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煤改電”中,有些地區改造以電暖氣為主,也有些地方以空氣源熱泵為主,那麼,二者相比,究竟是電採暖省錢還是空氣能採暖省錢呢?
電採暖的種類有很多種,如電地暖、直熱式電暖器以及儲能式電暖器。其中,在2016年,北京就採用了直熱式電暖器試點,結果因為耗能太高,舒適度低而被放棄。儲能式電暖器的耗電量其實差不多,只不過電費開支要少一些,因為它可以在電價較低的低谷時段充電。至於電地暖,則主要將電能轉化為熱能,一平方米大概需要120~150瓦,100平方米一個小時就需要十幾度電,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因此,大部分煤改電家庭都是使用儲能式電暖器,只是兩個房間供暖的話,一個月費用大概是一千多塊錢的樣子。由於電暖器的價格不貴,很多地區政府都是免費發放,老百姓無需購置成本。
相比之下,空氣源熱泵的造價就要高得多了,一般都是2萬以上。因此,在一些補貼力度小的地區,老百姓還是難以接受。
不過,從長遠來看,空氣能採暖的費用其實比電採暖更划算。因為一臺空氣源熱泵理論上可以使用15年以上,對於採暖面積大的家庭來說,每個採暖季用空氣能熱泵要比用電暖器採暖節省四五千元,幾年下來,節省的費用就能收回初始投資成本了。
這也是空氣源熱泵為何被“煤改電”青睞的原因,畢竟 ,煤改電是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是關鍵,否則還會出現返煤的情況。空氣源熱泵擁有比較好的節能優勢,很多地區政府寧願補貼一兩萬,就是希望老百姓裝得起、用得起,減少返煤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