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畫派 “吳門畫派”亦稱“吳派”,自明中葉以後,以江南蘇州為中心,大為活躍,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吳門畫派流風瀰漫,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吳門派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在畫史上合稱“明四家”。 松江畫派 明代松江,地處江浙兩省的交通要衝,是當時全國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常有各地的文人學士過往,文化藝術因此而興盛。顧正誼、孫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陳繼儒、趙左、莫是龍、蔣藹等人分別創立了“華亭派”、“雲間派”、“松江派”,這三個畫派統稱為“松江畫派”。而在眾多的畫家中,唯董其昌執畫壇牛耳。 '四王'畫派 四大畫派共同特點是以'元四家'中黃子久的'恬淡平和'為最高審美標準,追求無一點塵俗之氣,一時學者風從,造成'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按年齡長幼'四王'的排列為: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 他們受到皇室扶植,是朝野共賞的人物,成為清初畫界公認的正統派。他們的畫風影響中國畫壇數百年。 王原祁 虞山派 清初,江蘇常熟虞山出了一個大畫家王翬(字石谷),畫風清秀工麗,內容雅俗共賞,一時學者蜂擁,形成虞山派。虞山派畫家很多,在王的子孫中就有十幾人,其中以石谷的曾孫王玖(二痴)成就較大,王原祁的裔孫王三錫亦能用石谷法實地寫生。虞山派流傳雖久,但因沒有突出人材,清末民國初年,已日薄西山。婁東派四王之一的王時敏,他本人身為京官,參與了宮廷許多重大的繪畫活動,因而影響日益擴大,不少人紛紛投到他的門下,形成了婁東派。婁東派的繪畫藝術只是祖述宗師,缺少創新和開拓,出了一些如王昱、王宸等'小四王'一類的畫家。 揚州畫派 清代康熙明,政權穩定,社會繁榮,一個藝術新潮派出現在萬商雲集的揚州的畫壇上,這便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揚州八怪'。'揚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畫家是:金農、黃慎、鄭燮、李鱓、李方膺、高翔、高鳳翰、羅聘。藝術上注重抒發心靈,標新異,不受約束,任情放筆。當時的社會習俗以封建正統為規則,如有相違,便被視為異端,世人便以'怪'視之。 金陵畫派 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南京地區出現了一支引人注目的畫派,世稱'金陵畫派'。一般認為以龔賢為首的八位畫家代表了這一流派的骨幹力量,他們中還有樊圻、高岑、鄒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人,稱金陵八家。金陵畫派中的個人畫風相距甚遠,彼此除偶有筆會以外並無深交。他們相聚在南京,用各自手中的畫筆,去描繪出自己的一片藝術天地。他們的藝術成就各不相同,而聲名最高、成就最大的當屬龔賢。 京江畫派 清代中後期活躍於鎮江地區的'京江畫派'(亦稱'丹徒派'),代表人物是張夕奄、顧鶴慶、潘恭壽、潘思牧、周鎬等人。這一流派的主要人物如潘恭壽,張崯,均師從吳門沈周、文徵明。他們能區別派中的優秀技法特別是對龔賢的筆墨技法'積墨'、'烘染'等。張夕奄和顧鶴慶是'京江畫派'的創始人。 海上畫派 19世紀中葉以後,畫壇名家雲集滬濱,各施所能,逐漸形成'海上畫派'。當時寓居上海的的名畫家有虛谷、任熊、任薰、任伯年、胡公壽等人,他們大都平民出生,以賣畫為業,創作題材豐富,畫面清醒通俗,深受工商人士和平民階層的歡迎。其遺風流波,影響至今。 長安畫派 到了20世紀的60年代,一個以趙望雲、石魯為代表的西安美術團體,在北京等地組織了一次巡迴展,他們以表現黃土高原古樸倔強為特徵的山水畫和表現黃土高原古樸倔強為特徵的山水畫和勤勞淳樸的陝北農民形象的人物畫,在中國畫壇引起轟動,大家稱之為'長安畫派'。其成員還有方濟眾、何海霞等人。 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畫派。這一畫派是在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下,近代中國藝術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的。'嶺南畫派'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繪畫之長,以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並保持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特色,創制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氣氛酣暢熱烈、筆墨勁爽豪縱、色彩鮮豔明亮、水分淋漓、暈染柔和勻淨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在今天的畫壇上仍活躍著一批代表畫家,如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等人。 |
sponsored links
國畫10大流派,你知幾派?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