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裡,看到這樣一句話:幸福是無形的,只有心中無事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它。
再看看周圍,憂心忡忡的人不少,心中無事的人不多。
其實,幸福不僅僅是得到,還包括捨去。有舍有得,得失自然,便是幸福。
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時候,就會有以下4個跡象。
01
遇事不慌亂,從容以對。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有一個禪師,非常喜歡蘭花。他的臥室裡,常常有蘭花的幽香,窗臺上,有一個兩層的木架子,專門用來擺放花盆。
有一天,禪師去外地雲遊,請了最小的徒弟,幫忙照顧蘭花。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工作越是小心翼翼,就越容易出錯;越擔心的事情,就越會發生。
果不其然,小徒弟因為太在乎蘭花了,澆水的時候,把木架子打翻了,三四盆蘭花,應聲落地,全碎了。
禪師回來的時候,徒弟認罪,哭著說,蘭花被打翻了。
禪師不以為然,該幹嘛就幹嘛。
徒弟以為禪師是“故意安慰人,假裝鎮定”,追問一句,真的不生氣?
禪師說,碎的是花盆,蘭花還在。只要好好管一管,來年又是花香四溢,憑什麼生氣呢?
養花百日,不就是為了幾日的花開麼?沉住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人生,真的不需要那麼匆忙,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只要慢慢來,總會迎刃而解的。
還有,人生路上,到處都是風景,你走得太急了,什麼都看不到了。唯有慢慢欣賞,才能觸手生春。
02
賺錢不貪心,得失隨意。
看過一個哲理小故事。
聰明人阿凡提,請依麻目、喀孜、麥曾等人到家裡做客。用好酒好肉款待了他們。
依麻目一口氣吃了兩盤肉,還不滿足。他一個勁地讚美:“夫人的手藝真不錯,這面抻得跟她的頭髮絲一般細,菜做得跟她的容貌一樣鮮。”
阿凡提說,真的有這麼好吃,那就再來一盤吧。
說完,阿凡提端著一個空盤子,走到依麻目面前。
依麻目一臉茫然。
阿凡提解釋道,貪婪者的慾望只有進了土壤中才能填滿。
一個人的貪婪,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要懂得剋制。如果把慾望捆綁在身上,那就算抱著一堆錢財,也會很痛苦。
住在鄉下的時候,你很想進城,認為在城裡有房子就幸福了,可是,住在城裡的時候,你不開心,因為身邊的人比你有錢,你的工作也不太好。願望成真的幸福,不知不覺就弄丟了。
唯有知足常樂的人,才能越來越幸福。粗茶淡飯也能香甜,布衣在身,也能溫暖。
03
鬧中能“取靜”,獨來獨往。
幸福,還可以是一種境界。
當你放下生活的煩惱,把手機丟開,拿著一本書,安安靜靜品讀的時候,心靈會變得安靜,精神面貌也會變好。
越來越多的人,嚮往大城市。可是,生活越熱鬧,越不安寧。走到街頭,這邊有人吵架,那邊有人在爭奪生意,還有人不講禮貌,亂說話。
詩人海子說:“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幸福就是簡單生活,鬧中取靜,享受一茶一飯,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做一個市井裡的隱者,常常有獨處的時光;習慣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在乎任何人的臉色,也不管爛人爛事。
04
幫人不圖報,潤物無聲。
《菜根譚》裡寫道:“有求之施萬金無功施恩者,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則千粟可當萬鍾之報;利物者,計己之施,貴人之報,雖然百鎰難成一文之功。”
真正的善良,是沒有“聲音”的。幫助了別人,卻不會把恩德記在心裡。幫忙的時候,花了不少錢,但是沒有想過要撈回來。這樣的話,就是積德積福。
傳說,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路上遇到一位賣扇子的老婆婆。任憑老婆婆喊破了喉嚨,也沒有人來買。
王羲之心生憐憫,在老品牌的扇子上寫上字。人們知道後,爭相購買,老婆婆賺了不少錢,卻不知道怎麼回事。
幫人幫難處,少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你拿十塊錢給幾天沒有吃飯的人,他會感激你的“救命之恩”;你花一千塊錢請富人吃飯,別人只是吹捧你幾句,揚長而去,甚至連你的名字也沒有記住。
無私的幫助,和有功利性的幫助,有天壤之別。
05
結束語。
英國作家威廉姆·拉爾夫·英奇說過:“最幸福的似乎是那些並無特別原因而快樂的人,他們僅僅因快樂而快樂。”
得到幸福,其實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你想得太複雜了,幸福反而離你越來越遠了。當你慾望纏身的時候,幸福就全部弄丟了。
有一次,我回老家去探親。在一座古樸的瓦房裡,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他用麵包屑引來了一群螞蟻。
一隻公雞跑過來,把麵包屑“搶走”了,孩子哭著說,公雞太壞了。
只是一小會,孩子就再次笑起來了,他看到公雞飛上了樹梢。
其實,有福氣的人,就像孩子一樣,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哭了笑了,都沒有關係,從不計較。
其實,幸運之神,從未忘記過任何一個人。只是,幸運之神從你身邊經過的時候,你忽視了他的存在,你只是抱著金錢、開著小車,愁眉苦臉地走開了。
身上無病,心中無事,就是最大的福氣。當你習慣了邊走邊扔的時候,福氣不請自來。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