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痙攣、肌肉痙攣(抽筋)、膈肌痙攣(岔氣)是運動者,尤其是跑步者經常遭遇的問題,雖然稱不上是疾病,卻影響正常的訓練和運動,有些情況還存在發生病理性問題的可能。因此,經常鍛鍊的朋友需格外預防這三種痙攣的發生,掌握髮生後處理的方法。
胃痙攣 這是由於運動中出現的呼吸和供氧之間的不平衡,運動量或運動強度與身體機能的不適應,導致腹痛。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教授張一民提醒,胃痙攣主要發生在跑步者缺乏鍛鍊或訓練水平低,突然增加訓練強度或跑得過猛的時候。此時,內臟器官的惰性較強,功能調動發生失調。因此,跑步者需要在跑前合理制定運動計劃,量力而行,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把身體的運動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
此外,胃痙攣也存在病理性變化的風險,需警惕血迴圈和肝脾的血供應出現紊亂,比如胃腸道缺血缺氧、肝臟脾臟存在淤血等,都可能在運動中出現胃痙攣。跑步者可以透過疼痛位置的感覺來判斷是否存在病理性異常,也就是說,腹部不同位置的痙攣和疼痛,提示身體出現的問題不同。腹部中上位置疼痛,一般是胃潰瘍或彌散性胃炎,腹部左側疼痛可能提示存在脾臟瘀血。胃痙攣的疼痛感一般是脹得發痛,及時休息和調整呼吸可以得到有效恢復,如果胃部呈收縮性疼痛,則需要考慮心絞痛等疾病風險,應及時就醫。
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最常見的是腿部肌肉痙攣,可能的原因包括缺水、缺乏拉伸、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或跑速過快。張一民教授強調,肌肉痙攣是水鹽代謝失調,體內鈣離子丟失太多,造成肌肉強制性收縮。如果鍛鍊時容易出現肌肉痙攣,首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充分補水。身體不缺水的情況下仍出現肌肉痙攣,應停止運動,對痙攣的肌肉進行反向拉伸。一般肌肉痙攣休息按摩3-5分鐘即可恢復正常。
膈肌痙攣 膈肌痙攣俗稱“岔氣”。膈肌是向上膨隆呈穹隆形的扁薄闊肌,位於胸腹腔之間,成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頂。張一民教授提醒,如果在運動中呼吸和動作配合不當,很容易出現膈肌痙攣。出現膈肌痙攣後,要及時停止運動、調整呼吸,短時間內能有效緩解症狀。岔氣一般常見於跑步新手,因此跑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讓身體做好準備後再開始正式訓練,這樣能大大降低岔氣風險。有的跑步者可能在開始階段出現神經緊張而發生岔氣,此時跑步者可以多進行幾次深呼吸,讓呼吸和運動保持協調。 王軍利
來源: 甘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