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潤集團,可能許多人不清楚,但雪花啤酒、怡寶礦泉水以及萬家超市、永珍城等隨處可見的品牌,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都屬於華潤集團的產業,而這些品牌都是國產的品牌。
01
華潤集團是國家管理的中央企業,主營業務非常廣泛,既包括一般平時用的日用品生產消費,也包括大的產業,比如地產及相關行業,以及一些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等。華潤集團資產數千億,是世界500強企業之一,每年給國家帶來大量的稅收。
然而,這家體量巨大的企業,曾經竟是博古的弟弟秦邦禮,靠陳雲給的2根金條起家。
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掀起全面侵華戰爭,在這個民族危亡的時刻,全國人民團結一心、一致對外,各行各業都出財出力支援抗日,為抵抗日寇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那個時候,秦邦禮接受上級的指示,在香港建立了商行,為我黨獲取情報的同時,也趁機向延安運送物資補給。
這個在戰爭時期為我黨提供的物質保障的商行,就是後來華潤集團的前身。
1908年秦邦禮出生於江蘇無錫的地主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大哥叫秦邦憲,是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說來大家可能不清楚,但是說他的另一個名字博古,可能大家就清楚了,妹妹叫秦邦範。
在秦邦禮8歲的時候,親就因病去世,家中從此沒有了頂樑柱,失去了經濟來源。
02
年幼遭遇變故的秦邦禮一家,只能變賣家產,靠租借族人土地耕種為生。
從小經濟的磨難沒有使他沉淪,反而讓他更加堅強。
為了減輕家庭負擔,1922年,14歲的他早早就承擔家庭的責任,主動放棄學業,到江蘇無錫的一家錢行當學徒工,讓哥哥和妹妹獲得繼續教育的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秦邦禮學會了許多關於工商業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在工作中也獲得了許多人脈,這為他後來創辦商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在近代這個風雨飄搖的歲月中,中國民族資本發展的道路是曲折艱難的,不僅是時局動盪,沒有發展的機會,更是在傳統封建官僚剝削與外國資本的的打壓下,發展得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秦邦禮也深刻地認識到了中國商業發展的問題。那個時候,他的大哥秦邦憲在參加各種學生愛國運動,在此影響下,秦邦禮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到中國商業想要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統一的,沒有壓迫的國家,而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國家,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懷著這樣的想法,秦邦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
1927年,在北伐戰爭勝利前夕,國民黨反動派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
參加了秋收起義失敗後的秦邦禮,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搜捕,跑到上海避難,在朋友的幫助下,在店裡當店員度日,同時為我黨發展地下工作,也在這時期,在大哥的引薦下,他結識了陳雲等中央領導。
03
1931年,因為顧順章的叛亂,我黨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為了重建上海的地下組織,秦邦禮身為博古的弟弟,身家清白,相對可靠,在博古的推薦下被賦予重任。
當時,陳雲拿出黨組織能提供的最大的資金——兩根金條,給了秦邦禮,希望他在上海重新建立一個聯絡點。
就這樣,秦邦禮化名商人楊廉安,用兩根金條建立了商行,開展地下工作,承擔起為當地提供物資運輸,傳遞情報的工作。
作為上海地下工作的重建人,為了他的安全,秦邦禮的身份嚴格保密,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只知道大概有這個人的存在,卻不知道其它資訊。
秦邦禮的生意越做越大,為革命工作籌集了大量資金,為黨的許多工作開展創造了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秦邦禮配合國家工作,改組商行,同時借用“中華”的“華”和主席“潤之”的“潤”改了新名字,成立了華潤集團。
華潤集團不單純是個商業體,在許多為大眾服務的公共基礎設施上,依舊有它的身影。憑藉兩根金條,秦邦禮創造了一個世界500強的企業,商之大者,為國為民,在曾經那個瀰漫著戰火硝煙,民族正面臨危亡的年代,秦邦禮等老一輩革命家挺身而出,並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而是為了國家民族,華潤集團獲得今天的成就,最終也是也迴歸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