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難稱完滿,有機會的話,最好不要錯過。在“逛吃貴州”的青綠山水、尋常巷陌,有一個看得見、遇得到、聞得著、吃得上的貴州等你來。
看到眼饞處,便是出發時。
最近讀到清人李宗昉所撰《黔記》,為文通書局“黔南叢書”重排鉛印本的電子版,凡四卷,札記體。重排本梅曾亮序略載作者事蹟,似亦愛民之能吏,《清史稿》卷三七五有傳。
此書頗可讀,其卷一有一則記:“菜豆腐,入碎菜於豆汁成之,又一種名連渣菜豆腐。又有荍灰豆腐,以荍梗燒灰,罨過宿,食之極嫩。又有磨芋豆腐,劚天南星磨漿,以石灰、荍灰水點成,性寒質勁,能祛風化痰、解煤毒,造者每閉戶避人,有說鬼者則不成矣。又名鬼芋豆腐,或雲即藥品中土芋也。”
短短一段文字,背後的資訊還真是不少。
寫得非常準確,菜豆腐和連渣豆腐——如今稱為蓮渣鬧——的確有所不同,是得分開來說。據我粗略地觀察,有個簡單的解釋,前者菜少豆腐多,而蓮渣鬧似乎反過來,菜多豆腐少。其製法也有區別,前者李宗昉記載得很清楚了,“入碎菜於豆汁成之”。後者則次序反之,青菜洗淨掰為小段,豆漿煮開後注入其上,點滷的同時不斷攪拌,使豆花凝結其上。
春節前,認識了一位在貴陽開飯店的畢節朋友,約到店裡吃飯,常規的菜式之外,她自己親手弄了一份菜豆腐,在大魚大肉的映襯下,尤其清新脫俗,博得滿座彩聲。中國人每說粗茶淡飯中方有至味,山珍海味只能偶一為之,其是之謂乎?
文中還講到荍灰豆腐,荍即蕎也。貴州人通常稱為“灰豆腐”,對此再熟悉不過。酸湯豆腐榨乾後,切成小塊,置於蕎子麥稈燒成的細灰中,醃製十來個小時後篩去荍灰即得。也可以再行炒制,能較長時間存放。此物可炒食,可煮湯,可紅燒,可烤炙,其味別緻,是貴州不少地區都有的鄉土做法。
而荍灰的用途還不止這一端,貴州有些少數民族地區喜食灰粽子,也是用蕎麥杆或稻杆之類的東西燒灰,過篩後剩下極細的灰粉,拌入糯米之中。其法甚古,《齊民要術》有載:“《風土記》注云:‘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我自己粗淺的理解,灰汁略帶鹼性,能增加味覺,也許是灰粽子製作的起因。
另外,荍灰之類還能應用在皮蛋製作上,光緒年間陳昌言纂修的《水城廳採訪冊》卷四記載:“荍灰蛋,俗名皮蛋。”稱為荍灰蛋,點明瞭原材料及做法,似乎更合適些。
最後還說到一味“磨芋豆腐”,令我十分開心。因之前曾有文章寫及——
四川作家流沙河撰文談魔芋,考證頗細緻,謂其塊莖“有毒。誤食而生幻覺,就會著魔見鬼,故名”。我倒有個猜想,是魔芋製作過程中,須先將塊莖磨碎,用水洗去汁液,加入石灰,煮沸後再凝結成塊。其狀似芋,製作須磨,因得名磨芋,而“磨”“魔”同音,久之則訛,好像也說得通。
魔芋豆腐
看來鄙人的猜測完全準確。至少在清代,魔芋豆腐是寫作“磨芋”的,證據不止這一個,《水城廳採訪冊》卷四也有一則,說“蒻,俗曰磨芋,根似芋而長,葉似天南星而大,膚白皮烏,其味辛”。
前幾天在達德學校舊址參加省圖書館的活動,其中一個環節是推介拙著《逛吃貴州》,有位小朋友跟我閒聊,說是自己很擅長烹製魔芋皮,且有自己獨創的絕活,即先以蛋液裹之,然後下油鍋微炸,然後再撈出用酸菜炒食,外脆裡韌,別具風味。聽起來的確是個不錯的做法,幾時有空,我也試試看。
撰文:周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