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也稱大腰肌,位於腰椎椎體側方,腰椎橫突的前方,為一長梭形肌肉,起自腰椎兩旁,與髂肌(Iliacus muscle)共同終點於股骨小轉子(Lesser trochanter)上,合稱"髂腰肌"。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也稱大腰肌,位於腰椎椎體側方,腰椎橫突的前方,為一長梭形肌肉,起自腰椎兩旁,與髂肌(Iliacus muscle)共同終點於股骨小轉子(Lesser trochanter)上,合稱"髂腰肌"。
腰大肌可不僅僅只有簡單的屈髖作用,當上固定時,根據肌肉拉力線腰大肌具有屈髖、股骨外旋的功能。
而當下固定時,根據肌肉拉力線,一側收縮,使脊柱向同側屈,對側迴旋;兩側收縮,具有屈曲腰椎的功能。
腰大肌的觸診
第一步:被檢查者俯臥,檢查者用姆、食指觸診。拇指置於髂前上棘,食指置於臍部
第二步:取上述第一步拇、食指之間連線的中點,恰好在腹直肌1的外側。
第三步:以上兩步操作完成後,腰大肌就在腹壁深面,腹直肌1的外側緣。它的肌腹在手指下能被觸控到(被檢查者做屈髖動作時,有助於觸診腰大肌)。
腰大肌功能解析
腰大肌承擔了許多重要工作。我們從前面它的功能也可以看到,它不僅僅是曲髖作用,這暗示著雙腿的狀況可能會對脊椎帶來影響。
當腰大肌承擔太多負荷時,意味著它變得緊繃起來。
我們往往傾向把腰大肌視為加害者,因為緊繃的腰大肌會將脊椎拉離原本的位置。
但實際上,它也可能是受害者。
當軀幹周圍的肌肉都在正確的位置上發揮作用時,腰大肌才會顯示出它最佳的優勢
但是,當週圍肌肉失衡或者說緊繃,將骨盆偏離,這會造成腰大肌過多的負荷,並損傷它的功能。
長期久坐的人,臀部與腹直肌將變得緊繃,造成骨盆往後傾。這時候如果你還繼續進行不恰當的訓練,那麼你的腰大肌負荷會更多。
我們知道鍛鍊核心力量是有益的,但並不是說透過不斷的練習卷腹去實現功能。
我們也知道臀肌有力也是維持骨盆穩定的一個因素,如果臀肌短而緊繃的肌肉,就會限制髖的活動度,導致下背或者膝蓋進行代償。
為了抵禦臀部與腹直肌對骨盆的拉力,腰大肌會收縮,試圖穩定骨盆。
然而,如果此時你開始伸展腰大肌,讓它變得鬆弛,那麼臀部與腹直肌將更肆無忌憚地收縮,持續將骨盆拉離原本的位置,反倒對腰大肌施加更多壓力。
看出惡性迴圈了嗎?為了解決這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得先處理臀肌和腹直肌:
還有另一種狀況──就是豎脊肌過度緊張時,會造成骨盆往上拉,形成前傾。
這樣的姿勢也會對腰大肌造成影響。所以我們並不是一開始就去想著伸展腰大肌。
比較合理的想法是先溫和地收縮這條肌肉,增加這個區域的血液流量,然後休息。如果有需要,才試著讓這條肌肉變鬆。
不論發展出的是哪一種失衡姿勢,皆會讓腰大肌陷入困境。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先釐清骨盆是否有前傾或後傾的傾向,然後在著手對付腰大肌之前,先放鬆引起腰大肌不適的肌肉。
另一個常常被忽略的議題是,腰大肌其實有個死黨──也就是髂肌。它們基本上做一樣的事情,以共同的肌腱附著在大腿上。
差別在於髂肌的起點在骨盆,而非脊椎。比起腰大肌,髂肌可能稍令人感到陌生,但它值得我們試著親近,因為有時髂肌才是問題的根源,而非它的好兄弟腰大肌。
要分辨誰才是麻煩製造者很簡單──如果你總是感受到來自髖骨內側的不適,並且在嘗試伸展腰大肌時感到不適加劇,那麼這正是緊繃的髂肌所造成的。髂肌並不像腰大肌會將脊椎拉離順位,但當負責支撐的肌肉組織失衡時,髂肌依然會被影響。
如果你打算直接針對髂肌下手了話,可以試試下面動作的變化
由於上述這些肌肉皆成雙成對,讓整件事情變得複雜許多。也就是說,當左右兩側肌肉的發達或緊繃程度不對稱時,會更容易造成不穩定、失去順位。
針對這種情況的做法是:確認兩側的差異,並分別給予適當的照顧。如果你不確定該怎麼做的話,最好尋求康復治療師協助。
結論是,如果你已經跑步或維持坐姿一段時間,別起身後直接伸展你的腰大肌──這可能會造成失穩,同時也達不到效果。相對的,從放鬆負責支撐的肌肉組織開始。比起伸展,常常收縮腰大肌能更有效地釋放張力。並記得問題有可能是髂肌所造成的,確定自己有照顧好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