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關於聖誕樹 你不知道的6件事

歐美國家的人對聖誕樹的香氣都很熟悉,因為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擺一棵營造氣氛。關於聖誕樹,人們有很多美好回憶,但是聖誕樹的歷史你瞭解嗎?

關於聖誕樹 你不知道的6件事


[Photo/Pexels]

1. THE EARLY CHRISTIAN CHURCH DID NOT LIKE CHRISTMAS TREES.

早期的基督教徒不喜歡聖誕樹

Evergreen trees used to be seen as pagan symbols that had no place in a religious celebration. As far back as 1647, preacher Johann Conrad Dannhauer of the Strasbourg Cathedral criticized trees as “child’s play” that were getting more attention “than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holy rites.” But as the tradition persisted, church leaders decided that if they couldn’t beat the decorated trees, they would adopt them as part of their own Christmas celebrations.

常青樹曾被視為異教徒的象徵,因而不在宗教慶祝活動中使用。早在1647年,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傳道士約翰·康拉德·丹豪爾批評聖誕樹是“兒童的遊戲”,得到的關注比“上帝之道和神聖儀式”還要多。但是聖誕樹傳統一直長盛不衰,最後教會領袖決定,既然他們無法打敗這種裝飾過的樹木,索性將其納入聖誕慶祝活動中。

2. IN SOME HOMES, CHRISTMAS TREES WERE HUNG.

有的人家會把聖誕樹掛起來

In southwest Germany during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it was popular, particularly among the lower classes, to hang smaller trees from the ceiling or rafters. This allowed for a flashy display and kept the goodies in the tree out of the reach of children. Some families even hung the tree upside-down, since “pointing the root toward heaven was supposed to imbue the tree with divine powers,” according to Bernd Brunner, author of Inventing the Christmas Tree.

在17、18世紀的德國西南部,很多家庭,尤其是平民百姓家,喜歡把小聖誕樹掛在天花板上或房樑上。這樣一來既可以展示漂亮的裝飾,也能讓孩子們夠不到聖誕樹裡的糖果點心。有些家庭甚至會把聖誕樹倒著掛,據《發明聖誕樹》的作者貝恩特·布魯納說,這樣做是因為“樹根朝向天堂會賦予樹神聖的力量”。

關於聖誕樹 你不知道的6件事


[Photo/Pexels]

3. A PRINCE IS CREDITED WITH POPULARIZING CHRISTMAS TREES IN AMERICA.

聖誕樹在美國流行起來要歸功於一個親王

Britain’s Prince Albert is credited with helping bring the Christmas tree from his native Germany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making it a well-publicized tradition in the royal household of his wife, Queen Victoria. Godey’s Lady’s Bookeditor Sarah Josepha Hale—one of the main advocates for a national Thanksgiving holiday—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ristmas trees in the US when her magazine published an illustration of the British royal family with their tree in 1850. She edited out Victoria’s crown jewels, Albert’s mustache and sash, and any reference to the family's identity, transforming the picture from a piece of royal marketing to a paragon of middle-class, American, Christmas celebration.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將聖誕樹從他的祖國德國帶到英語國家,並使其成為英國王室家庭裡的一項廣為人知的傳統。《戈迪女士手冊》雜誌主編莎拉·約瑟法·哈勒為聖誕樹在美國流行開來發揮了重要作用,她也是促使感恩節成為全國性節日的主要倡導者之一。當時哈勒的雜誌上發表了一張描繪1850年英國王室家庭和聖誕樹的插圖。哈勒把維多利亞女王的王冠、阿爾伯特的鬍子和肩帶,以及任何會暴露王室身份的細節都去掉了,把王室宣傳圖改造成了美國中產階級慶祝聖誕節的完美畫面。

4. THE FIRST CHRISTMAS TREE MARKET LAUNCHED IN 1851.

1851年出現了第一個聖誕樹集市

One thing slowing the adoption of Christmas trees was the burden most families faced of having to find and chop down their own trees. That began to change in 1851, when a logger from New York’s Catskill Mountains loaded dozens of fir and spruce trees from his land and hauled them down to New York City’s Washington Market. The harvested trees, ready to set in a living room and decorate, sold out fast and kicked off the practice of Christmas tree farms, which proliferat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過去聖誕樹在美國的接受度不太高,因為多數家庭不得不自己去尋找和砍伐聖誕樹。1851年這種情況開始改變了,當時紐約州卡茨基爾山上的一個樵夫從自己的土地上砍了數十棵冷杉和雲杉樹拉到紐約市華盛頓市場上去賣,供人們放在客廳裡自行裝飾。這些樹很快就賣光了,自此聖誕樹林場開始興起,後來遍佈美國各地。

關於聖誕樹 你不知道的6件事


[Photo/Pexels]

5. CHRISTMAS TREES CAN BE EXTREMELY DANGEROUS.

聖誕樹可能暗藏危險

From their earliest days, Christmas trees have been fire hazards. Before electric lights were introduced, many families set open candles on their trees to illuminate them, which meant that each Christmas morning, the newspapers included stories of homes going up in flames when the branches ignited. Even when families abandoned the obvious hazard of open flames on the trees, the conifers could still cause major trouble once they dried out. In Philadelphia in 1878, Christmas trees caused two fires on the same street, first when a gas jet ignited a tree in a brownstone, then later that day when a dressmaker’s in-store tree went up. Today, trees can still pose a hazard if they are allowed to dry out.

打從一開始,聖誕樹就一直是火災隱患。在引進電燈以前,許多家庭都是把蠟燭放在聖誕樹上點亮,這意味著每個聖誕節早晨,報紙上都會有因聖誕樹枝被點燃而導致家中起火的新聞。即使人們不在聖誕樹上放點燃的蠟燭,針葉樹在乾枯後仍然會引發大麻煩。在1878年的費城,聖誕樹曾在同一條街上引發了兩場火災,先是一盞煤氣燈點燃了一幢褐色砂石房屋內的一棵聖誕樹,晚些時候一家裁縫店內的聖誕樹又著火了。時至今日,如果放任聖誕樹不管讓其幹掉,依然可能引發火災。

6. GIFTS USED TO GO IN THE TREE, NOT UNDER IT.

過去人們把禮物掛在聖誕樹上,而不是放在聖誕樹下

In its first decades in the US, Christmas trees held gifts in their branches more often than under them. Typical 19th-century reports describe a “monster Christmas tree despoiled of its pendent treasures of candy, dolls, and toys of all descriptions” and a “mammoth Christmas-tree whose branches hung heavy with Christmas toys and presents for the little ones”. Often these gifts included fruit, cakes, and candy that children would just pluck directly from the tree and enjoy.

在聖誕樹剛被引進美國的那幾十年,人們往往是在聖誕樹枝上掛禮物而不是把禮物放在樹下。19世紀的典型報道中是這樣描述的:“巨大聖誕樹上掛的各色糖果、娃娃、玩具等寶貝被一搶而空”或者“超大聖誕樹的枝頭沉甸甸地掛著給小朋友準備的聖誕玩具和禮物”。這些禮物通常包括水果、蛋糕和糖果,孩子們可以直接從聖誕樹上摘下來享用。

英文來源:Mental Floss

翻譯&編輯:丹妮

來源:中國日報網

分類: 國際
時間: 2022-02-09

相關文章

“美國欠中國的錢終歸是要還的”!美國想不還中國錢有可能嗎?

“美國欠中國的錢終歸是要還的”!美國想不還中國錢有可能嗎?
文|蘭陵靜雅 審|首夏 美元作為世界通用貨幣,一直引領國際經濟的發展,也是美國在維護自己國家地位的有利工具,現在全世界的交易幾乎都在使用美元,這也間接地實現了美國的霸權夢,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美元先後 ...

華裔學者胡安明被判無罪引發美國社會反思和聲討——“中國行動計劃”:一場具有表演性質的政治迫害
"你們應該向胡安明道歉,停止對亞裔的歧視,調查司法部涉嫌'種族定性'的行徑.如果胡安明不姓'胡'而姓'史密斯',你們就不會起訴他了."美國聯邦法院9月9日宣佈撤銷對胡安明的所有指控 ...

東西問·中美對話|老布什之子:美國該如何正確應對中國崛起?
在中美關係發展歷程中,"布什"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什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40多年來見證並推動中美關係取得歷史性發展.美國第43任總統小布什任內曾4次訪問中國,創 ...

1959美國核打擊名單洩露,中國117城曾遭870枚核彈威脅,都是哪裡

1959美國核打擊名單洩露,中國117城曾遭870枚核彈威脅,都是哪裡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陷入了美蘇爭霸的格局,雙方劍拔弩張,隨時都可能啟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為此,美國加大軍事生產,大批次的生產核武器,並制定了一份核打擊計劃,一旦開戰將對蘇聯的主要城市和蘇聯盟友中 ...

美國也無法阻擋,中國“北斗七星”大獲好評,137國簽下訂單

美國也無法阻擋,中國“北斗七星”大獲好評,137國簽下訂單
隨著"中國製造"逐漸問世,"中國聲音"越發響亮,對"中國標準"的稱讚也越來越多.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科技水平一路不斷提高,在不少曾經 ...

6枚換一艘美國航母,精確計算中國反艦彈道導彈那實實在在的威脅

6枚換一艘美國航母,精確計算中國反艦彈道導彈那實實在在的威脅
前言:航空母艦是美國的戰略核心,每艘航母搭載70架飛機,能在30分鐘內全部起飛,一天內能夠精確打擊數百公里外的1000多個目標,作戰能力在世界海軍中無出其右,成為美國影響全球政治的中堅力量,龐大的航母 ...

趕超美國:外媒稱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影響力居世界之首

趕超美國:外媒稱中國自然科學論文影響力居世界之首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近日報道,近期,日本文部科學省發表了世界論文影響力排名榜.排行榜顯示,中國在過去3年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論文非但數量超群,質量也趕超美國,影響力居世界之首. 報道稱,這 ...

美國前50大學在中國的招生,相當於三所“985大學”

美國前50大學在中國的招生,相當於三所“985大學”
日前,上海紐約大學舉行迎新活動,中國駐美大使秦剛透過影片,向上海紐約大學師生髮表致辭. 秦剛大使在致辭中表示:"人文交流日益成為打通國家邊界.跨越文化差異.促進民心的橋樑,也是國與國關係深化 ...

里根號航母逼近南海!中國好兄弟否決美國,日本派炮艦挑釁中國

里根號航母逼近南海!中國好兄弟否決美國,日本派炮艦挑釁中國
直到現在為止,美國和他的盟友國家都沒有放棄對待中國的軍事遏制政策,但是中國也並不是沒有盟友.在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中國和日本都先後傳出了三條訊息. 第一件事,卡爾文森號航母離開南海,里根號卻突然逼近 ...

非要逼中俄聯手才罷休?挑釁俄羅斯無果後,美國又來觸碰中國底線

非要逼中俄聯手才罷休?挑釁俄羅斯無果後,美國又來觸碰中國底線
據相關報道稱,美國參議院議員盧比奧向外表示,希望俄羅斯可以向美國駐俄大使館內進行相關人員的擴充,但是這不會讓俄羅斯有所作為,並且還遭到了俄羅斯人的嘲笑.但美國並沒有就此收手,在俄羅斯那裡吃癟後,又打起 ...

不能再讓中國強大?西方又換套路,俄曾被騙,還好中國沒上當

不能再讓中國強大?西方又換套路,俄曾被騙,還好中國沒上當
以前西方挑起與中國的鬥爭,選擇"技術封鎖"."西方主導的規則"."武器禁運"等手段,打壓中國發展勢頭.但是這麼多年來,事實證明了一切,西方的 ...

美國:美債違約,中國不幫也得幫?

美國:美債違約,中國不幫也得幫?
競選美國總統的耶倫警告,美國政府債務違約很可能引發一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債務違約也可能引發利率飆升.股價急劇下跌和其他金融動盪.此外,當前美國經濟復甦可能會逆轉為衰退,失去數十 ...

美國至今無法理解,中國為何花費上千億,去建造一座不能通車的橋

美國至今無法理解,中國為何花費上千億,去建造一座不能通車的橋
美國至今無法理解,中國為何花費上千億,去建造一座不能通車的橋 中國耗費八年,建立了哪座橋?請看本期分析. 談到中國的建築"作品",有許多令國人驕傲的建築,但是令我們驕傲的建築,在外 ...

1946年,中國接收日本投降物資,美國卻從中使壞,還槍斃中國工人

1946年,中國接收日本投降物資,美國卻從中使壞,還槍斃中國工人
1946年4月的上海,200多名身著黃色軍裝的中國士兵在軍用碼頭登上了一艘英國登陸艇.本來,根據<波茨坦公告>,美.中.蘇作為二戰戰勝國,要各派出一支軍隊,共同完成對日本的佔領,協商解決戰 ...

各國GDP預測:德國超4萬億美元,美國23萬億美元,中國的呢?

各國GDP預測:德國超4萬億美元,美國23萬億美元,中國的呢?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GDP是衡量生產能力的數字指標之一,即便在很多問題上單看GDP不夠全面,但對於當前全球遭遇疫情衝擊所帶來的經濟挑戰而言,透過GDP一定程度上能夠最直觀地看到各國的發展或者" ...

中國戰機如影隨形?只要美國航母進入南海,中國轟炸機就起飛

中國戰機如影隨形?只要美國航母進入南海,中國轟炸機就起飛
近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似乎是達成了共識似的,頻繁地在我國周邊海域進行挑釁,一會兒進行聯合軍演,一會兒派出軍艦闖入我國海域,這也使我國的周邊局勢變得緊張了起來.而在近日,美國的一家媒體更是發表了 ...

中美高層才談完,美國拉上印度叫囂挑戰中國,沙利文鼓吹武力保臺

中美高層才談完,美國拉上印度叫囂挑戰中國,沙利文鼓吹武力保臺
當地時間10月6日,按照中美兩國領導人在電話會談中達成的共識,中方代表楊潔篪與美方代表沙利文在瑞士蘇黎世舉行了會晤,此次會晤是繼三月阿拉斯加對話以及7月天津會談後,中美高層第三次面對面舉行會晤. 按照 ...

惠譽最新預測:2021年,全球GDP增速6%,美國6.2%,歐盟5%!中國呢?

惠譽最新預測:2021年,全球GDP增速6%,美國6.2%,歐盟5%!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訊:週五(17 日),據<今 日俄羅斯>(RT)援引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報道稱,下調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的展望. 具體來看,在最新的9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惠譽預測,2021年 ...

4個世界老二被打垮,美國有什麼高招?中國又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4個世界老二被打垮,美國有什麼高招?中國又該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作為一個立國至今僅有200多年,卻有100多年都立於世界之巔的國家,美國一直是國際話題上繞不開的關鍵詞.在這100多年裡,有四個國家先後挑戰過它,卻都被它順利地打壓了下去,有如此"輝煌&qu ...

巨星財富:美國基礎設施危機越來越嚴重
儘管承諾改善基礎設施和更好地備災,但政府和能源巨頭未能為一次又一次受到極端天氣條件嚴重打擊的地區提供備用能源供應.隨著這些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強大,能源行業將如何為未來的能源供應做好準備?巨星財富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