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別讓未成年人成為“被手機耽誤的一代”

著手機的網路化、智慧化、普及化,手機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未成年人手機沉迷成為一個世界性難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過度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裝置往往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在越來越多國家這個問題已經上升為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關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全世界網際網路使用者中,約三分之一為18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我國未成年網民也呈現出數量大、比例高的特徵。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數量達9.89億,手機網民9.86億,未成年網民(19歲以下)佔比達16.6%。調查顯示,有近三成孩子有智慧手機,26%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長在1小時以上,34%的孩子有“手機依賴”的表現。有手機依賴學生佔比呈逐年增加趨勢,中學生手機依賴問題比小學生更嚴重,在個別學校中有手機依賴或手機依賴傾向的學生佔比近七成。未成年人手機沉迷問題已日趨嚴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未成年人手機沉迷問題,今天的未成年人將面臨成為“被手機耽誤的一代”的風險。

一、未成年人手機沉迷的主要表徵歸納

在網際網路、大資料與人工智慧裹挾下,手機功能實現了數字化時代的巨大飛躍,反過來手機又以其自身的便攜性、私密性、易操作為網路社群多樣化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伴隨著手機使用人數的急劇增長,作為“數字原住民”的新一代未成年人成為手機沉迷的主要群體。手機遊戲成癮、手機影片迷戀、手機社交依賴、手機學習異化等多種沉迷表現貫穿於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成為必須正視和有效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手機遊戲成癮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成癮性疾病。按照《國際疾病分類》,如果一個人在至少12個月的時間裡無法控制自己的遊戲習慣,將遊戲置於其他興趣和活動之上,並且不顧遊戲帶來的負面後果繼續玩遊戲,那麼他就適合被診斷為遊戲成癮。手機遊戲成癮是指手機遊戲使用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對手機遊戲這一活動產生長期依賴的現象。一般表現為無節制、無意識地長時間沉溺於手機遊戲中,而一旦停止手機遊戲,則會表現出難受、焦慮、易怒等多種症狀。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遊戲作為更加智慧化的遊戲形式,吸引了廣大未成年人的注意。具有高刺激、強互動特徵的手機遊戲,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往往是難以抗拒的。2020年,在我國未成年網民中上網玩遊戲的比例高達62.5%,其中玩手機遊戲的比例為56.4%,在工作日玩手機遊戲日均超過2小時的佔未成年手機遊戲使用者總數的13.2%。手機遊戲進入了絕大多數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缺乏恰當引導與教育干預的未成年人往往無法擺脫手機遊戲的誘惑,未成年人手機遊戲成癮問題逐漸普遍化。

(二)手機影片迷戀

英國一家健康研究中心曾指出,只要你每天看電視平均3小時以上,就可能患上“電視綜合徵”。手機網路影片作為智慧化時代電視影片小屏化、便利化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電視綜合徵”,將“電視迷”引向了“手機影片迷”,形成了手機影片迷戀。手機影片迷戀是指影片觀看者平均每天觀看手機影片超出正常休閒娛樂時間限度(通常為2—3小時),長期沉浸於手機影片觀賞活動的現象。主要表現為觀看手機影片時,常常容易產生自我代入,無法自拔的沉浸式情緒體驗,進而引發肩頸痠痛、頭暈腦脹等生理不適問題。而一旦停止觀看影片,會感到心理上的空虛感和無所事事感。尤其對於未成年人來說,經常沉浸在手機影片情景中,他們更難區分現實世界與影片構建的劇情化世界,甚至出現簡單模仿的行為舉動。

伴隨著手機休閒娛樂功能的不斷擴充套件,觀看手機影片成為人們打發無聊時間的主要活動,而手機短影片更迎合了使用者打發碎片化時間的現實需求,獲得了人們的青睞。2020年,我國經常收看短影片的未成年人比例達到49.3%,其中,小學生網民收看比例達到38.8%,初中和高中生網民分別為59.7%和60.2%,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網民達到67.0%;且10.6%的未成年網民在工作日收看短影片超2小時,在節假日該比例則提升至19.0%。未成年人沉迷手機短影片呈現出比例高和時間長的特點,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收看短影片的比例與時間不斷攀升。

(三)手機社交依賴

手機社交依賴是指社交人群在互動交往過程中更多地依託於手機,而對現實的社交情境持迴避、逃離態度的現象。一般表現為網上社交時,能夠輕鬆自在而又飽含熱情地沉浸於手機構建的新型網路社群中,積極與網友進行資訊交流、資訊共享、留言互動等多項社交活動;而一旦回到現實社交情境,則往往難以適應現實場景內的面對面互動,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表現出社交障礙,並希望儘快回到手機網路社群。

新一代未成年人在網路社群中成長,對網路社群的熟悉度和認可度較高,對手機網路社交更容易產生依賴。2015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顯示,61.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經常使用網路社交軟體,21.3%的受訪者坦言會隨時隨地刷屏,62.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對網路社交的依賴程度比較強,15.8%的受訪者對網路社交的依賴程度非常強,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27.8%。繼手機的便攜性與互動性極大地提升使用者手機社交的便利性之後,逐漸多樣化的手機社交活動更加劇了未成年人的手機社交依賴。2020年,在未成年網民中,上網聊天佔比高達55.1%,使用社交網站達到30.9%,逛微博、論壇均達到10%以上,參與粉絲應援①達到8.0%。多樣化的社交形式、高參與的社交頻率疊加,進一步加重了未成年人的手機社交依賴。

(四)手機學習異化

手機學習異化是指未成年人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不經深入思考、無意識、過度使用和求助手機,直接搜尋問題答案的現象。隨著手機的普及與嵌入手機網路的教育資源不斷豐富,未成年人不當使用手機作為捷徑化學習工具問題逐漸加劇,引發了手機學習異化問題。手機學習異化主要表現為未成年人在學習或完成作業過程中,往往放棄主動思考,簡單選擇手機“搜題”,透過手機“告知”答案。

在未成年人各種使用手機的活動中,使用手機學習往往是家長和教師最不會干預的。尤其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線上教育、線上學習廣泛普及,甚至逐漸常態化,手機成為未成年人普遍使用的學習工具。資料顯示,在疫情期間,93.6%的未成年網民透過網上課堂進行學習;2020年,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後,透過網際網路學習的未成年人佔比已達到89.9%,其中做作業、複習學過的知識和線上答疑的佔比最高,均達到40%左右。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不僅提高了學校教育教學資訊化、智慧化水平,也衍生了大量的線上課程和線上教育資源,導致未成年人不得不透過手機學習,甚至捷徑化透過手機完成作業,未成年人手機學習異化問題不斷嚴峻。

二、手機沉迷對未成年人發展的主要危害分析

多樣化的手機使用活動導致未成年人手機沉迷,衍生出多重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給未成年人學習和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不良影響,甚至產生諸多危害。未成年人長時間沉迷手機引發了睡眠不足、近視、超重、肥胖等健康問題,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過度化沉迷手機影響了正常的社會性發展,誘發抑鬱等心理疾病;捷徑化使用手機學習,影響了學習能力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的發展,弱化學習力;無序性沉迷手機引發了違法犯罪等多種失範行為,對未成年人未來的正向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一)長時間沉迷手機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在便捷化、高刺激、娛樂化的手機使用過程中,未成年人往往容易喪失時間感,長時間沉浸於手機網路社群,給身體帶來了極大危害。一方面,長時間沉迷手機導致未成年人睡眠不足,近視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出警示,螢幕使用時間與較短的睡眠時間相關聯。長時間沉迷手機容易引發未成年人的晚睡行為,進而產生睡眠不足問題。相關研究指出,與使用傳統手機的青少年相比,擁有智慧手機的青少年在睡前更多地使用電子媒體,因而擁有智慧手機與青少年晚睡行為有關。2020年,我國青少年睡眠不足的現象依然明顯,只有46.4%的青少年在上學日每晚可以睡足8小時及以上,平均睡眠時間為7.8小時。過長的“小螢幕使用時間”加劇了未成年人的用眼過度,引發近視問題。國家衛健委報告,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其中6歲兒童為14.3%,小學生為35.6%,初中生為71.1%,高中生為80.5%。長時間沉迷手機擾亂了未成年人正常的生活作息,不利於其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更對其用眼衛生造成了直接威脅。

另一方面,長時間沉迷手機導致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現象嚴重,運動水平下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螢幕使用時間與脂肪過多、運動發育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利或無效關聯。長時間沉迷手機勢必導致未成年人長期缺乏體育運動,引發超重、肥胖問題。研究發現,每天超過2小時久坐不動使用媒體的男孩和女孩超重的可能性,分別是其他男孩和女孩的1.69倍和1.22倍。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健康情況有了明顯改善,但在超重和肥胖率上有一定程度上升。長時間沉迷手機導致未成年人運動量不足、運動水平低下。資料顯示,全球80%的青少年缺乏足夠的體育活動。長時間的手機使用行為使得未成年人身體運動時間被擠壓,身體機能下降,體力耐力不足,跑步等體育運動不能達標。

(二)過度化沉迷手機誘發心理疾病

與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對手機直觀、高刺激的內容偏好明顯,因而手機沉迷問題也更加突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螢幕使用時間與社會心理健康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利或無效關聯。對手機的單一偏好使未成年人過度化沉迷手機,對其他社會活動不感興趣,增加了其社會適應不良、抑鬱等心理疾病的發生率,嚴重影響其社會性的發展與社會心理健康。

一方面,手機為未成年人構建了一個虛擬化的網路社群,過分沉溺其中增加了未成年人與現實世界的斷裂感,產生社會適應不良問題。未成年人更擅長手機網路社群的交流和互動,並且在網路社群“無所顧忌”,但在現實社會中卻忽視甚至迴避與同輩的互動機會,形成“網路社群的叱吒風雲者”與“現實社會的膽怯者”的鮮明對比,現實的社會性發展得不到滿足,導致社會適應不良,進而引發抑鬱等心理疾病。國外研究人員提出了“臉書(Facebook)抑鬱症”,把它定義為青少年在臉書等社交媒體網站上花費大量時間,然後開始表現出典型的抑鬱症狀的現象。據估計,全球10—19歲的青少年中14%患有精神健康問題。《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有輕度抑鬱的為17.2%,有重度抑鬱的為7.4%,其中,小學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初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約為三成,高中階段的抑鬱檢出率接近四成。同時,手機迎合未成年人偏好形成的模式化、型別化內容更禁錮了未成年人的視野,使其視野逐漸狹窄,強化了個人的狹隘性,更易引發心理疾病。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極易成為網路欺凌的物件,長期遭遇網路欺凌且在遭遇欺凌時缺乏主動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未成年人,更易產生焦慮、抑鬱等嚴重的心理疾病。網路欺凌通常被定義為“一個群體或個人使用電子接觸方式,反覆地、長時間地對無法輕鬆保護自己的受害者實施的攻擊性、故意性的行為”。全球網路欺凌調查顯示,在全球範圍內,三分之一的父母報告他們社群的未成年人經歷過網路欺凌,全球手機網路欺凌發生率約為45%,中國未成年人手機網路欺凌發生率高達58%。網路欺凌與傳統欺凌不同,它不一定涉及身體、權力或力量,它可以完全匿名進行,觸及更大的受眾,並可能利用多種手段傷害他人。在網路欺凌中,未成年人多處於被欺凌且無處排解、無處求助的弱勢地位,害怕、焦慮的情緒增加了其罹患抑鬱等心理疾病的風險。

(三)捷徑化使用手機弱化學習力

一般來說,學習作為一種低刺激的活動,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投入才能獲得結果與反饋,而未成年人在學習時往往有一種希望儘快獲得結果的潛在心理需求。承載海量、易獲得教育資源的手機恰恰迎合了這種心理需求,成為未成年人學習、完成作業的“偷懶”工具。未成年人不分學習任務性質的直接使用手機尋找答案,與學習上的思考偷懶偏好相遇,捷徑化使用手機弱化學習力的危害便凸顯了出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螢幕使用時間與認知發育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利或無效關聯。捷徑化使用手機使未成年人的學習演變成一種被動性的“抄答案”行為,影響了學習能力提升,損害了學習興趣培養,不利於良好學習習慣養成,從而弱化了學習力。

一方面,未成年人沉迷於捷徑化使用手機直接尋找答案而不願意透過學校倡導的適切化方法策略掌握知識、解決問題,影響了其學習能力。在未成年人的學習過程中,任何一項學習任務都包含了對基本知識掌握、學習策略訓練以及學習能力培養的要求。然而,未成年人捷徑化使用手機學習,使得本應獨立或在教師、家長適當幫助下學習的基本知識、掌握的學習策略與形成的學習能力異化為對作業答案的簡單復現。不同學習任務要求下的問題解決策略淪為簡單粗暴的手機“一鍵操作”,替代了運用恰當方法正確解決問題的有意義學習過程。未成年人新型的手機“抄作業”策略與家長教育孩子的“省事”傾向相遇,原本的思維和學習能力的訓練過程被家長無意識地省去。捷徑化使用手機學習使學習變成了一件“力氣活”,喪失了認知和思維過程的學習活動弱化了學習的多維意義,造成了未成年人學習能力的下降。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長期捷徑化使用手機學習影響了其良好的學習體驗,導致其學習的動力系統(外在動力和學習興趣)和毅力系統(學習習慣和學習意志)難以建立,造成了學業成績的下降。調查顯示,11.5%的未成年人認為網路學習時間過長會造成學習退步。未成年人長期捷徑化使用手機尋找答案,使得學習變成了一個簡單重複、毫無意義的機械行為,直接損害了未成年人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知識有用性的感知,導致未成年人無法建立起正常的學習動力系統。同時,未成年人對捷徑化使用手機復現答案的路徑依賴,影響了其堅持透過恰當方法克服困難、探索答案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意志,無法建立起學習毅力系統。捷徑化手機學習中,未成年人學習動力耗竭疊加學習毅力缺失,影響了其學習力的發展。

(四)無序性沉迷手機引發失範行為

在准入限制不完善的手機網路社群中,資訊資源良莠不齊,上網群體魚龍混雜,相應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未成年人沉迷手機呈現出無序性樣態。在社會生活的某一特定領域中,如果沒有明確的標準指導人們的行為,失範就會出現。手機網路社群容易形成社會監控的盲區,更容易成為未成年人失範行為的“重災區”。未成年人無序性沉迷手機極易導致道德問題、違規問題、違法問題以及犯罪問題等多重失範行為。

一方面,手機網路社群資訊資源收發的匿名化與傳播的無序性使得未成年人更易產生道德問題和違規問題。在手機網路社群中,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獨立社交賬號,社交群體內部的資訊交流是暱稱化、匿名化的。未成年人可以拋開現實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重塑自己的網路新角色,加劇了未成年人在手機網路社群中行為的隨意性,增加了未成年人道德問題與問題行為產生的風險。在手機網路社群中,資訊傳播彌散,未成年人更易接觸不良資訊。2009—2019年,近七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與近六成的未成年人被害刑事案件都存在未成年人不正常接觸網路不良資訊的問題。在手機網路不良資訊的影響下,未成年人極易產生失範行為,其失範行為在手機網路社群中也更易彌散性、無序性傳播,並難以得到及時控制。在難以得到及時糾正與干預的情況下,未成年人的這些失範行為往往會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無序性沉迷手機導致其接觸的上網人群魚龍混雜,更易接觸到與之“共鳴”的行為失範群體,容易模仿行為失範群體“學壞”,個別未成年人與行為失範群體“比著做壞事”的風險增加。有調查顯示,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犯罪案件呈現出侵財型犯罪佔主體地位、初中及以下學歷犯罪佔比越來越高、共同犯罪特徵明顯等特徵。在手機網路社群中,未成年人可獲取、接收到的行為失範案例數量龐大,失範行為型別多樣。未成年人自制能力較低,法律意識薄弱,叛逆性強,行為失範群體往往會成為其“學壞”的“榜樣”。這些“壞榜樣”藉助網路,理論上可以同時態、無邊界地影響到網路社群中所有對他們缺乏“免疫力”的未成年人。在網路社群中,與其他行為失範群體相比,未成年人行為失範群體更容易為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而產生“比著做壞事”的風險。

三、未成年人手機沉迷的教育干預措施探討

在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討論“使用手機幹什麼”和“如何使用手機”比討論“是否應該使用手機”更具建設性。因此,有效地引導和幫助未成年人合理適度使用手機是避免其沉迷手機的應有之義。為防治未成年人手機沉迷,在國家教育干預政策基礎上,多元利益相關主體應嚴控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年齡、空間和時間“紅線”,干預未成年人的手機使用時長、接收內容、“觸網”行為,幫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確使用手機的意識與行為。

(一)嚴控未成年人手機“觸網”紅線

在對未成年人沉迷手機行為進行教育干預過程中,確立並嚴控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觸網”紅線是基礎性舉措。防控未成年人“觸網”紅線應從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年齡、空間和時間三方面進行強制性規定,避免未成年人因過早、過界、過度使用手機而對其健康發展造成不必要的影響與危害。

嚴控手機“觸網”年齡紅線。從接觸手機的機會看,作為“數字原住民”的未成年人從出生就生存於網路環境之中,這使破解未成年人手機“觸網”低齡化問題迫在眉睫。2020年,我國小學生在學齡前首次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已達到33.7%。使用手機對兒童早期視力發展具有更大的負面影響。早在1999年,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就提出了“螢幕時間”這一概念,建議2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電視等電子裝置。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歲以下兒童不要接觸任何電子螢幕。確定“觸網”年齡紅線已成為國際社會倡導的嚴控手機“觸網”低齡化的重要教育干預舉措之一。針對手機“觸網”低齡化問題,我國應遵循兒童的生長髮育規律,借鑑世界標準,確立合理的手機“觸網”年齡,積極向社會、學校和家長宣傳,並督促其遵照執行。

嚴控手機“觸網”空間紅線。從攜帶手機的空間來看,學校作為專門學習場所,杜絕未成年人將手機帶入學校或課堂已成為一個明文規定。2018年,法國提出,禁止3—15歲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2021年,我國提出,要確保手機有限帶入校園,學校應當告知學生和家長,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和課堂。對未成年人特定場所內攜帶手機行為予以限制性規定,要求“有限攜帶手機進入學校”“禁止攜帶手機進入課堂”應成為防控未成年人手機“觸網”的空間紅線。另外,家庭場域內,臥室作為未成年人的休息場所,是一個較為私密的空間,私密空間更容易引發未成年人沉迷手機行為。1999年,美國兒科學會曾建議:在孩子的房間裡創造“無電子媒體”環境。強調“臥室不能攜帶手機”,嚴控未成年人私密空間內的手機“觸網”行為,應成為防控未成年人手機“觸網”的另一空間紅線,亟需得到社會的關注和父母的重視。落實空間紅線需要家校協同,家長“不給手機”與學校“不讓帶手機”形成合力,保證未成年人學習、休息空間不受手機干擾。

嚴控手機“觸網”時間紅線。夜晚是未成年人身體休整與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段,保持良好的睡眠於未成年人而言至關重要。然而,夜晚是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最集中的時段,未成年人在夜晚時段沉迷手機極易導致睡眠不足,並且在燈光不足情況下使用手機對其視力會產生更大負面影響。2019年,教育部提出,面向境內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直播類培訓活動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1:00。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再次重申,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21點。未成年人娛樂性手機使用的最晚時間同樣應該引起注意。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提出,所有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路遊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國家在制定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特定時間的禁止性規定時,應將未成年人其他非教育培訓類手機娛樂活動開放時間納入法律規定,保障未成年人充分的休息時間,防止用眼過度。

(二)保障未成年人手機使用時長合理化

單位時間內手機使用時長是衡量是否手機沉迷的操作性指標,因此相關部門出臺的防治未成年人手機沉迷的政策一般都包括限制單位時間內使用手機的時長。時間維度下,保障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時長合理化,必須貫徹使用時長的單次合理、總量合理和結構合理三大原則。

貫徹單次合理原則,保證未成年人每次使用手機時長適度。在國家政策語境內,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學習的單次時長提出了要求。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提出,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使用手機單次學習時長規定不僅要具備操作性,更應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用眼衛生與有意注意時長。伴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手機娛樂更容易造成未成年人手機沉迷,關注未成年人單次使用手機娛樂時間過長問題更具現實的緊迫性。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提出,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2021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提出,嚴格落實網路遊戲使用者賬號實名註冊和登入要求,所有網路遊戲必須接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路遊戲防沉迷實名驗證系統。防沉迷系統的建立對於防止未成年人單次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問題具有關鍵性作用,相關部門應儘快著手促進防沉迷系統嵌入每一個手機客戶端。

貫徹總量合理原則,保證未成年人在單位時間內使用手機累計時長適度。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等十五部門提出,學校教育本著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教學和佈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產品,使用電子產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使用電子產品總時長佔比的規定為未成年人手機學習的累計時間確立了標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還提出,要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合理控制學生連續線上培訓時間。在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長規定之外,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門提出,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針對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總時長,應將學習目的與非學習目的的手機使用時間統籌考慮。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曾建議,2—5歲的兒童每天靜坐接觸電子螢幕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越少越好。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細化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單位時間內手機使用總時長規定,使手機使用時間嚴格控制在合理時長範圍內。

貫徹結構合理原則,保證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時長結構適宜。2018年,國家衛健委建議,學生每學習40分鐘左右,要休息10分鐘。在未成年人手機使用中,規定單次使用手機一定時長後必須進行一定時長的休息,既反映了用眼衛生需要,又成為最佳化未成年人手機使用時間結構的重要保障。教育部等八部門提出,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後,應休息遠眺放鬆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規律性的休息時間對未成年人長時段的手機使用時間進行了階段化分割,減緩了其長時段使用手機帶來的“螢幕壓力”。學校與網際網路企業應積極、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休息時間規定,保證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時間的結構合理性。

(三)推進未成年人手機接收內容分類化

面對手機網路呈現出的良莠不齊內容,如何避免未成年人接觸與瀏覽兒童不宜內容和不良內容成為教育干預的重中之重。因此,推進未成年人手機接收內容分類管理應遵循人群分類原則與質量優先原則,幫助未成年人有效區分適宜內容與不適宜內容,高質量內容與低質量內容。

推進手機接收內容人群分類原則,保障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時,能夠直接進入青少年模式,且在該模式內瀏覽與接觸的內容符合其具體年齡特徵。2021年,教育部提出,學校為學生提供的上網設施,應當安裝未成年人上網保護軟體或者採取其他安全保護技術措施,避免學生接觸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的資訊。中央網信辦提出,未成年人進入青少年模式後,所有網路影片使用者使用時段、服務功能、線上時長均受限,只能訪問專屬內容池。在國家強制性法律規定基礎上,落實青少年模式必須堅決避免無視未成年人使用成人身份證註冊資訊、購買賬號等行為,推行更加精細化的內容-人群匹配檢測方式。同時,相關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適宜性,督促網際網路企業對手機客戶端的海量資料進行內容管理與審查,及時對違禁內容予以禁止與處罰,防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內容。

推進手機接收內容質量優先原則,保障未成年人使用手機時,其瀏覽與接觸的內容是分質量等級的。首先,要嚴厲打擊與及時清除以迎合“偷懶”心理、追求刺激心理等增加吸引力的內容。2021年,國家規定,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其次,國家和相關網路企業應採取一定舉措對未成年人可接收內容進行分型別質量等級評估,把未成年人可接收內容按型別分成學習類、遊戲類、社交類、影片類等,並對不同型別的內容進行優良評估。最後,對評估後的內容按照質量高低進行排序,對高質量內容優先推薦,保障未成年人接收更高質量的內容。

(四)指導未成年人手機“觸網”行為適度化

指導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適度使用手機是保障未成年人理性“觸網”的最後一公里。2021年,《全國首個“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報告》發現,父母有手機依賴行為,其子女手機依賴的機率幾乎翻倍;如果教師能更多地關注學生,則會減少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因此,指導未成年人手機“觸網”行為適度化需要遵循家長引導原則與教師引導原則,家校合力,實現對未成年人手機“觸網”行為的正向教育干預。

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行為大多發生在家庭場域內,家長榜樣作用非常重要。從家庭的作用來講,家長引導原則強調家長使用手機的態度、行為對未成年人手機使用行為的正向影響。首先,家長要形成適度使用手機的習慣,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從幼年階段開始認可理性使用手機的意識和行為。其次,家長要提升網路媒介時代的育兒素養,既要持積極的心態來看待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行為,善於引導他們適度使用手機,又要避免使用這一媒介作為電子保姆,避免“圖省事”式利用手機“哄孩子”的現象。最後,家長要了解未成年人使用手機的狀況,將其手機使用狀態限於青少年模式,並使其認同且習慣於青少年模式。

從學校層面的干預來講,教師引導原則強調教師不僅要正向引導未成年人手機“觸網”行為,而且要從教育角度培養其良好網路媒介素養。2021年,教育部提出,加強課堂教學和作業管理,不得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出現因個人工作便利而不當依賴手機進行學生教育與管理的現象,應增加線下課堂情境中與學生的互動,引導未成年人投身於現實情境的學習,緩解其手機沉迷問題。同時,教師應承擔起對未成年人開展正式網路素養教育的任務,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使用手機的態度與認識,將手機看作一種工具,而不是演化為被手機支配的人。

來源丨《中國電化教育》

作者丨秦玉友: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農村教育、教育政策。王玉姣: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村教育、教育政策。

分類: 汽車
時間: 2022-02-10

相關文章

思域接招吧!長安UNI轎跑實車曝光,大溜背+自適應尾翼不簡單

思域接招吧!長安UNI轎跑實車曝光,大溜背+自適應尾翼不簡單
雖說這幾年SUV車型非常熱門,以至於各大車企都在扎堆比拼SUV,不過從實際銷量表現來看,轎車明顯還是更加強勢一些,可見願意購買轎車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因此車企們自然也不會放過轎車市場,尤其是隨著年輕消費 ...

提供魔改服務!長安UNI品牌體驗中心或10月開業,新轎車11月釋出

提供魔改服務!長安UNI品牌體驗中心或10月開業,新轎車11月釋出
網上車市從長安汽車官方招標平臺獲悉,長安將釋出UNI Service服務品牌.最快將於10月建立UNI品牌體驗中心.UNI工坊.UNI魔改公園,可提供快保.洗車.鈑噴.魔改等多種服務.品牌體驗中心的建 ...

中國新能源要成香餑餑?比亞迪再向歐洲發運唐EV,累計突破1000臺

中國新能源要成香餑餑?比亞迪再向歐洲發運唐EV,累計突破1000臺
今年5月19日,比亞迪官方向外界宣佈,其新能源汽車業務將正式佈局歐洲市場,而挪威將成為比亞迪新能源進入歐洲乘用車市場的首站.據悉,比亞迪首批100臺唐EV車型已經於5月底發運,並且8月份時在挪威上市並 ...

特斯拉Model Y排第一,長安CS75 PLUS降至第七,9月SUV銷量榜出爐

特斯拉Model Y排第一,長安CS75 PLUS降至第七,9月SUV銷量榜出爐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零售銷量資料統計,9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58.1萬輛,同比下降17.4%,環比增長9.0%:1-9月份累計銷量1448.5萬輛,同比增長12. ...

熱門新車扎堆上新,國產“大爆款”現身,閉眼買錯不了

熱門新車扎堆上新,國產“大爆款”現身,閉眼買錯不了
[有車以後 新車盤點]日前,工信部公佈了最新一期(348批)的申報目錄.在此次申報名單中,思域姊妹車型廣汽本田INTEGRA.坦克300官方改裝版.榮威全新混動車型以及iMAX8四座版等都有亮相,話不 ...

外觀超帥但尺寸不大,長安UNI-V無偽裝實拍圖曝光

外觀超帥但尺寸不大,長安UNI-V無偽裝實拍圖曝光
近日,可能是由於釋出日期的逐漸臨近,長安UNI各種角度的實拍圖,越來越多的在網上流傳,即前幾日內飾諜照之後,今天,網友又在地庫中拍到了該車安全無偽裝的測試車實拍圖除了車尾之外,整車的外觀已經清晰地展現 ...

搭載2.0T+愛信8AT!軸距2890mm,實拍體驗長安UNI-K

搭載2.0T+愛信8AT!軸距2890mm,實拍體驗長安UNI-K
自主品牌在最近幾年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湧現出一大批實力不俗的全新車型,使得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形式更加激烈.長安UNI-K是長安UNI系列的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中型SUV,上市以來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

無憂之選 ——試駕比亞迪宋PLUS EV

無憂之選 ——試駕比亞迪宋PLUS EV
不僅安全,宋PLUS EV還擁有全面進階的產品實力,是一款真正能滿足使用者期待的高品質SUV. 文.攝影:施毓麟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開始選擇純電動車型作為代步工具.最近,我身邊不少朋友在考慮換車的時候 ...

設計超前、配置先進,運動版車型更增色,長安UNI-T競爭力分析

設計超前、配置先進,運動版車型更增色,長安UNI-T競爭力分析
圖/文:懂車快報 於晗 於2020年年中推出的長安UNI-T是長安UNI系列的首款車型,它不僅有著科技感十足的設計風格,智慧化科技和藍鯨NE動力平臺的加持也讓它擁有十分出色的硬實力,對於年輕消費者有很 ...

外在前衛有個性 內在科技夠智慧 長安UNI-T車型分析導購

外在前衛有個性 內在科技夠智慧 長安UNI-T車型分析導購
都知道汽車使用者越來越年輕,但如何打造讓年輕人喜歡的產品,卻是所有汽車品牌都面臨的挑戰.長安汽車近期推出的UNI品系是一種積極的嘗試,首先在造型方面做得尤其前衛.直接把概念車搬到了現實中,其次是車輛的 ...

全面升級性能當先 場地試駕長安CS55 PLUS

全面升級性能當先 場地試駕長安CS55 PLUS
炎炎夏日的重慶墊江,在西部汽車測試場上,我們終於近距離看到了第二代 長安CS55 PLUS.從上海車展亮相後,這臺車還是很值得關注,全新一代車型發生了巨大改變,頗有大哥長安CS75 PLUS的影子,細 ...

長安新款UNI-T旗艦型,運動套件加身後,是不是更招人喜歡了

長安新款UNI-T旗艦型,運動套件加身後,是不是更招人喜歡了
作為長安汽車UNI系列的主力產品,UNI-T定位於緊湊型SUV,憑藉著個性的設計風格,問世後迅速受到大批年輕消費者關注.前不久,長安UNI-T迎來年度小改款,新車‬在設計細節.配置等方面有所調整,同樣 ...

8月銷量僅3千,全新長安銳程CC現身,搭藍鯨動力翻身在即?

8月銷量僅3千,全新長安銳程CC現身,搭藍鯨動力翻身在即?
隨著晶片短缺問題遲遲沒能緩解,8月份國內車市一片蕭瑟,同比大幅下滑的車企可不少,作為國產車的頂樑柱,長安自主系當月也沒能倖免呈現下滑.車企整體表現差強人意,旗下產品更是一言難盡,CS75系列拳頭車型同 ...

新車 | 長安啟動UNI-K“240小時超級任務”測試 驗證複雜工況效能

新車 | 長安啟動UNI-K“240小時超級任務”測試 驗證複雜工況效能
文:懂車帝原創 陳旭明 長安汽車啟動UNI-K"240小時超級任務"測試 [懂車帝原創 產品] 9月20日,長安汽車啟動UNI-K"240小時超級任務"測試專案 ...

被“誇上天”的長安UNI-T,銷量和口碑為什麼卻越來越不好?

被“誇上天”的長安UNI-T,銷量和口碑為什麼卻越來越不好?
這兩年長安汽車的發展有目共睹,旗下的多款車型在市場中的表現也並不錯.尤其是長安的UNI系列到來之後,不管是在市場中的關注度,還是產品營造出來的實力,更加引起關注度.甚至,很多人表示,長安的UNI系列是 ...

新車 | 233馬力“鋼炮”!長安UNI-T 2.0T或年內上市,競爭領克02?

新車 | 233馬力“鋼炮”!長安UNI-T 2.0T或年內上市,競爭領克02?
文:懂車帝原創 陳旭明 長安UNI-T 2.0T版工信部申報圖 長安汽車招標公示資訊 [懂車帝原創 產品] 長安UNI-T於2020年6月上市銷售,作為長安UNI系列的首款車型,以其個性化的造型設計, ...

5款新車型申報圖曝光,新款長安CS75 PLUS大改,“小號雅閣”將至

5款新車型申報圖曝光,新款長安CS75 PLUS大改,“小號雅閣”將至
對於想買新車的朋友們來說,肯定會關注目前市面上有哪些新車型的釋出以及上市.那麼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又有什麼新車型將會陸續地與我們見面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近期所曝光的5款新車申報圖,其中新款長安CS ...

長安釋出全新“藍鯨版”轎車!車長4.8米+188動力,售9.79萬起

長安釋出全新“藍鯨版”轎車!車長4.8米+188動力,售9.79萬起
近日,新款長安銳程CC藍鯨版也正式上市了,官方指導價為:9.79-11.29萬元,新車一共推出了三款車型,整體的外觀和內飾均有調整,但整體還是延續了舊款車型的設計風格,動力也進行了升級,搭載的是藍鯨最 ...

精品小車再流行,中國也會進入K-Car時代嗎?

精品小車再流行,中國也會進入K-Car時代嗎?
汽車市場,這兩年我們常聽到的一個名詞就是"消費升級",但是如果你認為"消費升級"就是人們去買更貴的車型,那理解就會有些片面了.根據大資料分析,以今年上半年市場實 ...

這些國產都是王牌,品質絕不輸合資,15萬開回家美滋滋

這些國產都是王牌,品質絕不輸合資,15萬開回家美滋滋
[有車以後 導購]近幾年,國產車型的品質正在發生質的飛躍,它們的實力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高品質國產SUV越來越多.今天,我給大家推薦幾款素質品質完全不輸合資車型的國產SUV,近期想入手高品質SUV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