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不同於往年業績喜報刷屏的熱鬧景象,房企2021年的業績預告可謂“冷清”。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2月10日,已有56家A股房企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僅24家淨利潤同比增長;23家出現虧損,佔比高達41.07%,有11家的虧損額超過10億元。
記者注意到,上述房企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行業環境、銷售下滑、竣工減少、資產減值計提增加等的影響。
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成虧損主因
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房企中,華夏幸福和藍光發展的預虧金額均超過百億元。
華夏幸福2021年業績預計由盈轉虧,預虧數額達331億元至391億元,扣非後淨利潤虧損318億元至328億元。
華夏幸福表示,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信用環境疊加多輪疫情影響,公司流動性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出現階段性緊張,出現金融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融資業務幾乎停滯,對公司經營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降。
公告顯示,一筆近200億元的計提借款利息及罰息,加重了華夏幸福的虧損幅度。與此同時,部分專案工程進度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工期延長,導致預計將要發生的建設成本、人工成本、利息等相關成本增加;再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房地產專案的預計成本增加。
對此,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華夏幸福對預虧成因逐一進行詳細說明。
據華夏幸福2月10日釋出的公告,截至目前,《債務重組計劃》中的金融債務已簽約實現債務重組的金額累計為429.18億元,相應減免債務利息、豁免罰息金額共計28.69億元。公司認為,債務重組計劃相關安排的實施,將有助於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藍光發展2021年業績同樣是由盈轉虧。公司1月28日晚公告稱,預計2021年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20.3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約112.73億元。對於預虧,藍光發展將之歸因於資產減值計提、經營虧損及資產處置等。
藍光發展稱,公司2021年度較上年度出現大額經營虧損,預計虧損金額約為43.94億元。其中,房地產業務收入確認較上年減少約188.42億元,同比降幅達47.37%。公司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2月9日,其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298.55億元。
此外,陽光城、天房發展、美好置業等A股上市房企去年業績預虧金額均逾10億元,其中多家房企將預虧主因歸咎為存貨計提跌價準備。
以陽光城為例,公司預計2021年淨利潤大幅虧損45億元至58億元,“公司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及房地產業務結算規模下降”是其業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據此,深交所出具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大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主要原因、合規性與合理性。
再如預計虧損約16.50億元的天房發展,2021年擬計提金額對淨利潤的影響約為虧損16億元。
中小房企多渠道展開“自救”
相較之下,另一部分A股中小房企則透過變賣“家產”、資產重組等方式,有望收穫喜人業績。
1月14日,榮豐控股公告稱,預計2021年度淨利潤為2.2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1049.13%至1307.98%。對於業績大幅增長原因,公司解釋為兩大事項,即出售重慶榮豐股權以及2021年10月完成威宇醫療重大資產重組。
值得關注的是,榮豐控股去年第四季度淨利潤增加2億元至3億元,但扣非後淨利潤虧損擴大。對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2021年第四季度扣非後淨利潤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扣非後淨利潤變動與營業收入變動相背離的合理性。
同樣透過賣資產實現預盈的還有萬通發展。萬通發展公告,因報告期內轉讓其所持有的資產,預計2021年度淨利潤同比增加1.2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236%至354%;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加5800萬元至1.1億元,同比增長395%至749%。
*ST新光的“華麗轉身”,則得益於債務重組。公司最新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至17.8億元,淨利潤為6.5億元至7.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10.02億元至11.32億元,預計期末淨資產與淨利潤同比由負轉正。
對於業績向好的緣由,*ST新光解釋稱,2021年度,公司與南京汐圃園商務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等部分債權人達成債務重組協議,產生債務重組收益10.49億元。深交所對此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相關負債義務解除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政策維穩或減輕房企壓力
自2016年以來,房地產行業增速持續放緩,2021年下半年至今更是降溫明顯,房企銷售去化及回款壓力增加。在克而瑞研究中心企業研究總監朱一鳴看來,目前預期的市場底尚未真正到來,短期內房地產市場仍難言樂觀。隨著資金壓力增加,房企投資及擴張動能也相應降低。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2年1月,房企融資總額為792.2億元,同比下降70.3%,環比下降16.6%,單月融資規模同比連續11個月下降。而2019至2021年同期房企的融資總額分別為2823.3億元、2246.7億元及2664.6億元。
與此同時,2022年1月,房企銷售出現大幅度下滑,前100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23.1%,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房企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4家。華西證券研報認為,預計在政策維穩的情況下,2022年2月房企銷售將小幅回升,但銷售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2022年上半年,市場銷售、融資等條件的改善有限,房企壓力依然較大。但下半年,隨著各地政策落地、市場回暖,房企壓力或將明顯好轉。”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分析認為。
部分上市房企2021年業績預虧情況
公司簡稱 預計淨利潤
華夏幸福 -391億元至-331億元
藍光發展 -120.37億元
陽光城 -58億元至-45億元
中天金融 -40億元至-25億元
新華聯 -37.2億元至-29.4億元
美好置業 -36億元至-25億元
天房發展 -16.50億元
嘉凱城 -13.50億元
國創高新 -13億元至-9億元
世聯行 -12.5億元至-8.5億元
南國置業 -11.5億元至-9億元
記者 劉禮文 編輯 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