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阿巴格內爾(Frank Abagnale),1948年4月27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一位安全顧問,他以他早年偽造支票、冒充身份、騙取信任與脫逃的經歷而聞名於世。
20世紀60年代,從弗蘭克·阿巴格內爾16歲開始的5年中,他於26個國家偽造了250萬美元的支票,從而被多個國家通緝。二十一歲前便成為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德國等許多國家通緝的要犯,他後來稱他在此過程中冒充過不少於8個身份,包括美國泛美航空飛行員、教師、醫生、美國聯邦監獄管理局工作人員和律師,他從拘留所脫逃兩次,這些都發生在他21歲之前。
阿巴格內爾是紐約一間文具店老闆的兒子,母親是法國人,1965年16歲的他因父母離異而離家出走。而阿巴格內爾的第一名受害者是他自己的父親,他冒名使用了其父的汽油信用卡和一輛卡車。 阿巴格內爾在加油站「購買」了輪胎,電池和汽車相關的物品。 他還用該信用卡為別人購物來套取現金。 最後其父為此支付了數千美金。之後在他住在紐約一間旅館中的時候,他偶然認識了幾名機組乘務人員,被他們的颯爽英姿所迷住,從此立志當一名飛行員,但是他可不想花功夫去上飛行課,為了獲得免費乘坐飛機的機會,艾巴內爾偽裝成一名航空公司飛行員。 他致電泛美航空,聲稱自己的制服丟失,並且用一張偽造的員工證件拿到了該制服。 為此,他甚至還偽造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飛行執照。 根據泛美航空時候的統計,阿巴格內爾在16至18歲期間,利用偽造的員工身份,享受了至少免費飛行250多次,總航程超過1,600,000公里,範圍遍及全球26個國家。 期間,他還能享受免費的旅館,其食宿的費用均由航空公司來支付。 艾巴內爾稱經常會有飛行員途中要求他來掌控飛機。 有一次,他在三萬英尺的高空接過飛機操縱桿,並且啟動了自動駕駛功能。 他事後感觸極深,「我的手中掌握了140條生命,包括我在內,但其實我連風箏都放不起來。」
阿巴格內爾的第一次信用詐騙是他用自己的支票在自己帳戶所在的銀行超額提現。 因為這最終會被銀行發現,所以他不得不在其他多家銀行又開了多個戶頭,甚至偽造新的身份來掩蓋。 不久以後,他就想到了新的辦法來騙取現金,例如偽造了一種和真支票幾乎一模一樣的假支票去銀行兌現,並說服銀行為其預付現金。
艾巴內爾比較著名的詐欺手法是將自己的存款單的帳戶號碼列印到真的空白存款單上,也就是說,其他儲戶所存的錢並沒有到達指定的帳戶,而是打到了他的戶頭上。
在阿巴格內爾的一次演講中,他提到他無意中發現一些航空公司和汽車出租公司例如美聯航和赫茲租車等公司會把一天的營業額放在一個包裹中,並將它們投遞到一個類似於郵局設定的投遞箱中。 於是他偽裝成一名保安,在投遞箱上寫上「暫停服務,請將存款交給值班的保安人員」,然後用這種方法收取現金。 之後他表示不敢相信這種方法居然可行,他調侃道,「一個投遞箱怎麼可能暫停服務呢?」
在這期間阿巴格內爾還偽造了一份哥倫比亞大學的學歷,並且在楊百翰大學用法蘭克亞當的假名當了一個學期的社會學助教。
在一次飛紐奧良的航班中,他的身份差點被識破。 由於害怕可能被捕,他暫時引退去了喬治亞州。 於是他用了弗蘭克·康納的假名在喬治亞州的一家醫院當了11個月的首席兒科醫生。 在當地填寫租房申請時,在職業一欄他填寫了「醫生」,因為他擔心如果填寫飛行員,房東可能會向泛美航空公司求證。
他在自己的公寓大樓內結交了一個真正的醫生,他同意擔任該醫院實習生的監事,直到當地的醫院能找到別人來做工作。 這份工作並不難,因為監事並不處理真正的醫療工作。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當護士說嬰兒因缺氧幾乎死亡時,他並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理。 而當護士說一個孩子是「藍寶寶」(即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時,他亦聽不懂護士所用的術語。 在值晚班的時候,如果有骨折等其他急診病患,他往往讓實習醫生代勞。 當他意識到自己負擔不起這麼嚴重的後果時,便從醫院辭職離開了。
阿巴格內爾在冒充泛美總裁勞勃·布萊克的時候,他告訴一名空姐他在哈佛念過法律,隨後這名空姐將他介紹給了一名讀法律的朋友。 在於其交談中,他得知當地的律師團體急需招聘新的律師。 於是他偽造了一份在哈佛大學念法律的成績單。 19歲的他,僅僅用了八週的複習時間,在經歷了兩次失敗,第三次考試後阿巴格內爾順利地取得了路易斯安那州的律師執照並在路易斯安那律師事務所找到了一份工作。
阿巴格內爾說,騙子的生活是孤獨的,因為你不可能對其他任何人說真心話。 有一次,阿巴格內爾實在寂寞難耐,便向當時的女朋友袒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結果,他的女朋友立馬就向警方報了警,他只好逃之夭夭。 回憶起這段不了情緣,阿巴格內爾依然惆悵不已:「我認識那麼多人,只對她說過真話,但是她卻背叛了我。我當時還是個小毛孩,你讓我能咋想?看,這就是說真話的下場!你不能向任何人說出真相,如果你不是個醫生不是飛行員不是律師,他們也不會對你另眼相看!打那之後,我誰都不敢相信了。」
值得一提的是真實生活中阿巴內爾被捕的過程和之後的電影版完全不同,當時阿巴內爾正藏身紐約, 一天,兩名正在快餐店裡吃熱狗的便衣偵探無意中瞥見店外有個人和他們追蹤多日的阿巴內爾長得非常像,但又不敢確認。 一偵探情急生智,扯開嗓門大喊一聲:「嘿!弗蘭克!」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阿巴格內爾下意識地一回頭,就此中招。 曾騙過數百人的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最後會被這麼傳統老套的伎倆給騙了。談及往事,阿巴格內爾自嘲地說:「這個例子可以證明,再精明的人有時也會犯很低階的錯誤。」
FBI調查小組的約瑟夫·謝伊花費數年時間尋找阿巴格內爾。 事實上,他調查了多年才弄清楚的是,阿巴格內爾不是一個成人,實際上是一個孩子。 僅4個月,阿巴格內爾搬到法國乳木果,FBI就確定了阿巴格內爾位置。 顯然,他的空姐前女友認出了他被通緝的海報,並立即通知了法國警方,聯絡了FBI。 他們最終找到正在購物的阿巴格內爾,在他家附近的一家雜貨店。 他們立即逮捕了他,把他關押在蒙彼利埃派出所。 經過短暫的審訊,阿巴格內爾承認,但拒絕透露任何關於他的罪行的具體資訊。
在幾天後,阿巴格內爾在法國一家法院受審,包括欺詐被判有罪數項指控。 在臭名昭著的監獄,他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但最終只有6個月的刑期服務。 後來,他被引渡到美國,阿巴格內爾被認定有罪,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 宣判後,他被髮回聯邦維吉尼亞州聖彼得堡矯正機構。
26歲時,阿巴格內爾獲得提前假釋,在大牢裡呆了5年。 他被釋放後,他曾做過許多低報酬的工作,但時間都很短。 他試圖隱瞞他是一個有前科的人,因為如果他們知道了真相,僱主是不會僱用他的。 然而,他的僱主最終會了解真相,並立即解僱他。 一段時間後,阿巴格內爾開始感到沮喪,因為他了解他的才華。 他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來推銷自己。 令人驚訝的是,捕獲阿巴格內爾的人給他提供了第二次機會。 美國聯邦調查局需要利用他的經驗和知識,以便更好地逮捕罪犯。 阿巴格內爾開始講課是免費的,他們意識到,他不得不以某種方式償還他對社會的債務。
阿巴格內爾一直是他建立公司的顧問,在全球數百研討會上演講,並繼續免費向聯邦調查局提供他的服務。 至目前為止,阿巴格內爾是世界上最權威的檔案欺詐研究者,包括支票詐欺,偽造和貪汙。 此外,他還出版了幾本書籍,手冊和文章,並設計了世界各地的企業都採用了安全支票。
阿巴格內爾和他的妻子、三個兒子住在中西部地區,他本人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走上正道的呢? 「我坦率告訴你吧」他說,臉上又再次露出微笑。「我知道那些喜歡我的人喜歡這麼解釋,因為我在監獄中整天研讀《聖經》,然後皈依上帝,從而變得明智又成熟。但真正原因是我的妻子。我欠她的東西太多了,是她改變了我的一生。」
一些影評人士說,《貓鼠遊戲》這部電影,以一種輕鬆調侃的方式來表現犯罪,恐怕會在青少年中間產生不良的誤導作用。 阿巴格內爾則對此表示異議:「首先,這部電影表現了離婚的危害一一父母離婚毀掉了一個原本天真無邪的孩子,讓他逐漸走上了犯罪道路。其次,這部電影還有一種對上世紀60年代淳樸民風的懷舊之情。第三,它很有教育意義——不管你有多大能耐,只要是犯了罪,最後總是會落入法網,你也得為你所做的一切遭到應有的懲罰。還有,不是說你犯了錯誤一輩子都得低著頭做人,你也可以改過自新,做出一番大事業來。」
阿巴格內爾是出獄之後才和妻子認識的,並向她坦白了自己過去的一切經歷。 而她的父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強烈反對二人相處,說他倆“一個是騙子,一個是淑女”,但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最後仍然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 孩子們在很小時候就知道了父親那段不光彩的過去,但長大之後,孩子們沒一個走上歪道。
雖然身為上世紀60年代巨騙之一,但阿巴格內爾說,現如今整個世界遠比他要虛偽得多。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就我所知,沒有任何一所大學開設了道德規範課,或者教授300年前人類社會的倫理,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遠比現今商業社會要純潔許多。 而這,就是為什麼‘安然’和‘世通’會爆出驚天醜聞的原因,我對此深信不疑———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在大學裡學會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知識———但就是忘了學習怎麼做人。
2002年,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根據他的形象拍攝了電影《貓鼠遊戲》,該片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擔任主演。 該片根據阿巴內爾的同名自傳《有本事來抓我吧:一個詐欺犯令人驚異的真實故事》改編,其本人也在片中客串,飾演片中逮捕主角的法國警官。
P1:年輕時的阿巴格內爾
P2:阿巴格內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魯日
P3:阿巴格內爾偽裝成老師、醫生、飛行員和律師時的照片
P4:阿巴格內爾和約瑟夫·謝伊
P5:阿巴格內爾與電影《貓鼠遊戲》中的三位聯邦調查局特工原型的合照,這張照片是在2003年7月10日亞特蘭大聯邦調查局外地辦事處的牛排宴上拍攝的,從左至右為弗蘭克·阿巴格內爾、阿爾·布朗、約瑟夫·謝伊和湯姆·麥凱文。
P6:阿巴格內爾在電影《貓鼠遊戲》中客串的片段
P7~9:阿巴格內爾在電影《貓鼠遊戲》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