習慣的尊重考慮,我們沒有權利改變任何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因此,素食主義者不妨參考以下文章兩種方法,或許能給您的飲食開闢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