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醫療健康行業有點像20年前的PC網際網路,有一批優秀企業在不同的垂直領域裡嶄露頭角。”
“儘量不要成為一家‘Me Too’公司,而是要成為一家‘First in Class’企業。這是我在優秀的TMT和醫療領域創業者身上看到的共同品質。這些創業者往往也非常有韌性,他們都著眼於創造百年企業,而他們也是能夠笑到最後的人。”
“一個偉大的企業如果想做百年老店,在這一百年當中你有很多的機會去跟它成為夥伴。如果A輪丟失了,那就從B輪、C輪開始;如果B輪、C輪丟失了,IPO也可以是你第一次跟它建立合作關係的機會。
重要的是,我們要保持對一個行業的深度研究和觀察,同時保持對這些企業家的長期關注。”
“中國醫療行業的機會在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如果醫療服務在那裡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市場空間會非常的廣闊。”
“投資過程有一些反人性的東西需要你去克服。比如A輪看走眼的公司,你能不能有勇氣過幾個月再重新找回去?那個時候可能會碰到冷麵孔,它的估值也可能已經漲很多了。你能不能面對你以前的錯誤?要勇於承認錯誤,以清零的心態來了解企業。”
“成功的企業都非常有‘企圖心’,但關鍵是它得在一個‘好’的行業裡,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
“作為投資人來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不要忽悠創業者。當忽悠的動作成為一種習慣,到後來就是在忽悠自己了。”
“我們永遠是在司機旁邊幫他看地圖的人,創始人永遠是駕駛員,如果今天他不願意開了,或者是開錯路了,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代替他。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好司機,同時要幫他看好路。”
“在合夥人文化中,我雖然是基金的管理者,但在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上,我們沒有boss,也不應該有boss。”
以上,是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過去十多年來,對於投資的思考和感悟。
在《福布斯》雜誌公佈的2020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中,沈南鵬連續三年蟬聯全球第一,再次重新整理了由他創造和保持的華人投資家最高紀錄。
除了作為攜程、如家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外,沈南鵬領導下的紅杉中國在TMT、醫療健康與消費品/服務三大板塊均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不管是京東、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還是美團、拼多多、快手等高成長性的新經濟企業,以及像藥明康德、新產業生物、信達生物、再鼎醫藥這樣的醫療健康領域的公司,都有紅杉中國的陪伴。
此外,還有中通快遞、愛奇藝、唯品會、滴滴出行、大疆創新等……
如此驕人成績,沈南鵬從不歸功於自己一人,在多次公開場合中,他都強調過紅杉的合夥人文化,他說:“我雖然是基金的管理者,但在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上,我們沒有boss,也不應該有boss。”
從企業家轉型為投資人,沈南鵬人生的這兩段旅途,無疑都很成功。
時至今日,他依然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不斷了解這個世界嶄新的東西,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紅杉中國這些年能投資到一批優秀企業的原因之一。
紅杉中國如此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沈南鵬本人,和他一直強調的合夥人文化,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對於紅杉中國過往投資非常成功的TMT、消費、醫療等領域,沈南鵬又如何看待?
聰明投資者根據沈南鵬過往公開演講訪談等資料,整理了他關於投資最有價值的48句金句,分享給大家。
今天的醫療健康行業有點像20年前的PC網際網路
1,我們對今天的環境,尤其是投資的環境,還是挺樂觀的。新冠疫情給經濟帶來了挑戰,同時也讓我們發現了新經濟強大的生命力。
2,醫療健康領域,這個行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從技術轉為應用的新突破,比如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給惡性疾病的治療帶來的全新解決方案。
3,中國的醫療健康領域到了人才開始產生聚集效應的時候,大量跨國公司、中國本土企業裡面有多年經驗豐富的高管,成為創業企業的領軍者。
4,政策上在鼓勵創新,包括數字醫療、藥品和醫療儀器的創新,各類綠色通道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力量。
5,今天的醫療健康行業有點像20年前的PC網際網路,有一批優秀企業在不同的垂直領域裡嶄露頭角。
6,醫療領域正在出現一些爆發性的機會,但需要有耐心。
7,醫療健康和資訊科技兩大領域,後面都有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就是我們有非常強勁的消費市場在支援。
8,中國醫療行業的機會在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如果醫療服務在那裡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市場空間會非常的廣闊。
9,在中國,公共衛生體系還將進一步升級。醫療衛生行業有望獲得更快增長,因為來自民營和公共部門的投資還將加大。這將涵蓋疫苗、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在更廣闊的生命健康領域,我們還將看到不少新的創新和增長。
10,過去20、30年是資訊科技在引領人們生活的鉅變,未來20、30年生命科學可能會超越資訊科技,比如基因技術、細胞技術的突破,人工智慧、大資料和生命科學的融合,使得健康產業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機遇,“精準醫療”日益成為可能。
不要成為一家“Me Too”公司
而是要成為一家“First in Class”企業
11,機器學習領域有望出現一批真正的全球性公司,令中國和美國的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同時獲益,也可以幫助全球的醫藥公司提高新藥研發的效率。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是許多初創企業的機會。
12,在中國,如果一家公司只依靠技術的話,發展空間有限。
小藥藥定位於發展成為一家整合型企業:它們提供供應鏈服務,有自己的倉庫,而且直接將藥店對接藥企和保險公司,尋求合作。
這種行業整合型的方案,解決了中國醫藥領域的分銷問題。這種技術、服務共同輸出賦能的平臺比傳統藥店的兼併收購更加有效率。
13,儘量不要成為一家“Me Too”公司,而是要成為一家“First in Class”企業。這是我在優秀的TMT和醫療領域創業者身上看到的共同品質。這些創業者往往也非常有韌性,他們都著眼於創造百年企業,而他們也是能夠笑到最後的人。
一個偉大的企業如果想做百年老店
你有很多的機會去跟它成為夥伴
14,一個偉大的企業如果想做百年老店,在這一百年當中你有很多的機會去跟它成為夥伴。如果A輪丟失了,那就從B輪、C輪開始;如果B輪、C輪丟失了,IPO也可以是你第一次跟它建立合作關係的機會。
重要的是,我們要保持對一個行業的深度研究和觀察,同時保持對這些企業家的長期關注。
15,像位元組跳動的投資,我們做了仔細的研究,但當時我們確實對行業競爭、對位元組跳動的獨特優勢理解不夠。
一個投資專案的決策,往往給投資人留的時間不多,瞭解創業者的時間也不多,可能只有一兩週的時間。
在中國這樣一個高速發展、充滿競爭的市場裡,公司也需要在很短的時間裡面完成融資。在比較短的時間裡,能不能做出一個很好的判斷,有時確實充滿挑戰。
比較幸運的是,在以後的幾個月裡,我們一直跟蹤這家公司,九個月以後我主動給一鳴打電話:“我們能不能再聊聊。”
16,投資過程有一些反人性的東西需要你去克服。比如A輪看走眼的公司,你能不能有勇氣過幾個月再重新找回去?那個時候可能會碰到冷麵孔,它的估值也可能已經漲很多了。你能不能面對你以前的錯誤?要勇於承認錯誤,以清零的心態來了解企業。
17,只有做到最好,才有機會跟最好的創業者同伴而行,不然就沒有機會。我們參與了美團、拼多多這樣的公司,並在它們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作為投資人,你只有一直追求卓越,才能在一路上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商業風景。
成功的企業都非常有“企圖心”
18,成功的、偉大的公司背後一定有一個鮮活的優秀創業者的面孔。當一家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巨頭的時候,給出判斷容易。但如何能夠在早期,比如說在種子期和A輪,就判斷出他是下一位王興或者張一鳴,這永遠是一門藝術,很難拿數字去量化。
19,成功的企業都非常有“企圖心”,但關鍵是它得在一個“好”的行業裡,只有天空才是它的限制。應該關注那些具有巨大發展空間的行業。
20,有些商業模式天然地容易形成競爭壁壘,很快就把一些後來者擋在外面,從而成功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有些則容易同質化,比如傳統的製造業,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技術壁壘比較低,你能起量我也能起量,最後就變成價格的競爭。
21,企業應該專注於產品,因為危機總會過去。真正差異化的產品,可以讓你在風雨過後以更強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中。
22,凡是成功地做出很大事業的中國企業家,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詞叫“long China”。
長期主義的另一面是抵禦短期誘惑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很重要的選擇
23,事實證明,投資最終投的是人,而不只是某個技術或者某項資產,人才永遠是第一位的。
24,長期主義的另一面是你能抵禦短期的誘惑,而人性往往讓你去尋找短期的利益。今天很多行業很熱,不加選擇進行投資的話,短期也能夠賺錢,那你做不做?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對投資人和企業家都是很重要的選擇。
25,Intellectual honesty(理智誠實)很重要,但首先要做到“honesty”,要誠實地去面對自己投資的成敗。你對已經投資的企業往往會有一種偏愛,有些負面的資訊會被忽略,而且往往有些資訊和你的感性認知是不一樣的。
26,作為投資人來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事求是,不要忽悠創業者。當忽悠的動作成為一種習慣,到後來就是在忽悠自己了。另外,投資決策如果能夠按照事實和資料說話,就能夠得出一個更優的分析,這樣的理性分析能夠讓你堅持長期主義。
27,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我們還持有美團的股份?首先是我們對公司的堅信,其次是我們基金給了我們這種信念實現的靈活性。我們希望企業家是長期主義,這樣投資人實踐長期主義才有可能。當你的資金年限只有七八年的時候,你怎麼能夠實踐長期主義?
28,我們並不認為要透過砸錢的方法去“支援”公司,而應該變成市場上聰明的“錢”,能夠在重要的節點上幫到公司。
29,我們跟公司創始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的時候,只要不違反企業治理和發生利益衝突,我們會尊重創業者的選擇。
30,我們永遠是在司機旁邊幫他看地圖的人,創始人永遠是駕駛員,如果今天他不願意開了,或者是開錯路了,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代替他。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好司機,同時要幫他看好路。
建立“歸零”的心態
最好的投資是下一個投資
31,“最好的投資是下一個投資”這句話是上世紀70年代就在紅杉內部提出來的。那個時候投資了蘋果、甲骨文,還有後來的谷歌等等,可以說許多“後來”的投資帶來了更多的傳奇。
32,建立這種“歸零”的心態非常重要。在市場上去贏得企業家的心,跟企業家建立合作,紅杉跟任何基金都是在同樣的位置上。
33,我很欣賞張一鳴反覆提到的一個品質——延遲滿足。歸零心態在本質上也是延遲滿足的一種表現。取得任何成績之後,慶祝一下,但是很快就要主動迎接下一個挑戰。
34,歸零心態還體現在坦誠面對自己的失敗。過去十幾年,我們有過一些失敗的投資,但每一次失敗都是我們集體做決策並一路走過來的。
我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斷做覆盤、反思失敗。總結教訓的工作要比找成功經驗更重要,它能幫助我們未來努力避免類似的錯誤,這種勇於面對失敗的心態會讓我們走得更遠。
35,投資行業千變萬化,如果一家機構的方法是一成不變的,就很難適應新的挑戰。我們的組織文化鼓勵每個人都要有開放心態,每個人都有巨大的好奇心去探索下一個偉大公司在哪裡。
36,往往年輕人的聲音會值得關注,他們認為在某個領域的投資應該這樣、那樣修正,甚至是以前大家沒有聽過的方式方法。資深的合夥人應該學會聆聽,而且要勇於做一些嘗試,不斷克服思維慣性,不斷擁抱變化,不斷跳出舒適區。
37,投資行業的變化非常快,所以我們必須聚焦在最核心的投資業務上;同時,我們也希望建立一定的生態體系,擴充套件自己的核心能力。
合夥人文化在創投行業很重要
在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上
我們沒有boss,也不應該有boss
38,在創投行業和PE行業,很重要的理念是合夥人文化,靠一批有共同理念的人走在一起,靠共同的智慧做出更接近準確的判斷。
39,在紅杉中國,我們希望找專業化的人,我們投資團隊中大概有相當一批曾經有運營背景的人。另外,我們希望看到對長期投資理念的尊重,對投資規律的尊重。
40,在合夥人文化中,我雖然是基金的管理者,但在最重要的投資決策上,我們沒有boss,也不應該有boss。
41,在每一個專案上,不管他是合夥人還是剛剛加入紅杉的分析師或投資經理,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也同時應該接受其他同事建設性的挑戰。只有這樣的文化才能幫助一家投資機構做出最好的決策。
年輕人應該對真正熱愛的事情懷有赤子之心
42,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根本沒有機會去說服坐在桌子另外一面的投資人。
43,你要盡每一分努力。可能某位投資人只有3%的意願投資你,或者連見都不願意見你。但是,你一定要安排所有可能的會議,然後在每一個會議上,用100%的努力去說服對方。
44,在一個成長型行業裡順風而為,肯定要比頂風前行好得多。
45,在大學裡選擇一個專業比如數學、物理,去成為“專家”這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讓你學會在多種可能性當中,做出理智成功的選擇。
46,年輕人應該對你真正熱愛的事情懷有赤子之心,並且選擇進入一個令人振奮的行業——這個行業不僅在短期,更在中長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47,我總是懷有一顆好奇心。不管當初進華爾街還是後來創業、做投資,我都保持著好奇心,覺得做這些事本身很有意思:我會想為什麼這麼多公司能成功?原因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很enjoy,也一直都在學習。
48,當你在市場上從業15年、20年以後,很多東西你可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世界恰恰不能想當然。像我這樣年紀的投資人,今天必須還要有很強的好奇心去了解嶄新的東西,否則就會被時代拋棄。
看完這48句,你是不是熱血澎湃,恨不得立即實操一番?機會來了:
2021年3月26日,紅杉中國主辦的“紅杉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峰會“將於上海正式拉開帷幕。
屆時,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將分別與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人工智慧研究院(HAI)聯席院長李飛飛,Lyell Immunopharma創始人兼執行長Richard D.Klausner,再鼎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杜瑩展開三場1V1巔峰對話。
另有信達生物創始人俞德超,健帆生物董事長董凡,藥明生物CEO陳智勝,藥明康德聯席CEO楊青,藥明巨諾董事長李怡平,以及超40位學界、業界大咖圍繞前沿技術、公共衛生、醫學診療、數字醫療四大主題展開10餘場深度討論。大會將連續召開9個小時,線上線下同時直播。
這是紅杉中國成立16年來首次對外公開舉辦的大規模行業峰會,也是紅杉依託“Sequoia Health”這一IP,調動覆蓋全球的產業資源奉上的頂尖醫療健康大會。
——全球醫療健康未來十年的創新脈絡,應該如何勾畫?
——前沿技術與醫療未來的深入融合,將如何改變未來人類的生存圖景?
——生命科學的演進以及醫療科技的創新,能否使人類有能力面對下一場“新冠”挑戰時表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