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又一家房地產公司進入破產重整期!
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資訊網顯示,2月2日,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管理人釋出公告公開招募投資人。
| 截圖來自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資訊網
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是浙江和潤集團旗下子公司,成立於2012年10月,註冊資本5億元,由富都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3.5億元,持股70%;和潤集團出資1.5億元,持股30%,主營業務為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等。
查閱房聯資料獲悉,2012年9月,也就是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成立的前一個月,其斥資約5.5億元取得高新區金融城板塊約105畝商業相容住宅土地,建設規模約53萬方。
| 截圖來自房聯
這是該公司在成都獲取的第一塊也是唯一一塊地。
拿地後,成都潤富置業邀請到了當時還未佈局成都市場的綠城參與專案設計和後期物業管理。
整個專案分三期開發建設,一期為6棟住宅和1棟商業、二期主要為3棟公寓及2棟商業、三期為寫字樓部分商業。其中住宅打造為兩梯兩戶的純板式大平層。
由於地處金融城高階住宅區核心位置和即便放到現在也不落伍的產品設計,潤富國際花園第一次開盤就出現“通宵排隊買房”的市場現象。
截止破產重整前,潤富國際花園一期、二期的住宅、商業和公寓已完成竣工驗收,而三期於2019年10月左右停工至今。
圖 | 潤富國際花園三期工地,圖源網路
公告顯示,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目前主要資產為“潤富國際花園”專案一、二期未售商品房、車位及三期未開發建設用地。
其中,一二期存量未售房產包含住宅、商鋪、公寓、車位,評估市場價值約14億元。三期在建工程包含兩棟寫字樓和商業,對應土地面積使用權評估價值約4億元。應收款項類共約4.7億元。固定資產類共約2800萬元。股權投資類截止2021年9月3日其對應價值約606萬元。總資產合計約23億元。
負債方面,在預重整期間管理人接受債權登記情況顯示,目標公司債權申報金額約70.19億元,涉及抵押債權、稅收債權、工程款及其他債權。
事實上,從2020年9月起,潤富國際花園就已陷入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因“開發商在業主不知情背景下將部分房產抵押給第三方,導致業主無法備案等”問題引發業主維權,彼時高新區管委會給出的答案是由於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存在未足額繳存專項維修資金和部分房產被法院查封的問題導致。
去年9月初,有潤富國際花園購房者在網路問政平臺留言稱“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違法抵押數百公寓業主房屋”,“開發商於2019年5月為業主辦理交房,至今沒有為業主辦理房屋登記備案”。
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該公司涉及的相關法律訴訟近百條,身份為被告/被上訴人涉及的案件總金額約14.7億。
| 截圖來自天眼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初,浙江省舟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了一則執行裁定書,裁定書顯示,成都潤富置業的母公司和潤集團及四家關聯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浦發銀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標的2.07億元,並就舟山市藍海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名下一塊土地使用權拍賣價款在7.3億元範圍內享有有限受償權。
此外,多家銀行追債和潤集團,包含國家開發銀行、工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均與和潤集團及關聯公司存在金融借款的訴訟糾紛。
在一系列金融糾紛中,和潤集團董事長從“舟山首富”變成了“老賴”。
母公司自顧不暇,去年9月初,成都潤富置業提出預重整申請。
2021年9月3日,四川省中級人民法院釋出(2021)川01破申33號決定書稱:經初步審查,潤富公司債權人人數較多、債權債務關係複雜,涉及大量購房業主,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潤富公司提出預重整申請,出具了經公司股東會決議同意履行預重整義務的書面承諾書,並預交了20萬元的預重整啟動費用,已符合啟動預重整申請的條件,法院決定對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進行預重整。
而在此之前,潤富國際花園一二期未售的多套住宅曾出現在司法拍賣平臺,起拍單價為3.1萬單價為3.1萬/㎡起,而當時評估單價4.47萬/㎡起。在官方釋出的二手住宅成交參考價中,潤富國際花園參考價約3.8萬/㎡,在已公佈參考價小區裡排名前列。
板塊新房供應緊缺、專案地段好產品佳,再加上比市場價低了不少的起拍價,綜合因素疊加下,潤富國際花園這批法拍房一出來,就吸引到了不少的關注度。但據說這些原定於在9月、10月拍賣的房源在開拍前因為案外人提出異議暫緩拍賣。
破產重整之後,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旗下的資產將由誰接管呢?
根據成都潤富置業有限公司破產程式司法招商公告第七條——應徵條件顯示,應徵人需具有協助目標公司執行破產重整計劃的資金實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具備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商業信譽。並提到,鑑於當前經濟形勢,全資國企應徵人優先考慮。
也就是說,若進展順利,重整成功,對成都潤富置業公司來說無疑是一次“重生”的機會,潤富國際花園專案三期將被盤活,久違的金融城將迎來新供應。
那麼經歷此番破產重整後,企業的後續發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文軒智庫專家、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當下破產重組案例頻發充分說明當前企業,在行業調整下的抗風險能力比較弱。成都市場這幾年總體來講是往上走,但是如果說企業沒有做好市場週期的把控,一旦出現疫情或者其他行情的變化,對於整體來講影響比較大,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講,跟企業對於市場的把控能力有關係,把控能力比較弱,比如專案投資的比較多,資金回籠速度比較慢,就會使得企業經營壓力一下子增大,最後出現破產風險。
成功破產重組,首先要站在維護購房者權益這個角度,這是最基本的,相對銀行和其他債權人來講,購房者的權益是一定要保障的。同時,成功破產重組以後,企業還是應該更好地去解決債權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了,才能考慮到後續發展,迫在眉睫,不能拖泥帶水,不要遺留一些社會問題。
文軒智庫專家、諸葛找房資料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雪則認為,企業成功破產重整之後,一方面,積極盤活留存資產,提高核心競爭力,加速產品去化回款能力;另一方面,選擇較為符合自身發展戰略與預算週期的投資板塊,避免盲目擴張規模,可積極引入戰投,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
另外,關於破產重整成功之後債務怎麼處理等問題,文軒財經連線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李楊律師,其表示若重整成功,依據破產法第94條規定,按照重整計劃減免的債務,自重整計劃執行完畢時起,債務人不再承擔清償責任。與破產清算不同的是,重整成功後,債務人事業獲得重生。若重整失敗,即債務人不能執行或者不執行重整計劃的,人民法院經管理人或者利害關係人請求,應當裁定終止重整計劃的執行,並宣告債務人破產。人民法院裁定終止重整計劃執行的,債權人在重整計劃中作出的債權調整的承諾失去效力。債權人因執行重整計劃所受的清償仍然有效,債權未受清償的部分作為破產債權。
但,最後誰會成為成都潤富置業的“白衣騎士”呢?
來源:文軒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