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疑惑嗎,李連杰憑什麼被稱為功夫皇帝?,聽完接下來的故事,你就知道是為什麼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值“雙週一成”霸榜香港影壇,喜劇或動作、黑幫型別的電影成為了當時港片的代表,1992年更是被網友們命名為周星馳年
但你不知道的是,就在這雙週一成的統治下,李連杰憑藉一己之力,扛起了香港武打功夫片的大旗,單純這樣一句套話,你可能沒什麼感覺,咱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1993年,香港共上映了300多部電影,年度總票房大概在15.3億港元,而在這中間,單是李連杰一人,就貢獻了6部電影 7.1億港元的成績
換算成扇形統計圖來講,相當於他一個人,包攬了香港年度票房總和的46.4%,而剩下的53.6%,則需要分成200多份,這成績,連成龍、周星馳都望塵莫及
更關鍵的是,那一年總共拍攝了50多部武俠功夫題材,可票房最好的功夫片,都是李連杰主演的,除了貢獻出的兩部《方世玉》,他還塑造了熒幕最經典的,太極宗師張三丰和明教教主張無忌等角色
不只票房成績,在導演心中,李連杰也是當之無愧的功夫皇帝
和他多次合作過《方世玉》《中南海保鏢》的元奎曾表示,他和李連杰多次合作的原因,是因為對方很清楚他能做什麼,而且李連杰拍打戲很聰明,我一講他就懂,反應非常快
而有鬼才導演之稱的徐克也曾說,跟李連杰合作,因為他懂武術,也懂武術精神,所以7次合作中,每每講起打鬥戲份,自己不用專門講解人物心理,李連杰就能自然表現出需要的武術場面和內在精神
其實這就是刻在李連杰骨子裡的東西,不僅僅是演戲,透過《黃飛鴻》等功夫片,李連杰真正做到了宣揚中國武術文化,引領了功夫片的發展道路,是不容置疑的,熒幕上的功夫皇帝,當然了,他在國外也是不容置疑的功夫巨星
李連杰在國外有多豪橫?
先看這檔脫口秀節目,主持人為了把李連杰留在美國,直言總統布什是個弱智
不過比這個更誇張的,還是李連杰在國外的評價,傑森斯坦森說,在同行眼中,李連杰是最好的動作演員之一
好萊塢的最好是什麼水準,看看下面這個鏡頭
你敢相信,這場熱鬧激烈的動作戲,居然是李連杰一個人完成的,而鏡頭裡的每個警察,其實都是後期特效製作
在電影《救世主》的拍攝過程中,劇組採用大量的特效尤其是在特效代替真人上面,為了完成這個鏡頭,開拍前,李連杰只能對著安排好的網球排練,怎麼打怎麼設計動作,全靠李連杰自行想象
準備好後,劇組便會將網球撤掉,讓李連杰按照排練的內容,重複之前的動作,這對演員來講十分困難,畢竟,很少有人能不差分毫的,完成一套想象的動作,但李連杰做到了
每一下都像是尺子量出來一樣精準,就連位置和距離都沒有差錯,這業務能力,可是把一眾劇組成員震驚壞了,紛紛大呼,李連杰的動作戲,簡直比電腦還要精準
但總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在拍電影,哪裡算得上真功夫,都是吹出來的
功夫皇帝李連杰的功夫,究竟是不是真功夫?
著名動作演員鄒兆龍曾揚言,在電影圈裡,成龍、李連杰、甄子丹沒有一個是真功夫,而李連杰本人也承認,武術套招就是花架子,但真的是這樣嗎,不一定
首先作為動作演員,他們肯定學習過一些基本的套招,或許算是花架子,但是如果融入了格鬥技巧、柔道的內容,這些打鬥不論是躲閃還是出拳,便有了一定的技巧性,肯定比瞎胡比劃來得強
其次,我們來看看《中南海保鏢》《冒險王》裡的打鬥場面,拳如鐵、腿帶風,一招一式乾淨利落,這實力,說一句神仙打架都不為過
雖然都是誇張後的表演,但如果他們不僅僅有了動作,還配備了同等的力量與反應速度,那麼這個功夫就有真實性
比如,沒有接受過訓練的人,他打你一拳,可能不痛不癢或者打不到,可接受過動作訓練的人,他打你一拳穩準狠,那你躲閃跟不上速度,捱打扛不住力氣,肯定就不一樣了
就像鄒兆龍說過的,別看電影中他出演的反派總是輸,但那是受到劇情設計的限制,他必須是輸掉的一方,如果把他們放在現實裡對打,李連杰肯定打不過自己
而李連杰也坦言,他覺得和鄒兆龍拍對手戲很舒服,兩個人是棋逢對手
那麼按照這個邏輯來講,鄒兆龍說電影圈沒有真功夫,只是告訴我們,那些誇張的輕功等內容,是不存在的,並不代表他們不厲害,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