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昭公時期。南宮敬叔和孔子一塊兒到周朝,京都洛陽去考查禮樂,孔子到了洛陽後,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一方面目睹了洛陽豐富的文化古蹟和市場的繁榮景象,另一方面也實現了他想拜見老子的願望。
老子是和孔子同時代的一位大哲學家。他姓李名耳,字聃。在洛陽做官,論年齡、經歷、知識都比孔子要高出一些。而孔子這時正值壯年雖然有一定的學問但比起老子來,是“不見高山,顯不了平地”相差不小。孔子深知老子知識淵博,才華出眾,稱得上自己的老師。老子也聽說魯國的孔子很懂禮儀,精通六藝,是位學者。現在聽說孔子親自來拜訪自己,很是高興,便親自出城去迎接。他們見面以後孔子就很恭敬地捧著一隻大雁,送給老子,並虛心求教。老子還真拿出老前輩的熱心來,有問必答,認真教導,二人相處得很投機,很有些相見恨晚的味道。過了一段時間,孔子要回魯國了,老子又親自送到城外,並語重心長地講了許多心裡話,老子說:“我聽說有錢人為人送行要送一些錢財,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為人送行就贈送幾句好話。我沒錢送你,你就權當我是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送你幾句話吧。”孔子連忙回答:“老師的話比任何金錢都珍貴呀!”老子說:“既然你願意聽,就請記住我接下來的話吧:第一,你所讀的書,研究的學問,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渣都爛掉了,只剩下幾句話,起不了多少作用,因此,今後不要太拘泥於古人的這些話,要注重現實;第二,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辦任何事情都不要去強求,只要過得去就算了,一味的強求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有道是“君子遇著好時運的時候就駕車去,時運不來時就用兩條腿走。”;第三,聽說會做生意的人都不把貨物擺到外面,有極高道德修養的人,表面看起來很樸實,才華不露。我覺得你的聰明有些外露,這點要不得,它會阻礙你前進的,也可能會招來是非。總之,對你來說是要去掉驕傲、貪婪、架子和妄想,這對你是有好處的。
孔子細嚼老子的臨別贈言,懷著激動的心情離開洛陽洛陽返回魯國,弟子們見老師從周都觀光學習回來了,都圍上去問這問那,孔子很激動的說:“我這次到洛陽最大的收穫就是見到了久已想見的老子。弟子們齊聲問道:“老子像個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怎麼說呢?打個比方吧,鳥,我知道它會飛,魚,我知道它會遊,獸,我知道它會跑,可是會飛的,可以用箭射下來,會跑的可以用網把它捉住,會遊的可以用勾把它勾上來。天下只有一樣東西,任何人都不能控制它,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他風裡來,雨裡去,天上旋雲裡鑽,不受任何約束,我覺得老子就像傳說中的龍。”弟子們聽了孔子對老子的一番吹捧,個個都驚呆了。他們想:“老師的學問已經夠淵博的了,想不到天下還有比老師更高明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