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前段時間裡火熱播出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中,講述了早期我國共產主義的創始者們充滿艱辛的奮鬥史,劇中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二人面色坦然走向刑場的鏡頭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使中國人民走上獨立富強民主的道路,他們二人是當時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理想信念前赴後繼的一個縮影。

作為陳獨秀的三子,陳松年也十分優秀,但他沒有像父親和兩位哥哥一樣,被人們所熟知,他的一生概括來說就是多苦多難,充滿了艱辛與磨難。
1910年,陳松年剛出生不久後,父親陳獨秀就離開安徽去往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在陳松年童年的時候,幾乎沒有再次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一人除了要照顧年幼的陳松年,還要外出工作,勉強維持兩人的生活支出。1913年,陳松年這一年只有3歲,因為父親陳獨秀在外界一直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當時的臨時總統袁世凱便派人前往陳獨秀的老家裡抓人,陳延年、陳喬年在得知訊息後,很快就從院牆翻出去逃走了,而當時尚且年幼的陳松年在鄰居的協助下冒充其兒女,才躲過了一劫。在陳松年長大一些後,懂事的他就開始外出做零工幫助母親減輕負擔。

陳松年自幼學習成績也很好,在學校裡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但由於父親兄長從事革命事業的原因,為了躲避不必要的麻煩,陳松年只能隱藏自己的真實姓名。雖然他沒有像兩個哥哥一樣,離開家鄉去往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接受最新的思想教育,但陳松年依然嚴格要求自己。在他讀大學的時候,再次因為家庭的原因而輟學,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在工作中利用空閒時間繼續讀書學習,加強自己的文學素養。
1927年6月,陳松年的哥哥陳延年在上海被捕入獄,在獄中,反動勢力對其進行了長達1周的殘酷折磨,最終英勇就義。噩耗從上海很快就傳到了安徽的家鄉,陳松年的母親和祖母悲痛欲絕,年事已高的祖母當場因傷心昏厥過去。陳松年與姐姐陳玉瑩一同動身前往上海去處理哥哥的後事,但反動勢力沒有允許二人見到陳延年的屍體,他們只能在哥哥就義的地點進行了簡單的祭奠。一年後,二哥陳喬年也在上海被敵人殘忍地殺害,陳松年與姐姐這一次依然沒有機會為哥哥處理後事,姐姐因為看到二哥死後地慘狀而精神錯亂,回到安徽之後就一直重病不起,經過治療後也沒有任何作用,不久後就離開了人世。

1938年,日本人開始對安慶發起入侵,陳松年為了保留家裡僅剩下的一點財產,通過幾艘小船從水路運回到鄉下里的長年沒有人居住的老房子裡,但依然還是遭到洗劫一空,由於戰爭的原因,陳松年一家三口只能帶著祖母前往武漢找到自己的父親陳獨秀與繼母,幾人在武漢進行短暫的休息後,又一同前往重慶,最後決定定居在江津。
1942年,陳獨秀因病去世,移居重慶的4年裡,一家幾口的生計全靠陳松年來維持,他在一所中學裡兼職文學教師。在陳獨秀的晚年生活中,雖然每日裡遭受疾病的折磨,但有兒子、孫子們在身邊的陪伴,讓他的笑容經常掛在臉上。一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的兩年,陳松年才透過一些好友,將父親的遺體透過水路運到了老家安慶,為了避免遭到反動勢力的侵擾,陳松年在父親的棺槨上沒有使用父親的本名,在安慶將父親安葬後,也沒有立石碑。

為了養育自己的子女,陳松年與妻子竇珩光做過很多辛苦的工作,兩人為了供養四個孩子學習讀書,在磚窯廠做普通工人,去荒郊野嶺的山區修鐵路,去到火柴廠裡一個個地粘火柴盒,一個人做著幾份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來到安慶紀念陳獨秀為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在瞭解到陳松年生活上所遇到的困境後,毛主席特批了當地政府每月對其發放生活津貼,使得陳松年一家的生活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
結語:陳松年到了晚年的時候,每年都會徒步前往父親的墓前進行祭拜,他的子女們在畢業後均成為了對社會做出過貢獻的人才,其中三位成為了高階工程師,最小的一個女兒透過自己的努力也成為了文物管理局領導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