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心所在。
- 張長令丨國研智庫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
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和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的切實路徑,也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和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舉措。壯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對於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和達成“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居民消費觀念逐步轉變,新能源汽車使用條件與環境持續改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高,銷量呈現出迅猛增長態勢。本文總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特徵,分析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動力機制。在此基礎上,本文展望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趨勢,提出了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壯大的對策建議。
一、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特徵
1.滲透率不斷提升,市場進入擴張期
(1)總量快速提升
隨著產品接受度的提升和使用環境的逐步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總銷量快速提升的勢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2020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5萬輛和24.8萬輛,均創歷史新高,同比分別增長17.3%和22%,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2020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10.9%。2021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56.6萬輛和254.2萬輛,同比均增長1.8倍。其中,2021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體延續了良好表現,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9.7萬輛和38.3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3倍。
(2)乘用車佔據主導
近三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主導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趨勢愈加明顯。2020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17萬輛,同比增長11%,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高達85.6%。2021年1-10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38.1萬輛,同比增長205%,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高達93.67%。其中,2021年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36.8萬輛,環比增長6%,同比增長155%,佔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比例高達96.08%。
(3)市場滲透率不斷攀升
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必然帶動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攀升。如圖1所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2015年首次突破1%,達到1.3%。2018年和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穩定在4.5%~4.7%之間。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首次突破5%,達到5.4% 。2021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市場滲透率也取得歷史性突破。根據中汽協的資料,2021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突破10%。到了2021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6.4%,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更是高達18.2%。
圖1 2013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2.高低兩端產品發力,市場結構逐漸強化
總體來看,高低兩端車型持續發力,成為拉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動力。如圖2所示,2020年我國A00級新能源轎車佔比為26%,較2019年上升12個百分點;A轎車佔比為24%,較2019年下降21個百分點;B級及C級轎車佔比達23%,較2019年上升14個百分點。以宏光MINI EV、寶駿 E100、長城尤拉R1等為代表的高性價比A00車型,價位在10萬元以內, 打開了農村和城市通勤代步市場。以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蔚來ES6/ES8、理想ONE等為代表的多款B級及以上車型,具備更加鮮明的品牌形象和較高的智慧化水平,消費者接受度快速提升。
圖2 2016~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車型級別分佈
資料來源: 機動車上險資料
到了2021年,高低兩端車型佔據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導的趨勢得以延續,並有逐漸強化的趨勢。從表1可知,根據純電動乘用車暢銷車型排行來看,2021年8月,純電動乘用車暢銷車型TOP10中,車型級別繼續呈現高低兩端車型分化的趨勢。A00級純電動乘用車佔據5款,B級和C級純電動乘用車佔據4款。2021年8月,比亞迪漢EV、小鵬P7銷量同比增長幅度均在150%以上。從2021年前8個月的整體情況看,TOP10車型同比增長高達500%以上。其中,以宏光MINIEV、榮威科萊威、長安奔奔E-Star、尤拉黑貓、奇瑞小螞蟻為代表的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型銷量快速增長。2021年1-8月,宏光MINIEV以25.09萬輛的銷量穩居第一。尤拉黑貓同比增長160%以上,特斯拉Model 3同比增長150%以上。
表1 2021年1-8月純電動乘用車分車型銷量TOP10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柳州範本大資料報告
3.中小城市滲透率提升加快,市場銷量向大城市集中
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城柳州範本大資料報告》的資料,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最高的不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而是三線城市柳州和三亞。2021年9月,柳州和三亞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高達35.0%和41%,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2021年1-9月,柳州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滲透率為31.6%,居全國首位。在一線城市中,深圳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最高,達到26%,北京和上海均為22%左右。
從整個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來看,2021年1-9月市場滲透率最高的三個城市為柳州、深圳、上海,其市場滲透率分別為32.40%、32.37%和31.28%。除了這三座城市,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較高的城市還有三亞(30.71%)、杭州(25.30%)、北京(21.45%)、廣州(20.14%)、天津(18.42%)等。
不同於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新能源汽車銷量更體現了市場向特定區域集中的特點。從表2可知,2021年1-9月,上海、深圳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均超過10萬輛,分別達到16.96萬輛和10.07萬輛。北京、杭州、廣州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均超過7萬輛。其中,北京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高達9.3萬輛。成都、天津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5萬輛以上。2021年1-9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181.8萬輛,而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佔比高達24.08%,接近四分之一。
表2 2021年 1-9月細分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量
資料來源:威爾森監測
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在中小城市集中銷售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另一特徵。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的統計結果,2021年10月宏光MINI銷量47,742輛,駐馬店市、洛陽、商丘為其銷量TOP3城市。奇瑞小螞蟻銷量9,979輛,環比上漲27.3%,菏澤、濟寧、洛陽、鄭州、濮陽為其銷量TOP5城市。奔奔E-Star銷量7,023輛,環比下降18.4%,鄭州、重慶、洛陽為其銷量TOP3城市。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的經驗分析
早在2001年,我國就啟動了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研發。2010年,我國又將新能源汽車產業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正式納入國家戰略導向。此後,我國又相繼出臺了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車輛示範推廣、購置補貼、購置稅減免、扶持性電價、充電設施建設、政府及公共機構採購、企業及產品管理規範等一系列支援政策,形成了全方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體系。
需要強調的是,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及市場培育的過程中,國家層面主要承擔產業支援政策和體制機制頂層設計者的角色,而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市場培育的影響更為直接。地方政府不僅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直接推動者,還是區域市場環境的直接構建者。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過程中,地方政府與新能源汽車企業、關鍵零部件企業、充電服務商共同發力,形成了獨特的市場啟動及構建機制。
1.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有利於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適應性政策
(1)上海:適應性政策啟用和壯大市場
在產業發展初期,上海透過有效的政策組合成功啟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產業成長過程中,上海又適時調整和制訂了新能源汽車支援政策,其適應性政策支撐了本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壯大。
a)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期的適應性政策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過程中,市場開放政策、免費新能源汽車牌照和力度較大的資金補貼等政策效果較為突出。
不同於一些地區的市場保護政策,上海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初期採取了較為開放的市場準入政策。透過支援和鼓勵涵蓋高中低端等不同細分市場、純電動及插電式等不同技術型別和自主、合資、外資等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車產品進入,上海營造了一種開放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不僅能夠培育潛在消費者群體,還能夠更好地滿足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從而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張的速度。
與此同時,上海市還推出了免費新能源汽車牌照和力度較大的補貼政策。免費牌照不僅能夠給予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機會,還能作為一種隱性購車補貼有效激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與其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和地區相比,不論是車輛購置補貼,還是充電基礎設施補貼,上海市2014-2015年的資金補貼力度都較大。這不僅降低了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還提高了其使用便利性。
透過市場開放、免費新能源汽車牌照、資金補貼等政策措施,上海市不僅提高了社會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知曉程度和接受程度,還培育了規模龐大的潛在消費者群體,從而有力推動了上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據上海市經信委統計,2015年上半年上海新能源汽車銷量14547輛,是2014年同期銷量的近10倍,從市場規模和增長率來看都遠高於我國其他地區。並且,私人消費者市場活躍成為上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顯著特徵。2014年-2015年,上海私人使用者新能源汽車銷量所佔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
b)新能源汽車市場壯大期的適應性政策
2015年以來,上海市透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建立智慧監管平臺、應對疫情衝擊的新能源汽車促消費政策等手段,多措並舉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上海在充電基礎設施支援政策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消費者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相關聯、依據對充電站點和充電設施運營企業的考核結果發放獎補資金等。上海積極將大資料技術應用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管理,率先建立了新能源汽車公共資料採集與監測研究中心,實現了車輛安全監控、交通智慧管理、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追溯等功能,為新能源汽車執行和產業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為緩解疫情給新能源汽車消費帶來的衝擊,上海在2020年出臺了涵蓋置換新能源汽車、充電等補貼政策,並對車輛上牌給予便利,直接助力當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逆勢增長90%以上。
綜上所述,上海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啟動及發展過程中出臺了一系列適應性支援政策,有效推動了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截至2020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42.4萬輛,居全國第一。其中,2020年,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12.1萬輛,同比增長92%。上海私人新能源汽車消費持續活躍,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內生動力。截至2020年底,上海私人領域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30萬輛,約佔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量的70%。充電服務網路方面,上海累計建成充電樁約38萬個,車樁比達到1.1:1,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圖3 2014-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
(2)柳州:選準產品與用準政策共同作用
廣西柳州是我國中小城市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典範,其經驗在於選準新能源汽車產品和出臺激勵性較強的推廣應用支援政策。
具體來看,柳州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始於2017年。早在2017年7月,柳州新能源汽車數量較少,月銷量也很低,僅為27輛。柳州市結合本地城市規模、產業基礎和出行特徵,精準聚焦產品定位,以市場為導向、以使用者為中心開發適合城市短途出行以及家庭第二輛車的產品,重點面向私人消費市場進行推廣,鼓勵個人及家庭使用者使用新能源汽車,完善使用環境,構建區域生態。
使用環境方面,柳州市針對住宅小區、機關單位和企業、大型商場三類充電需求迫切的場景集中部署充電網路,並充分釋放城市閒置空間資源和創造增量車位,作為新能源汽車專用停車位。激勵措施方面,柳州市2018年起出臺政策,允許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專用道行駛, 以里程獎勵促進電動化出行,並給予新能源汽車停車優惠。在一攬子政策的支援下,柳州形成了良好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電動化出行率、提高居民通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充電設施方面,截至2021年9月底柳州市累計建成各類充電設施2.8萬個、充電站點1330個,充分滿足柳州市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專用停車位方面,柳州市累計設定新能源專用泊位約1.3萬個,新能源汽車與可停靠泊位的比例約為3:1。
在以上適應性政策的激勵下,柳州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啟動和發展。2018年-2020年,柳州市乘用車電動化率分別為19.9%、24.7%和28.8%。到2021年,柳州車輛電動化率突破3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萬輛。
2.整車企業積極響應市場,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
為響應不斷擴張的市場,新能源汽車企業積極推出新產品,產品效能及競爭力持續提升。
一方面,比亞迪、吉利、長城、上汽等主流汽車企業不斷推出量產新品牌和新車型。2021年8月,比亞迪全新車系海洋正式釋出,首款車型“海豚”,也正式在線上開啟預售。海豚共推出四款車型,預售價格區間為9.68萬元-12.48萬元。吉利極氪001於2021年10月開始交付,2022年還將推出兩款純電動汽車車型。長城高階豪華新能源品牌沙龍將於2022年上市首款車型,尤拉品牌也將在2022年上市4款純電車型,主要包括芭蕾貓、朋克貓、閃電貓、櫻桃貓等。
表3 2021年以來主流汽車企業重點新能源車型
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也加快了響應市場的節奏。蔚來將在2022年推出三款新車型,產品矩陣將進一步豐富。蔚來新車型基於NT2.0平臺,其中ET7已經在2021年9月正式下線,補貼後的售價為44.8-52.6萬元,首批新車最快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開始交付。2021年11月,哪吒汽車旗下全新車型哪吒V Pro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為7.69-8.09萬元。理想也將於2022年推出基於全新一代增程式電動平臺的SUV理想X01,小鵬也將推出新SUV車型。
不難看出,不管是主流汽車企業的新品牌和新產品,還是造車新勢力推出的新車型,都適應了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向緊湊型產品和豪華型產品兩端發力的特點。
3.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攀升,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積極擴產
在快速擴張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帶動下,動力電池需求不斷攀升,動力電池裝機量也快速增長。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19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62.2GWh,同比增長9.2%。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累計63.6GWh,同比上升2.3%。2021年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15.4GWh,同比上升162.8%。2021年1-10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機量107.5GWh,同比累計上升168.1%。
為應對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攀升的勢頭,增資擴產成為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的重要手段。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規劃的新增產能已超過1000GWh,合計投資金額約165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已陸續釋出6份鋰電專案投建公告,專案涉及動力及儲能電池、電池材料及回收業務,落地選址包括宜賓、肇慶、宜春、宜昌、貴州、廈門等地區,這些專案計劃總投資額近845億元。
4.充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充電服務仍面臨挑戰
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持續增長,充電服務網路不斷完善。根據公安部和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統計,2019年和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分別為381萬輛和492萬輛,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分別為121.9萬個和168.1萬個。2020年全年,我國新增充電設施46.2萬個,保有量達到168.1萬個,車樁比由2019年的3.1:1小幅下降至2.94:1。截至2021年9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222.3萬臺,同比增長56.8%,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服務網路。其中,2021年1-9月我國新增公共充電樁23.7萬個,增量同比上漲164.5%。從充電樁型別來看,我國公共充電樁數量2021年9月達到104.4萬個,同比增長72.3%。在政策支援和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國私人充電樁建設也取得較大進展。
截至2021年9月底,我國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已達102.4萬個,增量同比上升178.5%。與此同時,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1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78萬輛,三季度新註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為76.7萬輛,同比增長154.71%。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車樁比也由2020年的2.94:1提高至2021年9月底的3.05:1。
三、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展望及對策建議
近年來,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並已成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根據公安部的資料,截至2020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81億輛。然而,與主要發達國家水平相比,我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還處於較低水平。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2020年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分別為837輛、591輛、589輛和579輛。而我國2020年千人汽車保有量僅為180多輛,汽車市場尚處於成長階段,仍有很大上升空間。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佔新車銷量比例達到20%左右。結合當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加快增長的形勢,到2025年,這一目標有望提前實現。屆時,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到700~850萬輛。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和保障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發展,我國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進一步提升充電便利性。雖然我國充電服務網路基本健全,充電便利性顯著提升,但由於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迅猛增長,以及部分社群建樁難、城市攻關充電設施分佈佈局、節假日充電需求潮汐波動、區域充電基礎設施不均衡等問題,我國還需進一步提升充電服務能力。因此,我國一方面要科學佈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強與城鄉建設規劃、電網規劃及物業管理、城市停車等統籌協調;另一方面,我國還需加快提升充電網路的智慧化水平,加快形成智慧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和構建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與城鄉公共充電網路,注重智慧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
第二,提升新能源汽車低溫效能。根據中汽中心的試驗結果,高溫環境對於電動汽車續航能力的影響較小,但低溫環境對電動汽車續航能力的影響較大,平均續航下降率(相對常溫)為42.8%。在低溫環境下,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比常溫環境下明顯增加,相當於常溫充電時間的1.43倍。為此,我國亟需從電池和整車兩個層面入手,組織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動力電池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技術攻關,透過新正負極材料及低溫電解液開發、全氣候動力電池研發、最佳化電池熱管理系統效能、做好整車能量綜合利用等措施提升新能源汽車低溫效能。例如,透過熱泵系統配合電池包直冷技術,比亞迪改善了動力電池包整體效能,使新能源汽車冬季續航里程提升20%。
第三,加快下一代動力電池產品開發。為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質量及穩定性、安全性,保障新能源汽車產品續駛里程,提高消費者接受度和新能源汽車產品競爭力,我國不僅要開發高效能動力電池,還要加快開發下一代動力電池和新體系動力電池。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面向“十四五”,我國不僅要做好300Wh/kg高鎳體系鋰電池關鍵材料和技術開發,還要做好400Wh/kg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全固態金屬鋰電池等動力電池關鍵材料和技術的開發,加快相關動力電池產品開發、驗證和產業化程序。
第四,培育新能源汽車高階品牌。全球汽車產業一百多年的發展經驗表明,汽車產業重心轉移與新品牌誕生密切相關。當前,我國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市場,具備了迎接汽車產業重心轉移的條件。不同於傳統燃油汽車,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體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企業,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產品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滿意度快速提升。這為我國培育新能源汽車高階品牌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國主流汽車企業及造車新勢力需從戰略高度開展研究,制定高階品牌新能源汽車計劃,加快高階品牌培育程序。
四、結語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啟動與發展首先得益於國家層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導向,及2009年起出臺的一系列支援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的政策措施。作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的直接構建者,地方政府的作用舉足輕重。上海、柳州等地成功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經驗表明,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消費者群體特徵、出行需求特點、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進展等具體狀況研究制定靈活機動的適應性政策最為關鍵。
經過不斷探索,我國基本形成了地方政府構建市場環境,關鍵零部件及整車企業及時、準確響應市場需求,充電服務商等主體提供產品使用保障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用機制。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品體系、支援政策及配套體系的逐步完善,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了加速發展的勢頭,形成了高低兩端產品發力的特有格局。然而,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作用機制還需進一步健全。除了以上幾項措施建議之外,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安全性需要進一步保障,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亟需破冰。
需要重視的是,我國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心所在。為有效挖掘這些地區的市場潛力,中小城市政府相關部門有必要借鑑上海、柳州等地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的經驗,研究制定能夠有效促進本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適應性政策。同時,我國還需用好新能源汽車下鄉等相關政策,健全農村地區充電設施和售後服務體系,激發農村新能源汽車消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