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也許就是如果中美爆發軍事衝突時的戰場描寫了,根據央視2016年12月27日《2016火箭軍大演兵》和解放軍報2017年5月18日《火箭軍部隊力建設世界一流戰略軍種述評》的報道,火箭軍2016年共舉行20多場演習,發射各型導彈近百枚,2017年舉行40多場演習,發射各型導彈數百枚,可以想象得到如果雙方爆發軍事衝突,基本不會看到70年前雙方那種近距離的步兵撕殺了,而是我放東風,你甩戰斧的戰爭場面了。
一:中國軍隊的導彈優勢
美國著名戰略智囊機構蘭德公司曾經發表過一篇《美中軍事力量比判》的分析報告,報告從1996年開始分析了2003年、2010年、2017年幾個時間點的中美以西太平洋為戰場的空戰和海戰推演,報告中的戰局勝負就在於奪取制空權,美軍在傳統戰爭中是以空軍戰鬥機和海軍艦載戰鬥機來奪取制空權的,但中國軍隊卻發展了以大量近中程導彈為主的打擊力量來奪取制空權,
自1996年以來,中國軍隊發展的尖端武器都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如何非對稱壓制美國海空軍,除了用反艦彈道導彈攻擊美國航母外,將美軍能飛到臺海的作戰飛機全部打癱在地面上也是一個重點,1996年和2003年時,中國軍隊無法威脅到沖繩地區,美國空軍擁有絕對的抗打擊和行動自由的優勢,2010年時,雙方的打擊水平達到均勢,到了2017年,中國軍隊擁有了1600枚彈道導彈和800枚巡航導彈,美國空軍在這個前所未遇的威脅下已經處於劣勢,不再享有安全的空軍基地,
中美如果爆發軍事衝突,中國可以搶先攻擊周邊的美軍空軍基地,美國也可以搶先攻擊中國大陸的目標,空軍基地自然也是首選,,“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和“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是為了打癱美軍反導系統和航空母艦,而“東風”15、‘東風”16、“東風”21、“東風”26、東風-10、東風100、長劍-20存在的目的就一個-打癱美國空軍,這些導彈射程涵蓋了位於韓國、日本和關島的美國空軍基地,而且精度越來越高,射程越來越遠,
第一代“東風”11彈道導彈精度誤差達600米,“東風”11A彈道導彈精度誤差僅有20~30米,“東風”15A彈道導彈精度30~45米,“東風”15B彈道導彈精度已經達到5~10米,被稱為“沖繩快遞”的‘東風”16A彈道導彈,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不僅足以從大陸縱深覆蓋臺灣島,也足夠覆蓋位於日本沖繩的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裝備了精度在15米的高精度集束戰鬥部,主要打擊物件就是機場,換裝鑽地彈頭後可用於打擊加固機庫和指揮中心,東風-16導彈發射車和東風-21導彈發射車相同,但使傭單級固體火箭,因而價格也比“東風”21彈道導彈更便宜,
而“東風”21C、東風-26C中程彈道導彈則足夠覆蓋位於日本本土的美軍三澤空軍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東風-26中遠端彈道導彈是中國唯一的核常兼備的彈道導彈,使用和東風-41洲際導彈一樣的N15高能推進劑和碳纖維殼體,創下了火箭發動機質量比最高,工作壓強最高、燃燒室長度最大和長徑比最大等記錄,不但能給4000千米外的關島送上1噸的快遞,連5500千米外的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基地和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基地也在其射程之內,全面壓制美軍在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支點,
除了彈道導彈,中國射程高達1500~2500公里的陸基東風-10A巡航導彈和空射長劍-20巡航導彈也開始形成規模,全部配上慣性制導/衛星制導/數字式景象匹配/制導和紅外成像制導的複合制導,精度已經達到米級,,完全種美軍裝備的“戰斧”巡航導彈相當,還有國際上首種使用一體化火箭衝壓發動機的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把火箭軍打造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精確打擊力量。
二:美國的空軍基地
二十多年來,中國軍隊的作戰理論,武器裝備以及訓練始終以粉碎美國干涉中國統一大業為設想,要想在硬碰硬的戰勝美國,就需要在戰爭初期就"先癱瘓,後殲滅”,粉碎美國維持戰爭的作戰系統,打亂美軍部署,贏得戰略主動權,在火箭軍是最適貫徹這個作戰方針,從2016年開始,火箭軍就積極舉行“天劍"系列演習,其中2017年7月29日分別在內蒙古吉蘭泰和朱日和基地一次發射了4枚東風-26C中遠端彈道導彈、10枚東風-16A中程彈道導彈和6枚長劍-10巡航導彈,
以連續火力突擊方式對模擬嘉手納基地和安德森基地的F-22戰鬥機靶標實施精確打擊,導彈精準命中一個模擬的“薩德”陣地和若干架F-22戰鬥機靶標,而在7月11日,美軍在阿拉斯加外海舉行了第14次“薩德"反導系統的攔截試驗,2枚攔截彈成功了攔截了C-17釋放的eMRBM空射彈道導彈靶彈,巧的是中國海軍的815號電子情報船就在附近海域監視著整個試驗的過程,
更巧的是7月28日號韓國臨時決定部署封存在慶尚北道漆谷郡美軍基地裡的4臺“薩德”系統,很明顯火箭軍這次演練的叢集發射和齊射齊落科目就是使用了最新獲得的“薩德"攔截試驗的資料來模擬攻擊擁有“薩德"防禦的機場目標,雖然“薩德"反導系統對中短程導彈攔截效能相當高,但也會被20枚導彈齊射的飽和攻擊淹沒。而且“薩德”這種高程反導系統也無法攔截彈道/巡航導彈的複合精確攻擊,
首戰殲滅“薩德"後,接下來的打擊物件必然是美國空軍的空軍基地,美國空軍過往一直沒有重視空軍基地的防護,但現在面臨著被重創的嚴峻風險,美國空軍面臨的問題是在西太平洋只有8個空軍基地,其中只有嘉手納空軍基地和普天間空軍基地的戰鬥機能到達臺海,嘉手納基地、巖國基地,普天間基地和日本自衛隊的那霸基地均在“東風"16彈道導彈的射程之內,韓國的群山和烏山基地離中國更近,
一但被襲擊,癱瘓時間能達到幾天甚至幾周,極大降低了美國空軍的戰鬥效率,如果嘉手納基地、巖國基地,普天間基地和日本自衛隊的那霸基地癱瘓,那距臺海最近的就只有2200公里外橫田基地了,需要經一次空中加油才能到達,三澤、安德森基地的距離更遠,需要經四次空中加油才能到達,加油機即需要很長跑道的基地,也需要很多的空中力量在加油點巡邏護航,在美軍其他可能的基地中,硫磺島已在“東風”-21彈道導彈的射程範圍內,威克島距臺海峽近5000公里,只能供轟炸機使用,
馬里亞納群島的關島、提尼安島、塞班島的機場可容納相當數量的戰鬥機,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和帛琉群島的的民用機場空間和設施非常有限,美軍如果以此作為戰鬥機前進基地,由於作戰距離遙遠,出動率會比嘉手納基地下降40%,每5架戰鬥機就要3架加油機保障,要達到嘉手納基地的出擊架次,美軍需要額外增加100架戰鬥機和200架加油機,這是冷戰後美空軍第一次考慮基地生存力問題,其極大改變了近20年美國空軍的作戰決策,
三:中國軍隊的機場攻擊能力
以嘉手納基地為例,這個基地最大可容納268架飛機,平時駐紮著第5航空隊第18聯隊的第44中隊和第66中隊,共有48架F-15C/D戰鬥機,戰時可得到駐紮在阿拉斯加的F-22戰鬥機和第35戰鬥機聯隊的36架F-16戰鬥機增援,基地有兩條分別寬60米和90米,長3600米的跑道,還有兩條滑行道,緊急情況下可同時提供起飛12架戰鬥機,這三種戰鬥機平均起飛距離在600米左右,要阻止其起飛就需要在跑道和滑行道上打24個大坑,
如果彈道導彈精度誤差300米,殺傷機率就是0.01,需要消耗2400枚才能達到目的,如果是命中精度15米的‘東風”16A彈道導彈只需要24枚,考慮到美軍的攔截可能使命中率下降到50%,為保證98%的毀傷機率就要對每個點各發射兩枚,也就是48枚,中國有6個戰術導彈旅,一個導彈發射旅裝備48輛導彈發射車,一次齊射就能達到320枚,這樣還有很大的餘力攻擊其他目標。
如果使用子母彈頭沿著跑道方向定點布撒5個子彈頭,摧毀一條跑道只需要4枚,“東風”21C彈道導彈可攜帶82枚4.75公斤子彈頭,散佈半徑90米,彈坑平均間距小於9米,直徑1.5米,“東風”-15彈道導彈可以攜帶有750枚0.5公斤子彈頭,平均覆蓋密度為15米,殺傷半徑198米,理論上只需34枚就可以摧毀嘉手納空軍基地75%露天停放的飛機並重創其餘的20%,也就是說268架飛機只有82架還能夠倖存,其中完好的飛機是停放在堅固掩體的,在亞太美軍基地中,只有烏山、群山、嘉手納、三澤空軍基地建有堅固的機庫掩體,其中嘉手納基地只有15個堅固飛機掩體和12個機庫,由於一座機庫掩體造價7億美元,美國現今並無力為所有飛機提供掩體,另外,加油機、預警機等大型飛機無法進入機堡,
彈道導彈攻擊之後,接踵而來還有巡航導彈,美軍的飛機掩體厚1到2米,由高強度鋼筋混凝土澆鑄而成,可以承受子母彈的攻擊,但中國巡航導彈的400公斤以上單一高爆彈頭可擊穿3.6米鋼筋混凝土,2到3枚可以擊中一個掩體,1枚巡航導彈擊中機率在90%,摧毀嘉手納基地27座機庫和6座油庫只要60枚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相比飛行速度慢的“東風”10亞音速巡航導彈,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更加難攔截了,美軍在沖繩島部署了一個“愛國者"3反導營,在毫無干擾下一發攔截彈攔截成功率是50%,4發攔截成功率是90%,但如果導彈帶有44.5-53瓦干擾機干擾反導營的AN/APS-115相控陣雷達和X波段多功能相控陣雷達,那麼一發攔截彈攔截成功率就降低到0.6%以下,8發攔截彈攔截成功率也僅有5%左右,只能攔截來襲導彈中的一小部分,而且這些雷達與控制系統本身就是“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的首先攻擊目標,
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美國空軍只有倚靠快速修復跑道來抵抗打擊,根據美軍的機場搶修手冊要求,美軍跑道速度修復是8個小時,但憑靠大面板修復大彈坑非常容易,但修復小彈坑則非常難,子母彈散佈越大彈坑就越多,而且有些子彈採取延時爆炸引信,有些子彈未爆炸,跑道上還佈滿了飛機殘骸和碎片,後續而來的巡航導彈還會沿跑道撒佈彈藥,在攻擊的間隙中還會針對修復跑道的美軍工兵補射導彈,108枚導彈足以打擊嘉手納全部停機坪4次,這大大減弱美軍的修復工作,即使美軍修復一小段跑道或利用公路緊急起降飛機,也因為失去了基地內那6座直徑50米的半地下油庫而無法支援戰鬥機持續升空,在打癱嘉手納基地和逼退美國航母后,沖繩上空就沒有任何美國戰鬥機了,中國空軍的戰鬥機機群就會跟進攻擊,掃蕩毫無還手之力駐沖繩美軍。
四:美軍的機場攻擊能力
當然,美軍也不是毫無還有之力的,美軍擁有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40多艘攻擊核潛艇和幾十架戰略轟炸機可以不受中國彈道導彈影響而對中國空軍的空軍基地發動反攻,美軍在攻擊機場方面也是有實戰經驗的,美軍近年的巡航導彈使用量越來越大,海灣戰爭日使用量只有8.3枚,共用了323枚,科索沃戰爭日使用量只有16.6枚,共用了1300枚,伊拉克戰爭日使用量22.1枚,共用了950枚,,最新一次是2017年4月7日,美國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沙林毒氣為由派出第六艦隊“羅斯”號(DDG71)和“波特”號(DDG78)驅逐艦在距離海岸線約250公里處發射了60枚“戰爺"巡航導彈,其中1枚發射失敗,共有59枚“戰斧”巡航導彈射向敘利亞霍好斯省沙伊拉特空軍基地,導彈發射後1小時左右擊中目標,攻擊持續了35分鐘,使用了最新型號的“戰斧”Block4型巡航導彈,具備雙向衛星訊號傳輸能力,可以在目標上空徘徊和回傳目標毀傷情況
沙伊拉特空軍基地擁有一條3000米跑道和一條3000米滑行道,跑道和滑行道的兩端有18座雙聯機堡,4座單體機堡,部分機堡有防爆門,滑行道兩端各有一座停機坪,基地有兩處航材庫倉庫,10座彈藥庫,3座油庫,以及雷達站、教學樓和食堂等附屬設施,基地內有許多土牆掩體,部署了第136防空導彈旅第2營“薩姆”6防空導彈系統,美軍的目標是機場的後勤倉庫、教學樓、食黨、雷達站以及機堡、機庫和維護車間,但沒有攻擊跑道和塔臺導航通訊設施。美國宣稱59枚“戰斧”導彈全部命中目標,44個目標受到攻擊,其中13個加固機堡受到了23枚“戰斧”導彈打擊,這些幾十年的機堡看起來很厚,實際只有內層是鋼筋水泥,外層只是壓實的沙土,被“戰斧”導彈的450公斤戰鬥部輕易擊穿,
另外,攻擊摧毀了後勤倉庫,5個車間,10個彈藥庫,5個基地油庫,教學樓、食堂、雷達站和6架在維修機庫內維修的米格-23戰鬥機,還有5名敘軍士兵死亡,7人受傷。但俄羅斯國防部在攻擊後公佈了現場影片和照片,宣稱只有23枚“戰斧”導彈飛到空軍基地,造成23處破壞其餘36枚失蹤,成功率只有39%,敘利亞媒體也展示了導彈被擊落後的殘片,約8個機庫連同附近的幾個武器庫遭受較為徹底的摧毀,有兩個機庫及5架戰鬥機倖免於難,機場跑道未受到破壞,6輛“薩姆"6防空導彈系統發射車被命中,但只有一輛被徹底摧毀,儘管雙方各執一詞,但打擊僅過了1天,機場就恢復了使用,正常起飛蘇-22M4戰鬥機,說明此次打擊毀傷有限,據計算,如果美國要完全摧毀沙伊拉特空軍基地,至少要240枚“戰斧”導彈,如果對方有大量的攔截能力,消耗量還要加倍。
而中國在距離臺海800公里以內的範圍有近40個空軍基地,還有大量的民用機場與按飛機跑道標準建造的高速公路,蕪湖、長沙的空軍基地是普通機庫,遂溪、大場、福建機場都有強化型堡壘,肥東、長興擁有建設在大山山體下的地下基地,至少有50%的空軍基地擁有大型地下洞庫,東海前線的漳州、惠陽、福州、長樂、水門機場都修建了非常堅固的機堡,抗炸標準相當GBU10鐳射制導炸彈,“戰斧”導彈的450公斤戰鬥部無法將其擊穿,
估計要連續補射多枚才有機會,那些以抗核爆為標準的山體地下基地就算穿地彈也無能為力,就算跑道被炸個底朝天,每個基地附近都是大城市,隨時可以召集大量工程人員和機械趕來修復,而且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攔截成功率是10%,科索沃戰爭南聯盟攔截成功率是30%,就不用說中國在東南佈置了S300、S400、紅旗-16、大量4代戰鬥機和海軍神盾驅逐艦等比伊拉克南聯盟強大不知多少倍的防空保護網的攔截成功率了。
五:結語
綜合以上計算,美軍想要完整地摧毀40箇中國空軍基地一次,需要準備4萬枚“戰斧”導彈,摧毀兩次需要8萬枚“戰斧”導彈,一枚“戰斧”導彈價值50萬美元,那是錢如雨下,美國燒不起這錢,工廠也沒這生產能力,美國購買“戰斧”導彈是以百枚為單位的,總庫存不過1500枚,而中國只需17枚東風26導彈便能對安德森基地造成毀滅性的打擊,53枚東風15導彈就可以完全摧毀嘉手納基地,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戰爭之前雙方就是先來一波紙上談兵,多算勝,少算不勝,
無論是中國投入巨資發展的各種針對美軍軟肋的導彈武器,還是美軍近年的空海一體戰,快速猛禽、分散式殺傷等理論都是實實在在的為未來的衝突做計算,很明顯,美軍處於劣勢,空海一體戰,快速猛禽、分散式殺傷理論都是以躲為主,前美軍太平洋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上將就認清了形勢,他在2017年4月17日出席參議院聽證會時承認美軍不能保證有獲勝的機會,往後還會進一步陷入危險之中。昨天有位網友問:中國敢用嗎?,答:中國用不用這些導彈,決定權其實在美國人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