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公攤面積,幾乎每個購房者都有一肚子的抱怨:花了100㎡的錢,卻只買到一個70㎡左右的房!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公攤面積”一直為人詬病。
那麼,公攤面積有可能會取消嗎?公攤面積包含哪些?“無公攤”時代,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具體資訊一起來看。
01
官媒再發聲:
公攤面積是筆糊塗賬!
近日,新華社旗下“新華每日電訊”頭條發文——《公攤面積成糊塗賬?別再讓買房像開盲盒》,“公攤面積”再次引起熱議。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文章直言:公攤面積存在多年,伴生的一系列亂象一直未得到根本解決,特別是關於公共空間的計算,始終是筆糊塗賬。
並表示:取消公攤面積,尤其意味著杜絕其伴生的貓膩與漏洞,從源頭避免大量矛盾與糾紛,保證市場交易更公平透明。此舉既是為營造公平透明的房地產市場環境服務,也是為適應長遠改革,接續房地產稅、房屋產權到期後的相關政策等未雨綢繆,最終服務於民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網友留言截圖
而這,已經不是首次因公攤面積引發全民熱議。
2019年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林燚表示:“要真正落實中央調控過高房價的政策,各地除了要進一步研究房地產調控管理的新舉措,還應注意及時革除過時的老制度。建議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和公攤面積,與國際接軌。”
2018年7月,《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權威媒體集體帶頭髮聲:“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公攤面積真傷人。”其中新華社更是怒斥:“全世界只有中國房子有公攤面積,簡直是傷民傷財。”
|來源百度搜索
可見,國人苦公攤久矣。
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由於全國沒有統一的計算標準,各地的計算方法也不同,關於公攤面積的具體數字一直是個謎。一些無良的開發商為了獲取更多利潤,會有意無意地增加公攤面積,達到賺錢的目的。
據此前媒體報道,要論這方面最出名的,莫過於2010年的山東高密樓盤“貴賓首府”,這個盤得房率只有48%,被戲稱為“史上最牛”的公攤面積——買了85平的房子,到手居然不到50平。
時隔11年,類似事件再次上演。2021年9月,青島的維多利亞灣六期收房,也因為高達46%的實際公攤率刷了屏。有業主買了146平米的房子,實際使用面積居然僅為78平米...
不得不說,開發商的套路實在太深了。
02
公攤面積包含哪些?
取消公攤面積,還有多遠?
其實,公攤面積制度早在二十年前就從香港引入內地,除了重慶市,中國各城市在實踐中,均以套內面積+公攤面積作為計價標準。
但該制度自誕生起,便成為一眾購房者的心結,直至2013年,公攤面積在自己的發源地香港壽終正寢,卻在內地城市延綿至今,甚至愈演愈烈。
|圖源網路 侵權聯絡刪除
合肥自然也難以倖免,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新房拿到手後可支配的空間越來越少了。
目前合肥的新房中,帶電梯的高層得房率一般在70%-80%之間,公攤面積約20%起步,對於部分寫字樓或者商鋪來說,公攤面積甚至會超過50%。
這意味著,100平高層設計成三房的話,最後可能只有一個房間能勉強塞下寬度1.8米的床鋪,“擁擠”成為新房典型的特徵。
01
什麼叫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就是:建築物的建築面積除去套內面積之後所剩得這部分面積。
02
公攤面積包括哪些?
第一部分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裝置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等;
第二部分包括: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03
公攤面積引發了哪些問題?
對普通的購房者來說,光是弄明白這些概念已經夠頭大的,更別提自己動手測量了。這個複雜的“公攤面積”,於是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物業管理所有的費用本應面向室內部分,但物業費卻是按建築面積收的。如果說這尚可接受的話,供暖費也按建築面積計算實在匪夷所思,因為公攤面積裡基本沒有供暖裝置。
隨著房屋精裝修政策乃至未來房地產稅的出臺,都會面臨按哪種面積收費的問題。既然公攤缺少標準、管理混亂,未來購房時,是否有可能只看套內實際使用面積呢?
04
取消公攤還有多遠?
其實早在2002年,重慶就以地方法規的形式,首次對商品房的計價方式做出規定:商品房現售和預售,以套內建築面積作為計價依據,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商品房權證應當載明共用部位及設施。
近幾年,為回應民眾訴求,廣州、北京等地也開始出現按套內建築面積計價的探索。
但是,如果直接取消公攤面積,也會引發系列問題。
|圖源網路 侵權聯絡刪除
就好比重慶這座城市,取消公攤面積,我們同時也要接受地產商最大化壓縮公共區域,節約成本。屆時,呈現在市場上的興許就是2梯4戶變成2梯8戶,大電梯變成小電梯,原本氣派的門廳、過道縮到最小,仿若回到舊時代的宿舍樓。
這樣一來儘管得房率拉到滿分,但居住舒適度、美觀度將一落千丈。
03
無公攤時代
房價會上漲嗎?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一項新規徵求意見稿。據徵求意見稿顯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圖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
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檔案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據悉,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9年3月15日,目前已截止。
如果按照該項規定,房子的公攤面積不再算進房子的交易面積中,若真的按照套內面積進行交易,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01
改變計價方式,變相漲單價
公攤費用可能會繼續攤在你購房的單價裡,只不過是以另外一種計價方式而已。所以房屋總價不變,變的只是計價方式而已,畢竟開發商也是需要保證自己的利潤。
02
公攤小的住宅更受歡迎
對於開發商和房企而言,未來都會更加青睞公攤小的商品住宅,而這類產品業態主要以洋房和小高層為主。未來,市場上的住宅產品中,小高層和洋房或許更受歡迎。
03
業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監管部門人士:住建部取消住房公攤面積的動議無疑是一項消除積弊、惠及民生的舉措。但沉珂已久,除之不易。取消公攤面積勢必直接導致相關主體利益的調整,其可能產生的效應當加研判。
部分業內專家認為:公攤面積是房地產市場“最不透明的一項指標”,由此導致的房屋買賣糾紛及服務收費爭議由來已久。他們建議,從制度上堵住現行法規漏洞,考慮適時引入國際通行的以套內面積為單位的房屋計價體系。
今日話題:關於#取消公攤#,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說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