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人比較怕冷。但是有的老人在體溫降低時自己卻一無所知,就比較危險。因為時間一長,有可能造成對生命的威脅。
哪些情況會導致老人低體溫
嚴格來說,低體溫指體溫低於35℃。
日本一個研究報告顯示,對1 025名60~94歲的老人進行腋溫測定,平均值比一般成人要低。
各種嚴重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功能減退、腦血管意外、肺炎、肺栓塞、心肌梗死、精神紊亂等,以及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如酚噻嗪類鎮靜劑、抗抑鬱藥物等,均可引起低體溫。
室內溫度過低,老人臥床不動或少動,飲酒後熱量迅速散發,也會使體溫下降。
低體溫的表現
低體溫老人面容往往蒼白,但也有反而出現紅色的,這時中醫稱之為“戴陽”,認為屬陽氣將脫、人瀕死亡的先兆。面板很冷,即使在有衣服保溫的腋窩、腹壁,也摸不到絲毫熱氣;面容浮腫,說話遲緩,思考能力減退。當體溫低於32℃則出現意識模糊與嗜睡。體溫再低時多數喪失知覺,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反射遲鈍,肌肉強直,有時由於肌肉過度緊張造成的頸強直,類似腦膜炎;心血管系統心率變慢,心電圖中常出現一定程度的傳導阻滯,P-R間期延長(如動脈壓下降則為不祥預兆);呼吸系統呼吸慢而表淺,可患有支氣管肺炎而無常見臨床症狀;消化系統血清澱粉酶常升高,屍檢時常見有急性胰腺炎。
低溫老人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由於老人往往感覺遲鈍,低體溫常靠別人發現。故須對老人經常進行看護,定時測量體溫。室內應維持一定溫度,老人應有充足的衣被以防體溫丟失,特別是頭與四肢更應注意保暖。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不要喝酒,避免用鎮靜劑。鼓勵老人多活動。因為活動才能維持正常體溫。
治療原則
體溫低於35℃時最好住院治療,積極復溫。復溫速度必須緩慢,避免虛脫。
當體溫屬於中等低溫(32~35℃)時,將室溫維持於27℃,可使老人的深部體溫每小時升高0.5℃;但若體溫上升太慢,可將室溫升高至28~32℃。
每小時測體溫一次,同時注意心臟狀況與血壓變化。立即靜脈注入氫化考的松100毫克,然後每6小時注射100毫克,直至脫離危險。如組織缺氧時則給氧,用廣譜抗菌素預防肺炎。
在嚴重低體溫(深部體溫低於32℃)或長期體溫過低時應積極復溫,以免產生不可逆的組織損傷。具體措施為加壓給氧、靜脈輸入溫液體(中心靜脈插管以監測心臟功能)、糾正脫水與酸中毒、每半小時測肛溫一次。
中醫藥如四逆湯(附子乾薑、炙甘草)、參附湯(人參附子)、附子湯(人參附子白朮、白芍、茯苓)等在治療老人低體溫時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文/司長河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