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患者飲食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幾乎是所有腎病患者共同的疑問,現代醫學認為腎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攝入優質高蛋白飲食,比如瘦肉,牛肉、雞蛋、牛奶等,但是豆類食物比如黃豆、豆芽、豆腐、綠豆等植物蛋白少吃,因為植物蛋白含有大量嘌呤鹼,會增加腎臟負擔,所以儘量不吃。
如果患者出現比較嚴重的腎功能損害,比如高血壓、少尿、水腫、肌酐、尿素氮增高表現時,需要嚴格控制每日蛋白攝入量,這樣可以幫助減少蛋白質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氮對腎臟的負擔。對於水腫的患者還要求控制每日鈉鹽的攝入量,病情進一步加重者還要控制飲水量。就我個人臨床觀察來看,我建議即便是輕症的慢性腎病患者也要清淡飲食,少鹽、少油、少脂、少糖,並且儘可能地少吃高蛋白的食物,這樣更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中醫是一門自然醫學,很多中藥本身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食用的食物,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適當的多吃一些食物對身體也是有益處的。比如輕度水腫的患者可以用玉米鬚煎湯代水服用,幫助利尿消腫。紀麗蓮報道用玉米鬚的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經過口服、皮下注射、靜脈注射均有利尿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鬚煎湯代水服用,通常用量較大,用量在40-60g,量少的話效果並不明顯。再比如山藥,慢性腎病患者也適合多吃一些,中醫認為山藥主要是補肺脾腎虧虛。唐群、雷久士、吳華等人研究發現山藥多糖可以透過抑制一種名為“MCP-1”的蛋白質,來達到幫助改善腎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