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亞塞拜然國防部在媒體上公開發布了一段長約3分鐘的無人機空襲影片。
在影片中,亞塞拜然的無人機對亞美尼亞軍隊以及納卡軍的作戰人員進行了瘋狂的攻擊。
人們能看到,正在休息計程車兵上一秒還在悠然地抽著香菸,下一秒卻被無人機炸得粉身碎骨。
正在行駛的坦克,上一秒還是威風八面的“裝甲巨獸”,下一秒就被無人機炸成了破銅爛鐵。
即便亞美尼亞的軍人已經察覺到了無人機的存在,立即躲進了防禦工事裡縮成一團,可天空之上的無人機就好像在自家花園一般悠悠然的四處盤旋,尋找最佳的攻擊角度。
隨著一枚導彈的落地爆炸,躲在工事裡的亞美尼亞十士兵瞬間化為了灰燼,許多中國網友看到這樣的畫面都不由得發出感嘆:
“這種戰爭,簡直就像打遊戲一樣輕鬆。”
看到無人機在對抗坦克時這種壓倒性的優勢,許多軍盲就揚言:“在未來戰爭中,坦克裝甲將一無是處”。
對此,國防大學軍事教官房兵大校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們考慮到防空了嗎?怎不見美、俄的坦克被無人機被打成這樣?”
可見在現代戰爭中,三位一體化的作戰方式已經成為主流,是否擁有可靠的防空力量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準。
事實上,我國也曾是一個防空力量薄弱的國家。
在上世紀中期,我們國家的防空力量還曾被美國人狠狠地戲虐了一遍,幾乎整個軍區都成了瞎子毫無還手之力。
美國人到底對我們做了什麼?為何都說,美國才是中國成為電子戰強國的“良師”呢?
幾位“徘徊者”戲耍整個軍區
1994年10月,美國與朝鮮就“朝核問題”的談判宣告破裂,美國隨即便將“小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派進了黃海意圖封鎖朝鮮西南海域。
恰巧此時,我中國海軍、空軍正在浙江省舟山群島進行代號為“神聖94”的海空聯合軍事演習,得到情報後的美國軍方便將航母艦隊派遣到了附近海域,企圖在演戲過程中伺機竊取中方聯合作戰的重要情報。
10月27日,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進入我黃海海域,此後不久便有多架EA-6B電子戰飛機從航母甲板上起飛昇空,進入到了我軍演習附近空域。
但令人奇怪的是,就在這架EA-6B非法進入我國領空時,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都未對這位不速之客的到來做出任何反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EA-6B式艦載電子干擾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電子作戰飛機,該機型搭載的AN/ALQ-99F戰術干擾系統、以及AN/ALQ-126B欺騙式干擾機、AN/ALQ-191通訊干擾機等都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電子干擾裝置。
當這些EA-6B飛抵我國領空時,機上的作戰人員迅速啟動了這些干擾裝置的開關,緊接著一股看不見的強大電磁波像一頭猛虎一般直撲我軍的警戒雷達以及火控雷達!
據外媒報道,當天上午,我軍駐山東、江蘇、上海等多地市的防空雷達上突然出現了一百多架由東北向西南飛行的“不明飛行器”。
發現“敵情”後,我青島某空軍基地立即起飛了2架蘇-27戰鬥機與海軍航空兵派遣的4架殲-7戰鬥機共同前往事發海域進行攔截,但是解放軍並未在事發海域發現任何飛行器的蹤跡,無奈之下只能返航。
其實想要識破雷達上的目標到底是虛是實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對著目標發射幾枚導彈就可以了。
如果射擊後雷達上的“不明目標”消失則證明其為實體,反之則證明是干擾訊號。
但是,我們不敢這麼做,因為一旦發射導彈後發現目標是干擾訊號的話,敵人的電子作戰飛機就會將我們的導彈引數係數記錄下來,並由此計算出我們的防空部署,屆時我們的防空力量將會在敵人的眼中暴露無遺,就猶如一條菜板上的鯉魚任人宰割。
正當解放軍為此次“異常空情”感到困惑時,一支數量更為誇張的“敵機編隊”悄然而至。
10月28日上午,南京軍區的空軍雷達又突然發現了“不明飛行器”的蹤跡,與之前一樣,飛行器的飛行軌跡仍然是由東北向西南,但是數量卻是上一次的7倍之多,達到了極為誇張的700多架。
不過有了上一次的前車之鑑,我軍只是起飛了2架殲-8戰鬥機進行空中攔截,最終在江蘇鹽城一帶發現了一個“疑似敵機”的空中目標,但出於諸多原因我軍飛行員並未確認該目標的真實身份。
此後根據多方資料分析,官方確定了這架飛行器的身份,那就是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的電子戰鬥機——EA-6B電子干擾機,不過它還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徘徊者”。
據外媒報道,在1994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之間,美軍派遣了多架次EA-6B電子干擾機對我防空力量進行電子干擾以及電子攻擊,造成了解放軍代號位“神聖94”的海空聯合軍事演習的徹底亂套。
可以說,就是這麼三位“徘徊者”卻幾乎讓濟南軍區和南京軍區的防空戰力全部失靈。而這起十分嚴重的空情異常事件就是著名的——“94華東空情異常事件”。
經過此次事件,我軍才第一次意識到,我們在電子戰領域與美國存在著的巨大差距。按照美軍以往的習慣,艦載電子戰飛機一般會比攻擊機編隊提前數分鐘到達指定空域進行電子干擾,壓制敵預警雷達、對空武器和機載攔截武器控制雷達等電子裝備,為後續攻擊機編隊“掃”出一條安全的空中走廊。
如果此時是戰時,那麼美國空軍將會肆無忌憚地對我國國土進行攻擊,屆時我國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將受到極大的威脅,花費巨資建造而成的防空體系也會毀於一旦。
2003年3月26日,美軍正是依靠這種打法將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變成了一片火海,而在這起轟炸行動中,為轟炸機掃清障礙的EA-6B當屬頭功。
美國利用強大的電子干擾技術在我們的家門口將我向後這樣一樣耍來耍去,對於軍人來說這無疑是奇恥大辱,所以在痛定思痛之後,我軍也開始了自身電子做戰能力的發展。
我國電子戰能力的發展
電子戰內涵和定義的幾經變遷,總是與電子戰作戰活動的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通訊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預警雷達對抗;越南戰爭:制導雷達對抗;中東戰爭:反輻射攻擊;海灣戰爭:綜合電子戰)密切相關的,而且總是電子戰技術、裝備和使用戰術的發展推動了電子戰定義的更新和擴充套件。
隨著電子戰範疇越來越廣,電子戰的目的也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曾經,電子作戰僅僅是為了干擾和阻斷敵方的通訊,干擾和破壞敵方雷達等。
但如今的電子作戰,除了完成上述兩個“基本目標”外,還要完成攻擊敵方的決策能力,同時阻止敵方攻擊己方的決策能力的目標。
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且還在不斷髮展的大國,我們軍隊的電子作戰能力必須要放眼於未來,不能僅僅侷限在當下。
所以,為了壯大我國的電子戰能力,國家決定從三個方面進行發展,即:電子偵察能力的發展、電子攻擊能力的發展和電子防護能力的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向要從以色列購進“費爾康”預警機以加強電子偵察能力,但是由於美國人的施壓,以色列最終終止了與我們的銷售合同,無奈之下,我們中國只好走上了自主研發預警機的道路。
2001年,空警2000正式立項。國家舉全國之力、彙集最優資源保障工程實施,中國電科和中航工業兩大集團作為牽頭單位扛起了這一艱鉅任務。
經過層層嚴格選拔,遠在安徽中國電科38所從事雷達技術研究的陸軍臨危受命進京,擔綱空警2000總設計師,主持這項當時被成為“天字第一號”重點工程的研製工作,在電科集團與“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院士的支援和指導下,籌謀策劃,開始了中國預警機自力更生的攻堅克難之路。
那時候,傲慢的外國人曾預言:“離開我們,你們中國人根本做不出來預警機”。
和當時面臨的基礎研究薄弱、核心技術遭國際封鎖、沒有可借鑑經驗、技術人才缺乏等諸多壓力,都被我們的研發團隊轉化成了前進的動力。
“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爭口氣!只要國家決定了要做這件事,我們就一定要做成!”——時任空警2000總設計師 陸軍
2007年,在研發團隊長達六年的精雕細琢下,精心磨礪的空警2000 最終完成設計定型,並交付部隊。
至此,中國預警機長子——空警 2000正式誕生!同時也標誌著我國電子偵察能力又邁上了新的臺階!
2021年11月6日,中國官方媒體釋出訊息:
“殲-16D電子戰飛機已經投入實戰化訓練,據瞭解,殲-16D 可與殲-20 實現無縫伴隨作戰。專家稱:‘這兩型戰機聯合會產生的 1+1>2 的效益。’”
殲-16D是我國國產殲-16機系列中最新研製並裝備部隊的型號。
作為電子戰飛機,它可以與其他戰機無縫伴隨作戰,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航空電子戰體系,提高人民空軍資訊化條件下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在殲-16D誕生之前,世界上公認的擁有“戰略級空軍”的國家之有美俄,而隨著殲-16D的誕生,中國空軍也成為“戰略級空軍”中的一員。
何為“戰略空軍”?“戰略空軍”是可以執行國家戰略級空中作戰任務,完成戰略級空中作戰目標的空軍。
戰略預警、戰略打擊、戰略投送和戰略威懾是戰略空軍的基本指標,其中戰略打擊具有特別 重要作用。
目前普遍的空中感知探測手段,主要還是依賴於雷達探測,因而各空軍應對措施第一是隱身,第二就是電子干擾。
隨著殲-20的誕生,我國空軍也正式進入到了“隱身時代”。
但是想要實現戰略打進,僅有隱身的本領是不夠的。“隱身技術”雖然名字是“隱身”,但實際上它只是把自身的探測距離縮短,讓對方雷達“近視”,如果隱身飛機飛得足夠近,它依舊會被敵方雷達探測到。
電子作戰的實質就是“電子干擾”,它的作戰目的是要讓對方的雷達探測能力失效,從“近視”變成“失明”。
而殲-16D剛好具備這種讓敵人“失明”的能力,所以殲-16D的誕生同時也標誌著我國電子攻擊能力的強大。
2009年4月1日,在“2009年第五屆世界雷達博覽會”的會場上,一張雷達圖片引起了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而這張萬眾矚目的圖片上所展示的,就是中國最新型得反隱身飛機雷達——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
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雷達,它是利用測向和時差定位技術進行目標檢測、定位和識別的無源雷達。
所以它具有隱蔽性好、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機動性強、定位精度高等特點。
其中本人著重提一下該系統的抗干擾性,由於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採用被動工作方式,系統只是截獲並對接收到的電磁波有選擇地進行定位分析(包括干擾訊號),其本身並不發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其幾乎不存在被幹擾問題,所以這也標準這我國電子防護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
結語:
隨著我國在電子偵察能力、電子攻擊能力以及電子防護能力上的突飛猛進,我國也正式邁入了“電子戰強國”之列。
而如果沒有當年在自家門口被美軍戲耍的恥辱,我們國家還不可能這麼快將電子戰領域劃為發展重點,所以我國能夠在電子戰方面有著如此卓越的成績,還真得謝謝美國這個“好老師”呢。
參考文獻
《伊拉克戰爭中美海軍電子戰飛機從“徘徊者”到“咆哮者”》——《海軍武器明星》魏剛
《電子戰綜述》——《通訊論壇》杜輝
《中國預警機是怎樣煉成的》——《封面報道》高妍
《殲-16D有多重要》——《新民一週》朱國順
《反隱身哨兵——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陳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