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本就是一種精神的消遣,都知道大片要去電影院看巨幕,為什麼不給自己家裡也來一臺“巨幕”呢?以前家庭影院是豪友們的專屬,現在可不同了,2000塊就能在家裡高100吋大屏,不香嗎?
在大螢幕面前,畫質的影響其實可以適當忽略的。當你坐在IMAX影院,真的會在乎色彩、亮度、對比度、動態效果嗎?大尺寸帶來的沉浸感本身就可以掩蓋很多畫質細節上的缺憾。
自從網際網路廠商殺入投影行業之後,這個當年的奢侈品,已然變成了平價消費。小米、極米、堅果等早就智慧投影拉低到了千元價位。
從技術上來講,這些產品大多數採用了DLP技術的LED微型投影,技術最為成熟,效果不錯成本也比較低。DLP理論上個可以達到400-1200流明,不過單晶片DLP投影在色彩上表現就比較差強人意。
如果預算達到了5K左右,那麼可以選擇更好的3LCD投影,也是主流傳統投影品牌大多采用的技術,投影影象更清晰、色彩更準確。
不過入門級的投影最大的硬傷,亮度和解析度,基本採用XGA或者WXGA的水平,稍微好一點的支援FullHD。大家不要被“支援4K播放”這樣的營銷詞給騙了,支援4K播放,並不代表解析度是4K,而是僅僅支援4K解碼播放而已。
此外大家也要考慮到,投射的面積越大,螢幕上的平均亮度就會更低,100吋的畫面,如果不能達到800流明,那白天基本就是要拉上窗簾看電視了。當然如果你妥協一點,投射個80吋,清晰度和亮度效果都能好一些。
特別如果你是遊戲使用者,投影可以輕鬆做到120幀和240幀高重新整理率,當然也要看看機器介面和處理訊號的延遲如何,大於50ms就不要考慮了。
中等預算大屏最佳選擇:高性價比大屏液晶電視預算5K-1W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裡大屏的電視價格還很貴,但你不知道的是,經過了幾輪面板降價,以及網際網路品牌之間的價格戰,現在86吋4K的巨屏電視價格,都來到了7999元的價位。75寸4K液晶電視基本也就5000左右。就問你香不香?!
大屏液晶電視相比於智慧微投而言,尺寸的劣勢正在逐步減小,但是在亮度、清晰度、色彩、明暗對比方面都是秒殺智慧微投的,白天完全不用考慮要不要關窗簾的事情。
受限於成本,智慧微投能達到4K解析度的基本沒有,但大屏電視4K都是標準了,特別是觀看一些你自行下載的2160P的高解析度電影時,4K的優勢就一覽無餘。
基本上同價位的投影在畫質方面都打不過電視,涉及到發光的原理,電視色彩會更豔麗,在暗部的細節表現上會更清楚。
特別是好萊塢大片一般都喜歡用昏暗的燈光來表現氛圍,《權遊》那是一季比一季黑,這種情況幾乎就是投影的災難了,而電視並不會。
較高預算大屏最佳選擇:鐳射投影、多分割槽背光液晶電視、OLED電視預算1W以上
如果預算1W以上,那可選擇的大屏方案可就多了,而且這幾種方案佈局的企業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在激烈競爭的市場格局下,價格也比前幾年要親民不少。
首先推薦的是超短焦鐳射投影,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鐳射電視”,其實是一回事。一般超短焦鐳射投影的投射比可以達到0.6以下(超短焦),也就是你可以在1.2米的投射距離中,投影出100吋的畫面。這是普通的投影無法做到的。前面說的微投,想要投巨幕,你還得考慮一下你家客廳前後的距離夠不夠。
而且中高階的鐳射投影基本都已經做到了4K解析度,在色彩上已經完成了“從單色燈泡到三色新光源”的跨越,就和液晶的紅綠藍膜是一樣的,加上獨立的畫質處理引擎,在色彩上與液晶電視的沒有太大差別。特別是鐳射投影的亮度基本都達到了5000流明以上,在白天觀影都毫無壓力。
其次就是多分割槽背光液晶電視,比如現在提起的MinLED。MiniLED把側邊背光源幾十顆的LED燈珠,變成了直下背光源數千顆、數萬顆,甚至更多的燈珠,能做到更高的對比度、更高的螢幕峰值亮度,能夠營造出更高的色彩空間,特別是HDR影片的亮部、暗部細節能夠更充分的展現。
比如,雷鳥75R645C在75英寸的尺寸下塞入了3840顆MiniLED燈組,亮度來到了1100nit峰值亮度,小米大師82″至尊紀念版更是塞下了15360顆MiniLED燈珠,亮度也來到了驚人的2000nit的峰值亮度。
最後,在MicroLED還沒出來之前,OLED電視就是高階玩家最值得推薦的產品了。無論是色彩、灰階、動態、可視角度等都是首屈一指。當然缺憾是由於自發光材料的限制,平均亮度無法做到更高,峰值亮度也基本智慧達到1000nit左右,如果真的跟索尼3000nit的頂級液晶電視相比,在HDR影片的表現上還是要差不少的。
寫在最後:
還在抱著手機平板,並時刻提防著被“打臉”?100吋畫面投射到天花板,躺著看電視不爽嗎?大屏真的不貴了,而是你還覺得它貴而已。
(776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