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年已經過去,人類的通訊史在不斷地進化。從兩個聽筒杯子加一根繩子開始,人類就在探索如何利用工具進行遠端通訊,電報、電話、撥號盤電話、按鍵電話、手機、簡訊、影片錄影、網際網路衝浪等。
手機自進入大眾視野以來,用著從未有過的速度進行演變。手機制式從1G模擬到現在的5G網際網路,短短拜年時間可謂是發展迅猛。那麼手機發展到今天到底取代了哪些產品,這些產品功能為什麼能在手機上實現呢?請跟著小編腳步往下看
第一:BP機:相信40歲以上的人都經歷過BP機時代;它是最早一代的通訊工具,由尋呼臺呼入,然後你找到電話根據號碼打回去。在80-90年代是最熱門的產物,但是在手機登陸社會大眾視野之後逐漸萎縮,在2005年徹底退出市場
第二:電話亭:隨著改革春風吹滿大江南北,很多人都喜歡到南方的工廠打工;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沒電話的時候就去電話亭打電話給遠方的親人;這種一般都是投硬幣使用,現在已經被淘汰。
第三:收音機:在過去,沒有網路、沒有固定訊號;想要了解外界的資訊就只能透過收音機去收取。收音機採用調頻方式,收聽語音資訊。目前收音機還在使用,但是受眾面非常窄:車載收音機、老年人還在用。現在大部分被手機的一些軟體FM所取代
第四:MP3、MP4、MP5:這是電子化時代進入大眾視野普及率最高,銷售最快的過渡產品;之前的隨身聽需要靠買磁帶才能獲取新的歌曲;MP3系列則不太,只需要下載你想聽的歌曲、影片等就可達到你想要的音樂、影片;主要看你MP3系列儲存容量有多大。這個系列產品雖然很短暫,但是承載了我們年輕時候太多的會議了,那個時候大街上基本每人一個;後來隨著手機彩鈴和手機可以使用記憶體卡開始,MP3系列就一下消失在大眾視野
第五:記憶體卡:MP3時代是記憶體卡使用初期,後來慢慢普及到手機上面;初期記憶體大小是128M、256M到後來的32G、64G不等;但是蘋果手機從品牌誕生以來就不支援外接記憶體,屬於機身自帶記憶體。這這種潮流引領下,現在的手機都是自帶記憶體,即使留了記憶體卡卡槽,現在也基本不使用了。
第六:導航:在導航使用初期大部分都是作為車載裝置使用的,那個時候的導航需要付費、定期更新地圖等不僅繁瑣還需要收費,並且定位還不準確。自從手機有了GPS功能和地圖功能完善之後,地圖能及時更新,定位也非常準確,現在固定導航儀器已經被手機取代。
第七:計算器、錄音筆、鬧鐘、手錶、手電筒、計時器:這些產品在你使用的時候是需要獨立購買的,現在手機這些功能都具備,大大便利了我們的使用性。但是在一些專業的領域還是需要單獨的儀器進行使用,例如錄音筆、計時器、計算器等。
此外還有指南針,日曆、紅外遙控燈等!
好了本次分享到此結束,除了以上羅列出來被手機取代的功能,還有哪些被手機取代的你知道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各位夥伴的關注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