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燕北 任子青
A股“滿盤皆綠,公募基金紛紛拿出“真金白銀”表信心。
繼1月26日中歐、華安兩家基金公司分別宣佈啟動5000萬元的自購後,1月27日,面對市場持續下跌態勢,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多家頭部公募基金紛紛出手宣佈自購計劃。
僅1月26日-27日這短短兩天,合計17家公募基金公告了相關資訊,自購金額達12億元。
豈止公募自購,百億私募巨頭也出手了,漢和資本、弘尚資產先後宣佈自購1.6個億!
從歷史來看,每每市場震盪之際,均會出現基金公司集體自購的行動。基金公司自購潮意在給投資者更堅定的持有信心,也顯示出公募看好A股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更是以實際行動響應機構投資者“市場壓艙石、定盤星”的作用。
1天內15家公募自購11億
1月27日,春節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公募基金在午後掀起自購大潮,大型基金公司紛紛啟動自大額自購。
據記者統計,截至1月27日23時,當天已有15家公募基金宣佈擬用自有資金進行自購,包括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廣發基金、公嘉實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睿遠基金、國泰基金、招商基金、大成基金、興證全球、景順長城、工銀瑞信、朱雀基金等,計劃自購金額合計高達11億元。
在週四宣佈自購的15家公募基金中,匯添富基金以2億元的自購金額暫列行業最高;此外,睿遠基金、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計劃自購金額均在1億元以上。
其中,睿遠基金的自購承諾鎖定期最久,其以固有資金申購部分持有時間不少於5年。 南方基金則承諾持有3年以上,其餘多家公司承諾持有期限不少於一年。
事實上,在此前一個交易日即1月26日,已經有多家基金公司使用固有資金申購自家產品。
其中,中歐基金將以自有資金申購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合計5000萬元,並持有三年以上。華安基金自1月26日起至2月25日,使用固有資金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不低於5000萬元。
若加上這兩家基金的自購金額,1月26日、27日兩天,已有17家基金公司啟動大額自購,合計自購金額達12億元。
基金公司在宣佈自購的公告中稱,自購是“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
有業內人士則表示,自購體現公司對旗下基金經理的信任,也彰顯了A股和基金投資的信心,市場的短期調整是比較不錯的佈局優質資產的機會,展現了公募基金管理人對後市的信心。
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指出,首先,公募基金作為持倉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不斷增長的主要力量(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佔比9.20%,較2021年年中增加1.2%,資料來源天相投顧),主動承擔起穩定市場情緒的責任。
其次,基金公司透過“自購”可以樹立正面形象,既能展現出金融機構的責任感,又能表達對自身管理能力或被購買產品的信心。
另一位第三方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基金主要出於“營銷”、“維繫”和“投資”三大動機。基金公司自購基金能加強投資者的信任,幫助基金維持甚至擴大份額,有利於基金的“營銷”;還能“維繫”基金運營,防止規模較小的基金被清退;此外,能盤活公司的自有資金,增加公司營業外收入。
自購或加速情緒底部出現
A股的這波市場調整,在一些公募基金看來,短期可能難以立即出現“情緒底”,但基金自購可能加速情緒底部的出現。
中國證券市場上,上一次出現類似集體增持是發生在2020年春節後的2月4日,也就是疫情後的第二個交易日,當時A股市場收疫情影響而暴跌,易方達、匯添富、廣發、東方紅、華安等20多家基金公司一天宣佈了認購20億基金,對穩定資本市場信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回顧2020年以來的走勢會發現,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批次自購之際正是當年的一個市場低位。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情緒底”可能會在一季度前期左右,而“增長底”則有望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出現。
在2014年底、2018年底和2020年初三輪明顯的“穩增長”發力過程中,初期市場由於情緒慣性原因而表現不佳,成長風格明顯下跌,在社融、信貸、基建和房地產等相關前瞻指標有所修復後,市場悲觀情緒改善後往往表現較好。
中信證券也表示,“政策底”已經明確,“情緒底”即將到來,“市場底”漸行漸近,建議繼續緊扣“兩個低位”佈局藍籌,迎接上半年行情起點。
不過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市場並不會基金公司的自購就馬上改變市場節奏,自購縱然能提升市場信心,但市場走強關鍵還是本身要調整結束。
百億私募漢和資本出資1億元
平均申購旗下管理的全部基金產品
1月27日,百億私募漢和資本釋出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的堅定看好,及對自身投資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作為超長期價值投資的堅定踐行者,漢和資本計劃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平均申購旗下管理的全部基金產品。申購日為自公告日起各基金產品最近的固定開放日。
漢和資本表示,“此次自購,首先是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堅定看好,同時我司對於自己的投資能力也有充分信心。這麼做一方面體現了我司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應盡的企業責任;另一方面也讓客戶可以看得更加長遠,更加堅定地用價值的眼光做長期投資。”
據瞭解,漢和資本以超長期價值投資為理念,致力於以產業資本的眼光看待投資標的,致力於尋找並投資於代表未來先進生產力的公司,伴隨優秀企業長期發展並獲益於企業長期內在價值的提升。
弘尚資產及員工自購超6000萬
基金君瞭解到,本週弘尚資產公司及員工也自購超6000萬元。
弘尚資產表示,成長板塊是永恆的超額收益獲取來源,但諸多傳統板塊如消費、醫療、房地產、金融、化工等行業在經歷了充分調整後,已具備較高安全邊際,估值非常有吸引力。隨著國際供應鏈緊張程度的緩解、2021年新投產能釋放以及雙碳政策的糾偏,上游成本大機率邊際下降,以先進製造業為代表的中下游企業將迎來盈利拐點。“我們將在兩者間均衡配置,做到攻守兼備,努力給我們的投資者提供控制風險的前提之下的良好回報。”弘尚資產向記者說道。
據悉,弘尚資產由來自公募基金的優秀團隊和全球風險投資巨擘紅杉資本聯合建立,公司成立於2013年10月,是紅杉資本在中國唯一的權益類證券資產管理平臺。
羅曉春:對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深具信心
春節將至,但近期的股市表現卻不容樂觀。在國內經濟動能走弱以及外部政策的雙重壓力下,市場出現恐慌式下跌,投資者買入情緒低迷。不過,十餘家公募基金近兩日緊急宣佈大手筆自購,並表示短期波動或為優質投資標的的中長期機遇打下基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充滿信心。
漢和資本創始人羅曉春此前也曾強調,“我們對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深具信心。”他認為,中國具有全球最大的內需市場,在高階製造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雙重趨勢下,宏觀經濟動能依舊強勁。短期市場影響因素較多,會受到流動性、外部環境、疫情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但站在長期的維度,真正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還是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本身。
羅曉春分析稱,2022年,中國依舊會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也勢必會湧現出大量具備全球領先水準的上市公司。現在中國已經在部分領域誕生了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相信未來這種趨勢會越來越明顯。作為基金管理人,漢和希望伴隨這些優秀的上市公司共同成長,分享中國長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這是漢和過去9年、現在、以及未來都會堅持做的事情。儘管過程中經歷短期的市場波動不可避免,但我們相信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一定會很好。
在投資策略方面,2022年漢和資本將會繼續堅持超長期價值投資策略,全行業挖掘那些長期內含價值遠遠大於現在市場價格的投資標的,透過長期持有,獲取企業內在價值提升的收益。
羅曉春表示,當前市場有很多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包括高階製造業升級、國潮崛起背景下的消費升級、數字化轉型、節能減排、國產替代、新基建等等。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大關,我們的比較優勢也從人口紅利過度到工程師紅利和品牌紅利階段,相信未來10年的市場機遇也會跟過去10年有所不同。
在行業和板塊方面,漢和始終堅持全行業覆蓋,不會被既有的思維框架所限制,儘可能多的挖掘符合我們選股理念的投資標的。“我們相信最終決定一家公司市場價格的還是企業內在價值。”羅曉春說道。
在風險方面,羅曉春認為,投資風險更多是來源於用過高的價格買入與之價值不匹配的投資標的。雖然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非常好,但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有企業掉隊,這也符合客觀的經濟發展規律。漢和希望找到真正具備核心價值驅動因素的公司,如果我們投資組合持有的公司始終都是內在價值相較價格被大幅低估,那麼風險敞口就會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私募機構更偏向持股過節
雖然當前市場表現不佳,但在不少私募看來,調整之際反而是好的佈局良機,多數私募機構更偏向持股過節。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71%的私募選擇持股過節,認為賽道股已經調整較為充分,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機率不大;僅29%的私募認為當下很難有趨勢性機會,建議觀望。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表示,近期資金面接連釋放積極訊號,北向資金加快淨流入力度。節後,無論是從宏觀經濟和流動性環境來看,還是從當前股市估值相對價效比來看,如果不出現極端情況,到兩會期間行情值得期待,認為春節長假持股勝率較大。
對於未來市場,黃易認為,從國內外宏觀事件、年初機構調倉切換風格等影響短期風險偏好的因素來看,市場目前調整或已進入尾聲,股市估值價效比提升。
星石投資表示,雖然今年開年股市表現不佳,但宏觀基本面並未出現大的利空因素,市場也初現企穩特徵,春季躁動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從流動性因素來看,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已經確認,未來一段時間的流動性將保持充裕。另外目前“穩增長”訊號明確,基建投資適度提前等財政政策發力效果也將逐漸顯現,市場對“穩增長”政策的懷疑正在消失,市場的風險偏好或將逐漸提升。
編輯:小茉
版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