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身邊總有些人怎麼吃都吃不胖,真是羨煞了那群喝水都會長胖的人,
更過分的是,那群瘦子還整天在尋求長肉的方法,
還真印證了那句話,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今天,想和瘦子們來聊一聊,為何你就是長不胖?
首先啊,有些人胃口差,食慾不佳,中醫認為,胃主受納,脾主健運。
簡單講,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皆由胃將之轉化成人體所需的精氣,然後呢,再由脾將之運轉到五臟六腑。
大家試想一下,若是吃的本就不多,胃裡自然就沒多少精氣,脾也無精運轉,五臟六腑都缺乏營養,人怎會不瘦?
所以說,這類瘦子大都脾胃虛寒,抵抗力偏差,平時也比較怕風。
是故,對於此類胃氣不足者,當以益氣健脾為主。
而論及健運脾胃,首推參苓白朮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參苓白朮散:人參、白朮、茯苓、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參苓白朮散這個方子非常經典,十味藥材,大都功善健脾和胃,
方中人參、白朮、茯苓味甘善補,主入脾經,均為益氣健脾之要藥,三者同為君藥。
山藥、蓮子味甘澀,而功具收斂,既能助君藥健脾益氣,兼能止瀉。
白扁豆、薏苡仁可助茯苓、白朮健脾滲溼,將體內化解的痰啊、溼啊從下焦排出體外,
砂仁辛香溫散,主入脾、胃經,善芳化中焦之溼濁、溫理脾胃之滯氣,實為化溼開胃醒脾之良藥。
《珍珠囊》:“治脾胃氣結滯不散。”
桔梗善宣肺利氣,通調水道,又能載藥上行,培土生金。
最後,再加一味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怎麼吃都不胖的人,
這類瘦子啊,主要是胃火比較旺盛,吃得雖多,但消化得也快。胃的功能倒是不差,只是脾的功能比較差,沒有能力把精氣轉運出去。所以這類人啊,常常容易吃什麼拉什麼,“完谷不化”的成語由此而來。
所以,這類瘦子大都是陰虛。雖然瘦,卻不怕冷,非但不怕冷,還整天五心煩熱的,並伴有口乾舌燥之感,喝多少水都不覺得解渴,晚上睡覺還老容易出汗,睡也睡不好。
陰虛啊,其實是很多基礎疾病的根源,諸如糖尿病、甲亢、更年期綜合症等。
然而,要說到陰虛,首推六味地黃丸,出自《小兒藥證直決》。
六味地黃丸: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牡丹皮。
熟地味甘厚,性微溫,質地柔潤,功善益精填髓,為滋補陰液之要藥。
山藥、山茱萸既可助熟地滋陰,其味偏澀,是故又功兼收斂,補中有守。
茯苓、澤瀉淡滲脾溼,共瀉腎濁,助真陰,而瀉相火。
牡丹皮味苦性寒,功善清瀉虛熱,兼制山茱萸之溫澀。
最後,作一簡單總結,瘦子多為脾胃虛寒,或是陰虛燥熱,
脾胃虛寒者,當健脾和胃,代表方以參苓白朮散為主;
陰虛燥熱者,當滋陰養液,代表方以六味地黃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