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兄弟三人都是院士的,中國獨一份,便是鼎鼎大名的“黎氏三兄弟”。
“三黎”出生於教育世家,他們的叔祖父黎尚雯是廣益中學的創辦人之一;父親黎浦棠是廣益中學上世紀20年代的英文教員、校董事會董事、1926年至1927年曾出任校長。
因為家族原因,黎氏三兄弟自然就讀於嶽麓山下的長沙廣益中學,這個學校不得了,出了眾多共和國大才,比如敬愛的朱總理;中國工程院士張履謙、朱之悌、何繼善;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等。
三兄弟之中的老大是黎鰲,生於1917年,比二弟長7歲,比三弟長9歲。1943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
1958年,“大鍊鋼鐵”時期,我國燒傷病人陡增,當時醫學水平,大量燒傷病例無法及時有效醫治,於是黎鰲提交了一份燒傷防治研究的請戰書。後來成為我國燒傷醫學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他建立全軍第一個燒傷中心和第一個燒傷研究所。1994年,他被授予國際燒傷研究最高獎“伊文斯獎”,並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兄弟之中的老二是黎介壽,主攻方向是腸道研究。由於多年前,一位病人因為腹腔大出血、整個小腸被切除而死,黎介壽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小腸移植這個世界性難題攻下來。
苦研四年,終於取得亞洲首次豬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成功。並在兩年後,成功完成亞洲第一例小腸移植手術。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兄弟之中的老三是黎磊石,和二哥一樣,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在49歲時,開始研究腎臟病的方向。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傳統草本植物雷公藤對蛋白尿病症的有效性,以此為突破口,開闢出了腎臟病治療的新途徑。
他發明的斜角穿刺法,安全快速,使腎活檢從每例3至4小時縮至10分鐘。
一家都出一位院士,已是極為不易,而黎門三院士,乃國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