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肖世清 每經編輯:陳旭
2月8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央行、銀保監會表示,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利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的信貸投放,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助於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租賃住房市場對信貸資金價格非常敏感,運營週期長,單獨計算貸款額度有利於提高企業參與這項業務的積極性。
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貸款不納入集中度管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12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檔設定了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
這一制度出臺時配發的答記者問中提及,為支援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待建立相應統計制度後,對於符合定義的住房租賃有關貸款,將不納入集中度管理。
此次釋出的《通知》提出,自《通知》印發之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向持有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認定書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發放的有關貸款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
《通知》還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援力度,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有關統計制度,確保資料真實準確。
在適用範圍上,執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用於本《通知》。
央行、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決策部署、加強相關金融政策支援的具體舉措。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這一政策目前來看,間接影響比較大,不過政策目前只針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的信貸投放,這部分業務基本集中在央企國企當中,而且只有少數城市規模相對較大,整體額度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相對有限。
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
為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緩解住房困難,促進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一系列政策頻頻出臺。
比如2021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盡最大努力幫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緩解住房困難。
202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國辦發【2021】22號文),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援,包括完善與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適應的貸款統計,在實施房地產信貸管理時予以差別化對待等。
在1月初的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住建部透露,“十四五”期間將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650萬套(間)。
對於《通知》釋出後帶來的後續影響,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釋出後,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有關貸款將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這意味著銀行發放相關貸款不再受集中度管理指標約束,有充足的空間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專案的信貸投放。《通知》還鼓勵銀行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加大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支援力度。
“整體來看,《通知》釋放了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積極訊號,有利於推動國辦發【2021】22號關於加大金融支援保障性租賃住房有關要求的具體落地,有助於支援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該負責人如是說。
央行、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賃金融制度,繼續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和長租房市場發展的金融支援力度,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
張大偉表示:“未來政策有望繼續升級,從保障性租賃租房到保證性住宅房,那麼對整體市場的信貸支援將明顯加大。這一政策對於保障性租賃租房發展影響較大,因為租賃住房市場對信貸資金價格非常敏感,且運營週期長,單獨計算貸款額度,有利於提高企業參與這項業務的積極性。”
張大偉從房地產企業融資角度分析指出,2021年四季度整體房地產信貸從谷底走出,市場寬鬆幅度有所加大,但依然處於融資困難時期,隨著政策的不斷緩和,預計房企資金有望繼續穩定,樓市逐漸走出低谷的可能性在二季度有望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