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依然很熱鬧。
前有賺翻眼淚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和《奇蹟·笨小孩》,後有令人捧腹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還有網上讓人等了29年的張無忌《倚天屠龍記》……
或哭或笑,總歸是賺得盆滿缽滿,觀眾也從中得到了情緒的釋放或者撫慰。
但在上世紀80年代的廣大農村,看一場電影,很難很難…
那時的電影還是露天的,沒有巨幕,眼裡只有一張破舊的白幕布,掛在兩棵樹之間,一陣風兒吹過,銀幕上的人不由自主的扭曲、變形,有時放到一半,機器還可能會宕機,畫面突然黑幕或跳幀……
這樣的體驗對現在的人來說,也許著實難以忍受,卻是那時鄉村的日常,甚至,足以成為一場盛事。
那時候,全村人忙了一天,晚上收工特別早,早早的吃了晚飯,孩子們帶著小板凳做的整整齊齊的,都巴望著掛在樹間的大白幕,村裡偌大一塊空地很快就裝滿了人。
搶不到位置的人就往高處爬,爬上屋簷,爬到麥垛上,爬到樹上,最後還要比賽誰爬得最高。
更有甚者,直接跑到銀幕的背面看電影,雖然字幕是倒著,但並不妨礙觀看。
當發動機“突突突”地響了,一束光唰地打出,銀幕亮起來,臺下一雙雙眼睛開始齊刷刷盯著銀幕的光,吵鬧聲音也跟著小了很多。
露天電影下是眾生百態,人們從聚精會神觀影到逐漸放鬆。
有的人拿著黃瓜吭哧地吃起來,也有大娘嗑了一把又一把瓜子,大爺抽著菸袋,席間煙霧繚繞。到了尾聲,小孩都睡在母親懷裡,有的睡著了,而後面的情侶在黑暗中依偎著,小聲呢喃……
一場電影結束,並不是真的結束,人們可以對一部電影津津樂道好幾天…
這就是露天電影,是很多農村人難得的閒暇,也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