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黃宇翔 魚蛋 尤嘉
責編 | 攸淇
● ● ●
健康男性精子中攜帶有害突變機率有1/15
圖片來源:pixabay
此前研究發現,新生兒自閉症的病例中,約10~30%由新生突變引發,即父母雙方的大部分體細胞中都不攜帶致病基因,但突變卻偏偏存在於少數的精細胞或卵細胞中,最終遺傳給了孩子。目前,人們對於疾病相關的新生突變在健康人群中存在的比例有多高卻知之甚少。
近日,一項發表於《細胞》的人類遺傳學研究為這一數值提供了一個參照:在健康男性中,平均每15人中就有1人體內超過5%的精子存在已知的疾病相關的新生突變,且大部分突變都產生於志願者出生前的胚胎髮育過程。這一發現最直接的轉化價值在於,對已經生下一名由新生突變導致先天性疾病的夫妻而言,建議對丈夫的精子細胞進行基因組測序來評估二胎寶寶攜帶同一新生突變的風險。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08837
喵星人的花紋是如何形成的?
圖片來源:小編自己
同樣都是貓,但每一隻的花紋都各有特色。以往研究認為,這些花紋是不同毛囊組織中,角質形成細胞的黑色素表達差異帶來的,但具體是什麼因素在調控黑色素的差異表達呢?
近日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新線索:研究者透過單細胞測序技術,發現根據訊號分子Dkk4的表達與否,可以將貓毛囊組織中的角質形成細胞分為兩類,其中表達了Dkk4的細胞更傾向於合成更多的黑色素,進而導致深色條紋的產生。研究者還發現,Dkk4基因在體表有斑點而非條紋的熱帶草原貓中存在突變,並且這一突變導致熱帶草原貓的角質形成細胞在發育過程中,Dkk4的分泌量顯著降低,最終導致花紋呈現出斑點的特徵。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348-2
火星蓋房太貴?讓宇航員尿尿拌 “混凝土” 吧
圖片來源:pixabay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如今我們已經可以登上火星和月球。未來,人類還會在這些地外星球上建房。為節省成本,只能就地取材:無機巖和灰塵(風化層)、水沉積物和大氣氣體等。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可靠的 “建築材料” 來自於航天員自己。
9月10日,一篇釋出在 Materials Today Bio 上的論文介紹了這一有趣的發現: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從人體血漿中提取出的人血清蛋白,作為模擬月球和火星風化層的粘合劑,製成了強大的地外表土生物複合材料。這一神奇的 “人造” 複合材料,其抗壓強度可達到25.0MPa,符合了標準混凝土的抗壓強度(20~32MPa)。
這個材料還能更抗壓一點嗎?能,往裡加點尿素就能解決!研究人員發現,在材料中加入從航天員的尿液、汗水或眼淚中提取出的尿素,在某些情況下可將其提高300%以上的抗壓強度。此外,研究人員還證明了該複合材料具有3D列印的潛力,這為未來利用人類進行地外星球建築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未來,想在地外星球上建造出結實的房子,也許只需要航天員抽點血、尿點尿(或出點汗)就可以實現了。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90006421000442
靈長動物的母愛:抱著孩子的屍體“以寄哀思”
圖片來源:pixabay
當同類死去,動物會作何反應?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有多種方式來面對這一“噩耗”。其中,母親攜帶幼崽屍體(infant corpse carrying by mothers,ICC)就是常見的方式之一。儘管這種行為很普遍,但此前學界對該領域的研究並不深入。上月,一篇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的論文揭示了靈長類動物這一特殊的 “母愛”。
來自英國和日本的研究人員收集了409個來自50種不同靈長類動物的 “母親應對孩子死亡” 案例,對其進行定量分析後發現,當幼崽死於非創傷性原因(例如疾病)而不是創傷性原因(例如被殺),以及動物母親更年輕時,ICC現象發生的可能性更大。這一發現支援死亡檢測假說,即ICC發生在嬰兒死亡線索較少的時候。該結果也表示靈長類動物能夠獲取死亡意識。此外,ICC的持續時間還受到嬰兒年齡的影響,研究人員觀察到較年輕的嬰兒被母親抱住 “以寄哀思” 的時間更長。這一發現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研究動物的認知和情感。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98/rspb.2021.0590
植物病毒可用於治療癌症
圖片來源:pixabay
豇豆花葉病毒作為一種植物病毒,並不會感染人類。但是來自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來自這種病毒的奈米顆粒卻可以作為佐劑啟用人類的免疫系統,起到類似疫苗的效果。他們試圖利用這一特性,將豇豆花葉病毒改造成治療癌症的藥物。
在之前的研究中,他們直接將病毒奈米顆粒作為佐劑施用於腫瘤上,治癒了小鼠和犬類的多類腫瘤。而在最新的研究中,他們針對一種涉及多種癌症的鈣結合蛋白,S100A9,將病毒奈米顆粒設計成可以全身施放的靶向藥。研究表面,這一方法可以啟用針對癌細胞的免疫反應。這一研究對於下一代的靶向免疫療法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文章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101796
新型催化劑能將二氧化碳“變”成乙醇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長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將二氧化碳高效轉化成可利用有機物也就成為了催化劑研究領域的熱門課題。在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將銫和銅附著於氧化鋅表面的催化劑
。銅、銫和氧化鋅相交處特殊結構,給了這種催化劑獨特的催化效能。這種催化劑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並進一步轉化成乙醇。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希望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將乙醇進一步轉化成高階醇的方法。
圖片和文章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