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與克拉黴素,阿奇黴素等抗菌藥物屬於同一個大家族,這類藥物作用於細菌的核糖體,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與作用於細菌細胞壁的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殺菌劑比較,其抗菌活性較弱,但是對於肺炎支原體,衣原體等非典型致病菌所導致的感染,如支原體肺炎,羅紅黴素等大環內酯類藥物則具有獨特的抗菌優勢,這是因為支原體、衣原體等非典型致病菌沒有細胞壁,青黴素,頭孢菌素等作用於細胞壁的殺菌劑就沒有了用武之地,而大環內酯類藥物在治療這類病原菌感染時則脫穎而出。
雖然都屬於大環內酯類藥物,但是羅紅黴素與克拉黴素,阿奇黴素等耳熟能詳的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比較,其在抗菌效果上要遜色於這兩種藥物,如治療肺炎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導致的急性扁桃體炎,社群獲得性肺炎等,克拉黴素名列第一,而治療支原體肺炎,阿奇黴素則名列前茅。在治療一些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女性盆腔炎等疾病時,首選的藥物都是阿奇黴素。因此,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以及鼻竇炎、中耳炎等耳鼻喉感染、支氣管炎,支原體肺炎或鏈球菌肺炎方面,羅紅黴素雖然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都不是首選的品種,羅紅黴素治療感染性疾病的優勢,相關指南推薦如下
一沙眼衣原體導致的宮頸炎
二蜂窩組織炎和丹毒
三百日咳
四衣原體肺炎
五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
大環內酯類藥物在治療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中的作用並非是抗菌,而是取其抗炎作用和調節氣道粘液分泌作用,提倡小劑量長期使用6個月,在這個領域羅紅黴素獲得了與阿奇黴素,紅黴素同樣級別的推薦。
服用方法
食物會影響羅紅黴素的吸收,因此,羅紅黴素需要在飯前15分鐘或飯後3小時服用,羅紅黴素分散片應該待藥物溶解在水中之後服用,可減輕其胃腸道反應並使藥物的吸收更好。
不良反應
羅紅黴素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其次還包括肝功能異常和導致心臟QT間期延長,QT間期延長是一種異常的心電圖表現,預示著尖端扭轉性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的風險加大。
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羅紅黴素與其他類的藥物之間相互作用比較多,應避免與氨茶鹼,茶鹼緩釋片,以及含有氨茶鹼的複方製劑如複方甲氧那明等聯合使用,否則會導致氨茶鹼的血藥濃度升高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
嚴重嘔吐或腹瀉情況下容易造成低鉀血癥,此時應避免服用羅紅黴素以免加重低血鉀誘發致命性了心律失常。
應避免與胺碘酮,三環類抗抑鬱藥等容易導致QT間期延長的藥物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