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是中醫獨具特色的診療方法之一,是望聞問切中望診的必不可少的內容。正常舌象為“淡紅舌、薄白苔”,舌質榮潤,大小適中,舌苔薄白均勻,乾溼適中,如受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舌象可產生生理性變異,所以舌診對於中醫臨床診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舌診內容包括望舌質(舌神、舌色、舌形、舌態)、望舌苔(苔質、苔色)、望舌下脈絡。舌頭胖大、有齒痕均屬於望舌形的範圍。舌胖大多主水溼、痰飲內停,多為脾腎陽虛,津液輸布障礙,水溼之邪停滯於體內所致。齒痕舌又稱齒印舌,是指舌體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跡,主脾虛、溼盛。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而受牙齒擠壓所致,所以常和胖大舌一起出現。
當出現舌胖大並有齒痕時,最好再觀察一下舌色,在此基礎上,如舌淡,多屬寒溼壅勝,或陽虛水溼內停;舌淡紅,多為脾虛或氣虛;舌紅多為內有溼熱痰濁壅滯。
如果出現上述訊號,治法還應以健脾祛溼為基礎,結合其他症狀辯證施治。臨床上常用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比如白朮,被前人譽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山藥,富含營養,容易消化,既能補脾氣,又能益脾陰,並可作為食品長期服用;茯苓、薏苡仁,這兩味藥常一起配伍用來健脾補中,滲溼止瀉;大棗,補脾益氣,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等。藥食同源的中藥可在日常生活中烹飪使用。除此以外,還有許多治療用中藥和方劑,比如很有名的參苓白朮散,四君子湯,歸脾湯,五苓散等,還應面診醫師,個體化精準醫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燦東,吳承玉.中醫診斷學 [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47-48
藥事網@藥事健康—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藥師集團,成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6000人實名制醫院藥師+醫生社群。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成員單位,入駐無錫市健康物聯網創新中心,騰訊新聞2019年傑出行業觀察者,今日頭條2020年最具影響力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